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期盼新總統蔡英文堅持推動:兩岸和平‧台灣開放‧文明提升

觀念衝擊〉總統大選評論完結篇〉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2016-01-27

瀏覽數 27,300+

期盼新總統蔡英文堅持推動:兩岸和平‧台灣開放‧文明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2月號雜誌 跟上十三五錢潮

(一)民進黨「完全執政」

2016年1月16日華人世界產生了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她獲得近690萬票,得票率為56.12%。在國會113席立委中,民進黨獲68席,正式進入該黨第一次「完全執政」的新時代。當選後她下達的第一個命令是「謙卑、謙卑、再謙卑」,這是創造團結凝聚共識的好開始;但不接受國民黨提出多數黨組閣的建議,又再度顯現兩黨之間互信的缺乏。

行政院毛院長在開票接近尾聲時,就發表聲明:選舉已結束,新民意已產生,國會多數黨已出現,他已向總統請辭不接受慰留。

台灣的總統與立委選舉平和產生,在當天晚上就風平浪靜地順利完成。來自大陸及美國的友人看到這一幕,無不稱讚三次的政黨輪替。這是台灣社會的共同驕傲。

(二)走過「亂中有序」的歲月

在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三位總統執政時,自己曾對國家大計與社會進步提出過建議。經過20餘年的時光隧道,挑選了一些似乎還有參考價值的文字,送贈給新總統。

(1)「改善」重於「改變」:從1950~1980年,中國大陸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卻沒有驚天動地的改善。50年來,台灣社會沒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卻有驚天動地的改善。在現代社會中,人民所關心的不再是承諾有多大「改變」,而在於實際上有多少「改善」。

今天台灣最需要的不是「改變」現狀,而是「改善」現狀。良性的改變就是「改善」;既是「改善」,則此一「改變」不能增加人民的不安定感,不能增加戰爭的風險,不能增加社會的對立。

多年來筆者提出的進步觀念,就是奢望它:

● 能協助政府推動較周延的公共政策與財經支出的優先次序。

● 能鼓舞企業做更具遠見的投資,也能兼顧社會責任。

● 能激勵每一個人做出色的「知識人」。

● 能加快台灣社會走向開放與現代化的速度。

● 能勸說兩岸進行對談,謀取雙贏。台北領導人的成就不是「買到了最新武器」;北京領導人的成就不是「飛彈嚇阻了台獨」,而是「雙方增加互信,推動對談」。

(2)反對「反智」蔓延:一個民主、多元、教育普及的台灣社會,怎麼年復一年常會被極少數的政客,在他們對省籍情結、統獨爭論、愛台賣台的愚弄下,分散了我們的團結,分化了我們的共識,更分裂了我們的人心?

在「政治正確」的大氣壓下,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扭曲、公正的掩飾、虛偽的膨脹、行為的錯亂。受人尊敬的一些知識分子與企業家,可以突然變得沉默,可以突然變得噤若寒蟬!這只會在極權社會中出現的「反智」現象,居然在台灣默默蔓延。

(3)小格局Vs.大格局:面對國內外大變局及再度執政的新局,政治人物必須胸懷大願景,掌握大趨勢,才能開創台灣大格局。

細數世紀交替年代的台灣政壇人物,其中一些人物充滿了「四小」:小格局思考、被小人包圍、貪圖小便宜、自甘於小成。

就整個社會而言,大格局思考者愈多,社會就愈往上提升。大格局思考者會擁有四項特質:

● 一種全球布局放眼世界的策略。

● 一種意氣奮發四處擴散的生命力。

● 一種泱泱大國的公民氣質。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 一種為下代子孫永續發展的深思熟慮。

(4)「四步」走向「進步」:台灣人民再也不會接受流血的「革命」,但渴望堅定的「改革」。要改革,千思萬慮之後,只有靠「四步」來獲得。朝野各方必需要

● 「進一步」來理性獻策。

● 「退一步」來相互折衷。

● 「讓一步」來取得共識。

● 「跨一步」來全力推動。

(5)無情的切割「情結」:20多年來台灣的低物價、低稅率、白吃午餐,所帶來的「小確幸」,掩飾住了:

● 台灣之病,是冷漠害國;

● 台灣之痛,是內鬥誤國;

● 台灣之瘤,是貪婪亡國。

台灣社會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場空前大規模地切割各種情結的理性革命。我覺得新總統有這股內在的改革力量。讓我們呼籲:從沉默大眾、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年輕一代做起。

領導階層不再變成虛報佳音的天使,不再做財政透支的聖誕老人,當然也就不再做揮霍過度的大債主。

我們要記住:「無中生有」的政府,一定會帶來「一無所有」的社會。

(三)不在全球進步列車中脫班

像多數民主國家,台灣也有政治癱瘓。有什麼力量可以解開這種政策僵持與對抗?

我們不能放棄任何改善的可能:

● 以「新台灣人」與「大格局」來化解各種情結與偏執。

● 以「命運共同體」來凝聚全民力量。

● 以「維持現狀」與「贏得和平」來穩定兩岸,追求雙贏。

● 以提升「全球競爭力」與「台灣優勢」,來激勵全民投資與創新。

● 以教育改革、和平紅利、文化創意、推動環保、配合氣候變遷等,來厚植軟實力。

所有這些理性的呼喚,就要看新總統的溝通力與執行力來減輕內鬥、冷漠、貪婪;以及激發民間的生命力。

60年來台灣社會,飽經波折,但是民主意識及民間生命力,始終堅韌。隨著自由與民主的生根與政權的輪替,台灣人民已經理所當然地誕生、成長、退休於這個進出自由、思想解脫、心智奔放、生活小康的現代社會。人民可以選擇留下來深耕台灣,或者勇敢地走向大陸開疆闢土;世界是平的,到處都是人生的舞台。

祝福新總統以她的智慧與魄力,立即推動兩岸和平、台灣開放、文明提升(參閱作者在本刊近五期之評論),台灣不能從全球進步列車中脫班。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