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千呼萬喚中,準總統蔡英文終於選在這一天對外公布了她的行政院長人選。
儘管在媒體的熱議下,台灣人對於這樁「只欠東風」的人事案早已「心知肚明」,偏偏還是想聽聽小英本人親口說出這個「公開的謎底」。
於是一早,數十架的攝影機、近百位的記者擠爆了只有20幾坪大的記者會現場。在等待蔡英文掀開閣揆頭巾蓋的最後一刻,媒體們躁熱、戒備的氛圍,與外頭10多度,令人瑟縮的氣溫形成強烈的對比。
與小英默契絕佳
開記者會 連衣著都要相襯
孰料,蔡英文一進到會場,竟先來了一記意外的開場白:「剛剛進來時,我和林全還特別對了一下,今天我們倆衣服的顏色是不是和諧的……。」
這一席輕鬆破題,瞬間緩解了場內原有的肅殺,也間接證實了林全果然是小英的「最佳男主角」,並正式開啟了林全的閣揆之路。
但,沒人再多想,這聽似無厘頭的「搭衣論」,已將蔡英文在眾裡尋覓他(行政院長)千百度時,「非林全莫屬」的情結表露無遺。細究這番玩味十足的語句,小英的潛台詞其實是:第一,她很注重未來閣揆跟她是不是很「搭」!第二,她的左右手得和她有足夠的默契!
林全確實也沒讓蔡英文失望!
有別於一般面對如此「隆重」的人事記者會,當天林全並沒有盛裝出席,少了領帶的深灰西裝下是一件套頭黑毛衣,與小英黑色的輕便西裝襯著白色T恤的「英式穿著」,有著渾然天成的不謀而合,極度暗示著「英全」之間,根本「焦不離孟」。
果然,接下來的致詞中,林全就自曝,蔡英文曾問過他520執政後該怎麼安排?當時林全建議小英得先找到閣揆,沒想到蔡英文不假思索就回:「那就是你(林全)啦!」
即便這段日子組閣八卦沸沸揚揚,但林全總端出「無意仕途」的護身盾牌躲避媒體:「最好不要找我!」「能不入閣很好啊!」讓眾人看不出,這到底是「欲拒還迎」還是「欲迎還拒」?
但就算外界都以為林全給小英碰了「軟釘子」,蔡英文還是從無懸念,也要定了林全。也難怪林全會忍不住碎念:「她(蔡)都沒有好好認真找人!(指再找別人當閣揆)」
一位綠營立委斬釘截鐵地說:「林全自始至終都是蔡小英的不二人選啊!」他透露,2月16、17日立院開議前,民進黨舉辦一場黨籍立委研習營,請了一堆智囊、學者前來上課,當時就由林全做總結。
在這場「民進黨立委新生訓練」之稱的課程中,表面上是在傳遞經濟建設、政府預算等概念,骨子裡已下指導棋,指出未來需配合的政策,當時在場綠委已紛紛耳語:「這(指林全)不是行政院長,誰會是行政院長?」
2月19日,當現任總統府祕書長曾永權和民進黨面對面進行政權交接會商,原先被小英任命為交接召集人的林全,意外「缺席」。一度引發林全不任閣揆「出局」的傳聞,但近蔡營人士不這樣看:「這你就不懂了,小英把林全當成行政院長,怎麼會讓他『降格』與前朝的總統府祕書長對談?」
無論如何,很多玄機都透露著,在蔡英文的潛意識中,早就少不了林全。
思路跟小英相近
辯才無礙 掌握原則與邏輯
孰稔蔡英文的人都知道,只要林全得參加的會議,小英一定等到林全來了才開會。據聞,有一次蔡英文一時找不到林全就焦急問:「ㄟ…那個林全來了嗎?林全還在化妝嗎?請他快點好嗎?」
一位民進黨幹部就說:「為人向來『慢熟』的小英,不會用出人意料之外的人,一定與她的個性相容又互補。」
職場專家邱文仁分析,一個成功老闆,與重要幹部之間都有著「同中求異」的潛規則。要個性相符、理念相通,既能安內、又能攘外,也不能唯唯諾諾,少了見解,總之要一加一大於二。
這也難怪,林全會是蔡英文最願意花時間等的人。因為,在林全的身上,可以找到太多小英的影子。
學者出身的他們,同為陳水扁拔擢的人才,也是極少數扁朝政務官中,仍保有社會光環的;都是綠營昔日客卿,現在都是中興功臣。
或許因此,兩人思路相近。林全曾對媒體說:「我和蔡英文有些個性很像!」例如看事情,習慣先看風險、問題面,考慮負面意見,做事都考慮很久。
而很多用在蔡英文身上的形容詞,一如聰穎、思路清晰、辯才無礙,套在林全,幾乎吻合。
