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經濟成長停滯時代來臨 退休將變得奢侈

專訪全球50大金融思想家 達斯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6-08-19

瀏覽數 10,650+

經濟成長停滯時代來臨 退休將變得奢侈
 

本文出自退休金如何不變薄?

「全球已進入成長停滯的時代,」澳洲籍金融思想家達斯(Satyajit Das)預警,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全球經濟大擴張將畫下句點,「經濟應該不斷成長」的假設本身就是錯誤的。

即將出版《停滯的年代》(天下文化出版)的達斯,曾在2006年即預測到2007年底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而早在希臘債權危機之前,他就觀察到主權債風暴一觸即發。

此外,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未宣布「不再以GDP增長論英雄」之時,達斯已提醒中國經濟不可能再有強勁的成長率。

擁有35年以上的金融資歷,曾任職花旗投資銀行、美林證券與TNT集團等國際金融機構,年約60歲的達斯近年轉任多國央行、機構與投資人的金融顧問,並撰寫多本暢銷財經書籍。

2014年,彭博社(Bloomberg)甚至點名達斯為「全球50大金融思想家」之一。

稱此書可能是他最後一本書的達斯,在新書中指出,全球正在「日本化」,因為多數國家的人口結構正在老化,消費與投資需求都在遞減,且類似於蒸汽機、電腦這幾波掀起產業革命的劃時代創新已不復見,驅動經濟成長的動能正在減速。

「癌細胞才會不斷成長,」他認為,「低成長」甚至「不成長」本身並非問題,反而是對成長的過度期待導致了目前的金融亂象。他點名近年流行的量化寬鬆、負利率等貨幣政策是亂源,勉強撐起了經濟數據,卻延後根除沉痾的良機,讓問題愈滾愈大。

全球經濟將走向三種可能

全球經濟的下一步怎麼走?接受《遠見》專訪時,達斯預言三種可能。

「第一種是我錯了,一切都將回到繼續成長的軌道!」他笑說,但這需要奇蹟才能實現。第二種則是有七成機率,也就是全球成長停滯,經濟、社會與環境等各面向,每況愈下。第三種則是爆發一個比2008年金融風暴更巨大的全球經濟危機。

講求快速擴張的舊經濟已陷入瓶頸,但達斯對「共享經濟」一類的新經濟模式也不抱樂觀。

「共享經濟之下,誰受益?我看不出來,」他舉例,有多餘空間的人透過Airbnb出租房間,因競爭者眾,只能壓低租金。而業者可能不再願意砸錢蓋旅館,就無法創造工作機會。

達斯直言,許多新經濟模式很可能剝奪正職的工作機會,其中的參與者經常為兼職或是契約工,根本無法享有像是勞保、健保等社會保障。新經濟模式走向契約化、瑣碎化與廉價化,工作者的薪資水準與生活品質將同步下滑。

在停滯成長的經濟體之中,中產階級正在萎縮,社會差距與不公平勢必更形懸殊。

「退休將成為一種奢侈,有些人甚至必須工作至老死,」他表示,也因政府債台高築、企業動能不振,無法支應勞工充足的退休金,準備退休金的責任落在個人頭上。

全球總經環境愈見波動,投資收益也隨之變薄,人們無法準備充足退休金,必須下修對退休生活的期待值。

如此看法是否太悲觀?達斯笑說自己「不是悲觀,是務實(realistic)。」但有解方嗎?

自比是唐吉軻德,就算不受歡迎也要說真話的達斯,在訪談中不斷呼籲,人們應該來一場大辯論,反思「為何我們需要成長?」「想讓社會更好,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就像冰島人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要求政府下台,而後建立改革共識、付諸行動,花了七年終於挽救冰島經濟。

除了投資教育,「正視問題、開啟辯論、做出改革。」是達斯認定唯一能挽救明天、讓下一代更好的方法;否則,人類只有等著自食惡果。

以下是專訪精采摘要:

脫序政策,把問題都推到未來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這本書想傳達什麼理念?

達斯答(以下簡稱「答」):我寫這本書是因為我很傻,人們都喜歡快樂結局、不喜歡批判,但這個世界現在充滿挑戰,需要有人來正視這些問題。藉由爬梳各種歷史資料,我試圖找出可能影響全球民眾的各種失誤。這本書要說的是,「現在我們正遭受到經濟環境惡化帶來的後果」,我不認為這些問題完全是經濟性的,更可能源自各國政府的失當管理。

這些脫序政策,讓我們就像兩歲小孩,急著馬上吃糖果,這就是造成惡果的主因,想要帶來立即的報酬與利益,卻吃掉明天的一切,把問題都推到未來。但令人驚訝的是,全世界竟然都相信,以為經由財務上或科技上的魔術,所有問題到了明天,自然會解決。

問:你指的是哪些脫序政策?

答:第一個就是負利率。一旦真的對一般民眾實施負利率,人們會把錢從銀行提出來,銀行系統就會因為存款不足而造成風險。負利率是為了鼓勵人們借錢,但銀行沒有存款怎麼借錢?這不是很弔詭嗎?而且,當民眾大量將錢領出去,勢必要面對資本管制的問題,這將掀起全球化、國族主義的論戰,政策制定者甚至沒有發覺其中的矛盾。

政策制定者與經濟學家都覺得「無現金社會」會更有效率,但卻缺乏證據去釐清實體現金與犯罪之間的關係,民眾是否使用現金,並非誘使犯罪的關鍵因素。

2008年金融危機剛發生時,對市場挹注流動性是為了穩住金融體系,但之後應該要開始解決問題,去減少負債、改善全球經濟體系,讓資產負債表重新平衡。

有效的改革包含,第一,必須是長期的,不可能六個月就達成;第二,政府得決定做什麼安排、付出哪些代價,因為改革終究是痛苦的。就好像抽很多菸、長時間大吃大喝,除了做瘦身手術之外,還得改變生活方式才能恢復健康。

新科技加速中產階級的萎縮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問:這些失當政策招致哪些惡果?

