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三全」照顧藥到病除

台北市.內科 吳慶南

滕淑芬
user

滕淑芬

2016-02-24

瀏覽數 35,500+

「三全」照顧藥到病除
 

本文出自 2016 / 3月號雜誌 小診所 大醫生100

早年影像醫學儀器不似今日發達,醫師往往練就一套以聽診器、觸摸身體部位判斷病情的功夫。66歲心臟內科出身的吳慶南,信守至今。

正常心肺聲也要聽

開業20年來,經過吳慶南「摸一摸、聽一聽、敲一敲」身體部位,就發現好幾個疑似有大腸癌的病人。

前一次,他要病人儘快到醫院去做大腸鏡檢查,結果第一家醫院竟說正常,但吳慶南確信自己的診斷,又要病人再到第二家醫院檢查,果然在直腸部位發現有腫瘤。

後來醫院的執刀醫師聽到病人轉述這段家庭醫師以觸診摸出大腸癌的故事,也深深佩服吳慶南的醫術。

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吳慶南,曾是台大醫院、和平醫院內科主任,因為想服務更多病人,1996年就在住家附近的台北市民生社區開業,是少數具有心臟內科專業的家庭醫師。

吳慶南是台大社區醫療群成員,病患人數多。個性謙和有禮的他,說話輕聲細語,早上的診,常要看到下午1點才結束。

每次看診,吳慶南一定會聽聽病人的心肺聲,摸摸病人的腹部有無異狀。他說,「正常病人的心肺聲也要聽,才知道什麼是不正常的聲音。」曾經有一位50歲腸胃炎的初診病患,經由吳慶南的聽診,聽到她的心房心室有「喀答聲」,才知道得了二尖瓣脫垂。

吳慶南說,二尖瓣脫垂是很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症狀可能輕微到病患完全感覺不出,但也可能嚴重到有心悸、胸悶、呼吸不順暢、胸痛等症狀,因人而異。沒有症狀者不用擔心,有症狀者一年追蹤一次即可。

也曾有病人雙腳腫脹來到診所,走兩分鐘就覺得無力,腿部也隱隱作痛,吳慶南懷疑可能是心臟周邊血管堵塞,立刻開立轉診單,要病人到醫院做血管攝影檢查。也有病人被家人以摩托車載來,頭冒冷汗,搖搖擺擺,走都走不動,躺在候診椅上。他一看就覺不對勁,趕緊叫計程車,陪病人到醫院掛急診。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吳慶南說,心臟病變有很多急症,病人不知道情況緊急,醫師就要保持高度警覺。

更多久咳不癒的病人,經由口碑相傳,輾轉找到他。

吳慶南說,咳嗽原因很多,例如氣喘、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或常吃一種高血壓藥ACE抑制劑,都會引發,要診斷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若是高血壓藥引起,就可以換成比較不會引起咳嗽的ARB血管張力素,可以很快舒緩。

「開業後更要認真讀書,多吸收醫學和新藥知識,」吳慶南笑說,去聽演講100次,比不上自己講一次更熟練。常至松山健康管理中心演講的他,會自己製作衛教簡報,包括肝臟類食物少吃,定期做大腸糞便檢查;也會寫部落格,傳達保養心血管的知識,甚至用動畫解釋血管阻塞的原理,運用科技嫻熟的程度,完全不輸年輕人。

隨時吸收新知 不怕被考倒

尤其現今各種醫學保健資訊遍布網路,有些病人會拿一堆問題問他,連他家的狗生病都抱來給他看。他雖是內科醫師也會碰到婦科、泌尿科的問題,必須認真吸收新知,以免被病人考倒。

除了感冒、腸胃炎,吳慶南的不少病人都患有三高的老病號。他認為,三高症狀若已合併有糖尿病、洗腎或心臟病,才開始衛教,都太慢了。衛教知識應該提早啟動,將預防的戰線往前拉。而衛教常常講、天天講,病人也會聽進去。

對吳慶南來說,家庭醫師不只醫病,更要醫人。

曾有病人在診間說,樓上漏水,每天滴滴答答,擾得她失眠、情緒憂鬱,很想抱著瓦斯桶跟鄰居同歸於盡。他立即請護理師打電話給里長、社會局,經過家屬、里長、社工從中協助,化解可能危機。也有70歲阿嬤有肺結核,卻因有些藥吃了腸胃很不舒服,噁心嘔吐,擅自停藥。但開放性肺結核有傳染疑慮,他除了好言相勸也轉告病患兒子注意,要盯著媽媽好好吃藥。

吳慶南說,很多病都與家庭、環境有關,所謂三全照顧,就是全人、全家、全社區一起投入,才能藥到病除。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