蔡英文曾形容自己「低調到發冷」,在她擔任陸委會主委與副行政院長時,在立院答詢,她離開會場時都會不自覺沿著牆邊走,以一種不引人注意的方式離開。而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談到林全時也說:「在很多場合,林全都不喜歡走在舞台正中央,喜歡把自己隱形!」
另據媒體報導,蔡英文在任官後,都還是由姊姊打理早餐。立委高金素梅上節目時曾爆料,蔡英文當立委期間,是個「很特別的乖寶寶」。女立委們聚會,她一定得趕在9點前要回家,因為「姊姊管得很緊。」
林全的生活也和蔡英文一樣「單純」。據當時報導,林全每天中午多半吃的是太太準備的「愛心便當」。除了公事,鮮少用車,也很少應酬。在擔任台北市財政局長時,辦公室裡,全都維持著黃大洲時代的擺設。
更值得玩味的是,連蔡英文勝選晚會的經典語錄:「謙卑、謙卑再謙卑。」早在十多年前,林全擔任財政部長推動稅改時,就曾對外說:「要從別人口袋拿錢,政府要先學會謙卑!」。
再談到作事風格,蔡英文喜歡掌握大原則與邏輯,而林全也不只一次透露:「我願花時間想問題,有時想到晚上睡不著覺,但我不喜歡花太多時間去做一些太枝節的事務。」
太多類似的際遇和思惟,讓英全兩人不必共事太久,就有著天生的默契。
跟小英個性互補
一個會下棋 一個會解棋
扁朝任官時期,在立院備詢時,常常坐在一起的他們,就被黨內戲稱是「金童玉女」。而蔡英文更不諱言地說:「我和林全,有很好的工作默契,他有很好的溝通能力,他最熟悉我的治國理念!」
好比日前的記者會,兩人絕佳的「穿搭默契」,其實在四年前早就發生過。
2012年總統競選期間,蔡陣營要公布十年政綱「財稅篇」,英全連袂亮相,竟都穿搭淺色上衣、牛仔褲,讓外界一度以為蔡要宣布林全為副手。
有趣的是,在馬政府執政八年間,由於用的閣揆也多半背景思惟與馬英九相符,而被綠營砲轟為「近親繁殖的馬意閣揆」。
改朝換代後,面對蔡英文也用了一個和自己各方面都「麻吉」的人,綠營人士倒是「老神在在」,很相信即便林全和小英基因相似,卻「同中有異」,足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就有綠營大老觀察:「英全兩人都是深謀遠慮的人,只是小英是會下棋的人、林全則是會解棋的人!」
一位綠營幕僚就曾跟媒體說:「相對於苦練型的蔡英文,一招一式,按部就班;林全比較像武當派,見招拆招,不會一開始就弄個全盤大規畫。」
拿擔任北市財政局長時為例,當時林全負責執行台北101大樓標案,為了不延誤時間,預算未編、議會態度未明前,他已先尋求央行低利資金的支援;先找建築師規劃,再編列預算。
再以林全推行最低稅負制,他被稱為是十幾年來首位完成「加稅」工程的財長。雖然最後改革有略作修正和妥協,當時就有理想派批判林全改革「打折」了,時任行政院長的謝長廷也只打了60至70分。但林全回應,稅改就像就像下圍棋,要先設法做「活」一大塊,不要只想著一路「圍」,反而沒出路。
敢跟老闆唱反調
蔡依林或林依蔡?看誰有理
雖然林全組閣,藍營立委一陣酸:「將來是蔡依林(蔡英文聽林全的)還是林依蔡(反之)?」但熟識林全的人都知道,他是敢跟老闆唱反調的人。
2000年,扁執政第一年,有次農委會舉辦921紀念活動,當時陳水扁希望主計長林全能「出點錢」,沒想到卻被他回嗆:「主計處沒錢,如果一定要,總統剪綵的剪刀,主計處可以出。」
唱反調性格,遇到小英也一樣。蔡英文日前公開說:「他不一定是每次和我的意見都相同,事實上,我們偶爾也會吵架!」
據民進黨人士表示,常常辯論的兩人,不時有言語交鋒。有次小英在開會時對林全說:「當我跟你疾言厲色、持反對意見時,就是有興趣要採用你的意見。」而林全也曾經嗆小英:「除非你能說服我,否則我不會接受……,看誰能說服誰?」