答:過去30多年,主要國家的經濟成長不是來自實體經濟的增長,而是財務上的魔術(例如寬鬆貨幣政策),這些魔術帶來一種(經濟榮景)幻覺,讓我們過度投資與消費。

也因為這些財務魔術,使得資產泡沫化,房地產價格遠超過實際價值,這是很危險的。例如買房子,我們必須衡量自身賺多少錢、是否負擔得起,買不起就用租的。

但現在,卻反過來先考量銀行會貸款多少,而後購買超過自己能負擔的房子,無形中又助長了資產泡沫。

過去30年,85%的舊債不是用在能刺激實體經濟的新投資上,而是去支撐早就搖搖欲墜的經濟數據。

問:全球經濟將停滯成長,主因是什麼?

答:永久性成長,再也不可能了。什麼驅動了經濟成長,第一是人口。20世紀人口翻倍,成長了兩次,但未來不可能再發生。此外,主要國家的人口都在老化。人老了就會花得少,社福支出與退休金給付也會增加政府負擔,整體經濟支撐不了。

「依賴人口比」(Dependency Ratio)已有很大轉變。1970年代,日本是10個工作人口對一個退休人口,至本世紀中,將是三個工作人口對兩個退休人口。日本稅收也會大幅縮水,使得經濟無法永續發展。

再來是創新,我們不可能再有19世紀那樣足以引動產業革命的創新。新科技會取代舊的產業,但新科技也會造成中產階級逐漸萎縮,因為新科技將摧毀那些帶來好薪資的中產階級工作。製造業生產線,曾經支撐整個美國中產階級,現在正在消失。

台灣的主要產業是晶片、晶圓等高科技業。請問,有多少新型態的服務業工作,能取代高科技業帶來的工作機會與薪水?咖啡店的工作能提供一樣的薪資水準嗎?需要開多少咖啡店才能提供一樣多的工作機會?

「分享碎屑經濟」使經濟喪失功能

問:您認為共享經濟,是消滅中產階級的凶手,理由何在?

答:新科技帶來新經濟模式,例如共享經濟,其實是「不共享經濟」(non-sharing economy)。共享經濟的基礎是,利用你擁有的既有資產,有空房間想租出去,就用Airbnb,但如此一來就沒人願意花大錢去蓋旅館、創造工作機會。

再來,共享經濟可能從法規漏洞中套利,其中的參與者不會有勞工保險等社會保障。許多共享經濟之所以能24小時營運,依賴的是社經地位較低的人,以為他們熱愛分享,我看到的卻是這些人被剝削,因為競爭者愈來愈多,服務變得愈來愈瑣碎、便宜。

而後薪水過低、沒保障,根本無法生活。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正在摧毀別人獲得正規、全職工作的機會。有人就稱共享經濟為「分享碎屑經濟」(Share-the-Scraps Economy),最後很可能終結中產階級,導致實體經濟喪失功能。

問:下一步,全球經濟會怎麼走?

答:會有三種情境。第一種就是我錯了,所有一切都回歸常態,全球GDP成長回到4~5%水位,通膨率也拉升至2~3%,經濟問題、資源耗損的議題都沒了,但這需要奇蹟。

第二種情境,有七成機率,也就是全球會愈來愈「日本化」,全球會進入成長停滯的狀況。現在日本的名目經濟成長率回到1992年的水準(泡沫經濟破滅、進入大蕭條之時),但國民所得卻沒有降低,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日本人口減少的速度更快。

第三種情境,有三成機率。全球金融危機有可能因為各種不同的事件而一觸即發,例如英國脫歐、美債攀升,導火線更可能來自於央行體系。下一次的金融危機一定會比2008年來得嚴重,因為所有問題會愈滾愈大。

別再盲目崇拜效率、生產力

問:看來不樂觀,是否有解方?

答:面對這些經濟、環境、社會層面的崩壞,我們必須有更多具社會意識的辯論,不要盲目崇拜成長與效率,應該去思考為什麼我們要更有生產力。一個弔詭現象就是,生產力大幅改善了,但卻無關乎人們工作品質、薪資水準的提升。

但我們也有機會改變,例如我在書中寫到「冰島經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冰島破產;冰島人強迫當時的政府下台,集體同意改革並採取行動,七年後重生了。

人口30萬的冰島經驗可以適用於全球嗎?可以。人類社會存在多久,取決於今日的決定與作為。地球上所有物種終有一天會絕跡,重點只在於,我們要加快或推遲這個過程。

問:今日的經濟亂象,將如何影響一般人的生活,例如退休規劃?

答:大家都知道2+2=4,不會等於6。但我們的退休金制度設計常常都是假設2+2=6,如何填補之間的缺口成了大問題。愈來愈多確定給付制的退休金制度面臨破產,各國政府所能做的就是延後退休年齡,或者縮減退休金給付。

政府能給的退休金正在消減中,大家只能依靠自己。問題是,我的世代普遍有好的工作與薪水,處在一個投資的黃金年代:1980年至2006年,投資報酬比較高。下一世代可能不會有正職工作,薪資水準低、投資收益也較差,退休將變得非常奢侈。

在所有問題緩解之前,大家勢必要降低對退休的期待值,並認知退休這件事,別人無法幫你,你只能靠自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