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放棄標準答案 思考制度設計的意義

學長姐帶路4〉保險公司核保人員 吳治霖

邱學慈
user

邱學慈

2016-09-22

瀏覽數 8,500+

放棄標準答案 思考制度設計的意義
 

本文出自2017研究所指南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選擇這個所?

吳治霖答(以下簡稱答):我大學畢業、當兵回來之後,就開始準備當年度8月的律師考試。為了培養對紙筆測驗的敏銳度和考試氛圍,我把2月的研究所考試當成律師考試的前哨站。隨然只是抱著練筆的心態,僥倖考取北大法研所,但也考量到律師人數已趨近飽和,只有大學學歷可能略顯不足,就想要藉著研究所提升自己的學歷。而「保險法」又是「商事法」當中,最少人從事的領域,競爭者較少,於是我就決定著力在「保險法」的研究。

問:貴所給你的專業訓練為何?

答:教授在帶領我鑽研「保險法」相關條文時,會要求我跟一些保險業界的人士接觸,讓我了解保險制度背後的意義和實務上的運作。那時除了奠定一定的法律知識,更重視的是一套思考邏輯。例如,在保險產業中的「法令遵循」往往與「理賠」相關,當意外事故發生之後,我必須要去檢視這個事故的發生是否符合保險條款的約定,若是符合,才能啟動理賠。這個部分的思考,就非常倚賴我在研究所受到的邏輯訓練,也讓我將過去的法律知識,透過實務經驗更進一步地深化。

別把法研所當國考場所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問:這些訓練對你的幫助是?

答:我國的教育、考試制度讓我習慣找尋標準答案,但透過與指導教授的討論和扎實的訓練,我才發現,原來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面向,也未必可以透過數字或公式,推導出一個單一的結果。例如雇主會針對貨車司機投保「團體傷害險」,這是一種結合了責任險和傷害險的綜合性金融商品,其傷害險的費率是固定的,但風險的承擔卻往往落在責任險身上,也就是貨車司機最容易發生意外的上班時間,這就會牽涉到雇主責任的問題。

此時的我若是固守「核保準則」中的條文規定,就會忽略貨運業的風險環境特性,不僅會因此丟到很多業務,也無法適時做出報價條件的調整。我想這是研究所時期的訓練,讓我會去思考制度設計的意義,和除了條文規定之外的其他解決方法。

問:什麼特質的人適合念這個所?

答:如果是對於一個議題、或是一個專業領域,有特別的興趣,且想要進行深入研究的話,才適合來讀研究所。切勿把法研所當作準備國家考試的場所,或是因為害怕就業而始終駐足在學術的象牙塔裡;因為其實投入職場之後,沒有人能夠立即駕輕就熟,我也是邊走邊看,一步一步學。(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民事法組,2014年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