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吳華揚:兩岸破冰關鍵,在於對話與聆聽

趨勢領袖2〉美國百人會會長

林佳誼
user

林佳誼

2016-11-29

瀏覽數 22,500+

吳華揚:兩岸破冰關鍵,在於對話與聆聽
 

本文出自 2016 / 12月號雜誌 向老說不 我的熟年進行式

國人熟知的百人會知名成員,有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雅虎網站創辦人楊致遠、創業工場創辦人李開復、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朱棣文、國際著名刑偵專家李昌鈺等人。

這次率隊來台的是才49歲就成為會長的吳華揚(Frank Wu)。一起成行成員包括美商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等人。

華人要補強人際關係技巧

生於台灣的吳華揚,三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他曾任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UC Hastings)歷來首位華裔院長,是極少見能在美國法政領域達到如此高學術地位的華人。他也曾被學界刊物評為美國教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院長。

其實,吳華揚的父親正如一般西方社會對華裔的刻板印象,是工程學博士,曾在福特公司任職。影響吳華揚選擇法律、並走上學術之路的人,是伯父吳京。

早年吳京在美國任教,住在華盛頓近郊。吳華揚一家每年都會到華盛頓吳京的家共度聖誕節。

巧合的是,兩家分別也都是三個兒子,他和吳京最小的兒子正好同年齡,所以吳華揚從小就和表兄弟玩在一起,也經常與吳京互動。

「他(吳京)是一個真正的改革者,對高等教育有很深的信仰,我也從他身上得到這個信仰」,吳華揚說,這個觀念深深影響了他,促使他日後選擇進入學界。

他強調,過去大多數來自亞洲與台灣的華人,都會優先選擇技術專業,認為只要努力求學、工作、凡事照規矩,就可以出人頭地。但最後往往無法突破美國社會的玻璃天花板。

「我認為差別在於你還需要人際關係技巧,」吳華揚說,「技術專長很必要,但只有這項專長是不夠的。」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只懂一種語言,只熟悉一種文化,只知道一種思考方式,這種人在現在這個時代是不會成功的,」他進一步清楚指出,很多來自亞洲、來自台灣的人才都犯了同樣錯誤。

而這也呼應了吳華揚的新職務。一直以來,百人會正是美國、大陸與台灣之間重要的非正式溝通管道。

1992年新加坡辜汪會談,據悉就是由汪道涵委請百人會成員向李登輝等人轉達意願後促成的。在目前兩岸官方交流管道幾乎中斷之際,百人會所能扮演的角色更令人期待。

解決兩岸紛爭 促成共識

做為百人會新任會長,他怎麼看兩岸互動? 「關鍵在於對話,在於接觸、交流,聆聽的意願」,吳華揚說,中美之間、兩岸之間,都曾有過幾乎不相往來的歷史,而百人會最擅長的事就是協助建立橋梁,不只是中、美之間,也包含台、美,甚至美、中、台三地之間的橋樑。

原因之一,在於百人會的成員都是華裔美國人,這個背景讓其成員自然必須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不同的語言,也因此天生就也特別善於建立橋梁,連結不同的人、事、物。

律師出身的他說,「最好的律師就是能夠解決紛爭,協助人們達成妥協共識。」在兩岸對話全面停止的未來,美國百人能會再度扮演破冰角色嗎?

【百人會】

由知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和音樂家馬友友等人發起,1990年成立於紐約,是一個以美國華裔精英為主的非盈利組織。宗旨為增進華裔社群對美國社會的參與,及促進美國與大中華地區的對話交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