據說,有次卯起來激辯,誰也不讓誰,林全意氣地說:「以後你做總統,由你做決定,不聽我的沒關係,之後就再也沒有我的事了!」蔡英文也被惹怒:「如果今天在這裡討論的人,還講出這種話,那是沒有意義的事!」
但就算怎麼衝撞老闆,林全卻始終是上司心中的「愛將」,關鍵在於對老闆很講義氣。
去年底,當台積電申請到南京設立12吋廠,國民黨智庫尹啟銘就在平面媒體投書:「數月前蔡英文拜會竹科半導體界大老時,大老表達開放12吋晶圓廠獨資登陸意願,蔡英文就已答應!」林全立刻反駁:「這也不像蔡英文會講的話!」
另外,對於在2016總統大選競選期間,對手陣營批小英為「空心蔡」,林全也第一時間捍衛:「說蔡英文十年政綱不具體,結果國民黨自己提出黃金十年,有什麼內容?更不具體!」
會替老闆扮黑臉
韌性強 又不怕得罪人
偏偏官場就是個「高溫廚房」,近十幾年來,許多政務官都做不長。看似不羈的林全,為何能在如此暗黑的宮闈中生存下來?
政大名譽教授曾巨威曾說,林全是個「好媳婦」,韌性強,才能在扁朝官員紛紛不得善終下,生存這麼久。
「重點是他會在適當的時機,替老闆扮黑臉,懂得『護駕』!」一位綠營立委說。
在主計長任內,林全為了幫中央守錢,代替阿扁當「壞人」,反對立委握有地方小型工程補助款的建議權,得罪了立委,還被指為是立院人緣最不好的閣員,當時立法院長王金平甚至列了十大罪狀,要行政院好好管管林全。
2000年底,當時接替副總統呂秀蓮擔任桃園縣代理縣長許應深,帶著30多個縣議員,浩浩蕩蕩來向主計長林全要錢過年,林全被逼急了,冒出一句:「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身段該軟就軟
人脈多 能號召義士效命
但如果因此要替硬脾氣的林全貼上「不會溝通」的標籤,又會有失公允。
在北市財政局長,林全就碰到了松山農會總幹事虧空公款。由於先前彰化四信等基層金融弊案引發擠兌,事情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但林全先定下心來沙盤推演,先親赴松山農會溝通,當天就選出代理總幹事安定員工,同時又聯絡台北市其他農會與中央存保公司等單位金援,一天內,準備了超過松山農會總存款55億元的現金。最後,沒出現擠兌。
蔡英文就曾稱讚:「我曾說過,未來的政府,會是一個『最會溝通的政府』,因此我認為行政院長非林全莫屬!」
正因為身段該軟則軟,讓林全坐擁豐沛人脈。需要時,登高一呼,總撂得到人來情義相挺。
任財政部長時,包括時任證期會主委丁克華及財政部政次楊子江都是親近的舊識。
丁克華是林全政大財政研究所同學以及山友,楊子江則是林全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時期的室友。而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不但是林全朋友,更是諮詢對象。
2003年7月初,擔任財長的林全決定調整人事,從金融界找了同學楊子江來幫忙,同年9月,卸下中研院副院長的朱敬一則擔任開發金獨立董事。
另外,當時林全邀請元大金控前執行長陳嫦芬出任行政院開發基金副執行秘書。據說,當時陳嫦芬原本答應林全只幫忙三個月,結果一幫就難抽身,甚至每個月只領兩萬元的顧問費,這對長年身處外商銀行,坐領高薪的陳嫦芬來說,可謂是徹底的「友情價」。
作風名士、風度翩翩的林全,從政府單位到民間,都擁有不少粉絲,他演講的場子,總有聽眾上前向他索取簽名和要求合照。
據說一次學界聚會中,兩位也受邀的前財長就感嘆:「林全做的事沒有比我們多很多,形象卻比我們好很多。」
雖然林全曾透露,扁下台後,他數度被檢調約談,一度讓他不想再捲入政治漩渦,「政策是我的興趣,政治卻是我的陰影!」
但最終還是再度進入這座「高溫廚房」,顯然已作心理調適。無法忘情於改革的他,能否將台灣帶向更理想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