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LINE推聊天機器人 要和WeChat決戰亞洲

力拚智慧入口平台 讓網友捨不得放手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6-10-27

瀏覽數 54,950+

LINE推聊天機器人 要和WeChat決戰亞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11月號雜誌 台灣為什麼逆勢加碼越南?

人工智慧、機器人已是全球新顯學。但是,除了軟銀的Pepper、華碩的Zenbo這種機器人外,近來全球還興起一種新機器人類別,叫做「聊天機器人」(Chat robot)。

它,只是純粹虛擬的智慧軟體,不是一台機器。透過雲端與行動工具結合,和人類互動,互傳訊息,達到聊天互動功能。

目前在台灣擁有超過1700萬用戶的LINE,已在2016年初推出聊天機器人,希望成為稱霸亞洲市場的祕密武器!

輸入關鍵字 就會主動回話

10月初,一場台灣血液基金會舉辦的記者會,讓這個祕密武器正式現身。現場,基金會公關處長黎蕾,點進了LINE官方帳號群組,立刻跳出了「問問我」的圖示方塊,黎蕾就跟著提示,輸入「問問我」,LINE BOT機器人開始展現威力!

若你想問感冒時可不可以捐血?輸入一些感冒相關句子,不管是「那感冒呢?」「我感冒了?嗚嗚怎辦」、或打入「發燒了!」機器人都能神奇地讀懂,主動通知:「感冒時不適合,不要在此時捐血,請痊癒再捐。」自然對話,就像一個擁有醫藥知識的捐血專家,24小時陪你輕鬆聊。

甚至,只要用戶登錄,還能向LINE聊天機器人查詢捐血次數。因為,用戶的詢問,都會透過機器人軟體,無縫接軌上血液基金會網上建置的民眾捐血報告找答案,再傳回。

這個虛擬聊天機器人,簡直就像是在網路世界穿梭的小蜜蜂!

LINE BOT可以做的事情,遠遠不只於此。在日本,黑貓宅急便已經透過機器人,自動通知客戶貨送到哪裡?也有美食外送網站,透過聊天機器人協助用戶訂餐。未來,LINE更希望幫用戶包辦支付帳單、找快遞與股票下單等每天大小事。

令人好奇,這個新科技,對一個以簡訊App起家的公司,到底有多重要?

其實,以亞洲為主要市場的LINE,至今全球營收主力是手機遊戲,營收比例高達35%。據業界人士透露,LINE在台灣平台上一年發行手遊數量之多,足以抗衡遊戲橘子、智冠等本土遊戲業者,本質上更像是一間遊戲公司。

因此,讓服務多元化,減少遊戲獨占狀況,對LINE相當急切。

實現智慧入口 串起服務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LINE台灣技術總監陳鴻嘉說明,LINE去年宣布了智慧入口的願景,希望未來用戶大小事情,都能透過LINE平台,「怎麼樣讓用戶不要只陷在群組聊天,想辦法引導去用其他服務,是迫切努力的方向!」他坦承。

技術長朴懿彬強調,推LINE BOT,就是為了把智慧入口,「一個完整服務的循環(Service Cycle)串起來!」

如何做?目前提供了三種直覺式介面,包括讓機器人回答對、不對的基本式;可做選擇題交流的按鍵式;及可以用手滑過多個圖片、常見在電商拍賣的旋轉式。這些交流回訊,並不是程式設定自動回覆,而是因為聊天機器人軟體,已和企業機構合作,懂得讀取用戶打的訊息或選定的照片,是有智慧的,未來還會因為導入愈來愈多資料,變得更聰明。

將來,用戶有了機器人串聯,可以不需要跳出來到Google查東西;或去購物網站買東西,而是由聊天機器人代勞,幫用戶跳出去串聯外面網站,也能雙向對用戶引薦更多新服務。

有了App,就能大小事都做完不出門,並不是LINE的獨創服務,大陸的WeChat,也早已經這樣做。

陳鴻嘉認為,許多人常拿LINE與臉書相比,其實LINE的智慧入口策略,更接近WeChat。

以中國大陸與兩岸三地華人圈為主要市場的WeChat,早已有廣告、支付、電商、影音通話與留言與遊戲等多種服務。

這幾年,靠著WeChat App就可以不出門,早就成了中國大陸網路新世代最自豪的生活寫照。

甚至,WeChat善用App串聯服務到無孔不入。一位在大陸的台商,就曾發現自己的微信,還會轉傳來老婆在另一個購物網站下單明細,提醒他該盡責當個買單的人。這種A下單、B支付的功能,就是購物網站、支付平台與簡訊完美結合,全都在一個App裡辦完,平台也樂得在多種服務中抽佣獲利。

開發多元功能 黏住網友

至於LINE,這些年也陸續開發了官方帳號廣告、支付、影音通話直播、包括新聞、線上漫畫、遊戲等多元數位內容、電商、共享計程車LINE TAXI(目前只在日本推廣)、甚至還當起電信商,推LINE Mobile等服務。這樣多的服務也急需像聊天機器人這樣的工具,來幫忙擴散。

《經濟學人》近期曾專文分析,WeChat、LINE讓一個App管理大小事的獨特模式,可能和亞洲新興國家民眾,上網習性走跳躍路線有關,大多略過PC、直接擁抱行動思惟,與臉書還需顧及歐美人多用PC,很不一樣。

另外,許多亞洲網友對於臉書曝光隱私太多,不小心就會擦槍走火,釀成親友生氣或甚至公開的謾罵霸凌。現在,亞洲網友會傾向把親友的溝通放在LINE、WeChat這樣的平台上,也已經是愈來愈常見。

LINE台灣LINE News負責人林郁芬表示,最近推出新聞服務後發現,LINE的社群偏愛占星運勢、養生常識,這種比較容易分享給親友,但政治時事比較敏感,分享明顯較少,因為網友擔心傷朋友感情。曾經任職《蘋果日報》的她,覺得這點相當不同,因為新聞網站,一般政治時事還是最能衝流量。

聊天機器人未來否能成為一般人生活中不離手的新服務?兩者競爭,誰能夠勝出?還請拭目以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