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調查中,前50強只有文藻外語大學與長庚科技大學兩所私立技職入榜,這兩所學校四技以上學生只有6000、7000人,屬小型技職;學生超過1萬6000人的南臺、朝陽,雖在私立技職「社會聲望」項目評價分居一、二,仍以些微差距落榜50名外。
相較之下,大型綜合型技職要維持辦學水準,挑戰大很多。今年,南臺科大與文藻是南部唯二滿招的技職,但南臺新生3000多人,是文藻的兩倍。「少子化水位一直往上淹,我們必須努力一直往上跑,才不會被淹到,」南臺科大副校長張鴻德說。
此外,還有許多綜合型技職生師比、學生平均預算,仍停留在專科標準,助理教授以上師資不到120人,學生僅3000多人,規模等同一個台大電機系,似乎還未「轉大人」。
大量專科學校在2000年前後升格,旋即遇上少子化;加上社會觀感「重大學、輕技職」,政府補助又集中國立大學,三重打擊下,「有些學校還來不及長大,就面臨退場,」教育部次長陳良基觀察。
因此,最後決定只將「助理教授以上教師150人以上」的學校,列入本次排名;也使許多特色小型大學,如台北商業大學、馬偕醫學院、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等,成為遺珠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