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培養思辨力 讓自己成為「T型人才」

校長經驗談1〉台灣藝術大學校長 陳志誠

陳信佑
user

陳信佑

2016-09-22

瀏覽數 46,350+

培養思辨力 讓自己成為「T型人才」
 

本文出自2017研究所指南

我念高中時已決定要出國留學。原因很簡單,當時台灣的藝術教育仍不及先進國家,我想去國外親眼看看。到法國後,我看到兩國之間明顯的差距、受到很多刺激,這也是我鼓勵學生出國的原因。

台法教育體制很不同。比如說,台灣傾向填鴨式的單向教學,考試題目往往有標準答案可以選;法國不一樣,他們重視邏輯思考的過程,不像台灣利用是非、選擇題來驗收學習成效。

這些年,我接觸不少歐洲傑出的編舞家和導演,他們向我反映,台灣學生其實很優秀,外語、專業技術都很棒,唯一的問題是:習慣等指令、不敢獨立做判斷。我認為這和傳統教育體制很有關係。

強化專一領域技能 兼具廣深度

近年來,大學的課程及教學方法不斷翻新,提供學生更多思想啟蒙的機會。有深厚的思辨能力,將來面臨問題時,才能做出好的判斷。

我認為受過大學、研究所完整的教育,比較符合所謂「T型人才」的特質。也就是說,大學的博雅教育提供廣博的基礎知識;研究所的專業訓練,則強化專一領域的知識技能。當然,專業技能也可以透過實習或產學合作進一步深化。無論如何,廣度與深度兼具,才能適應多變的就業環境。

最後,我建議要保有「好奇心」,好奇心是驅動學習的關鍵。比如出國讀書,當你做為異鄉人時,會重新審視、思考另一個國度的現象。像是「歐洲人為何不把米飯當主食?」「法國教育為何和台灣不同?」有了好奇心,你會更仔細觀察事物、主動尋找答案,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