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研華給解方,幫客戶把製造變「智」造

台商搶利多〉瞄準工業4.0打造智慧工廠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6-01-27

瀏覽數 29,300+

研華給解方,幫客戶把製造變「智」造
 

本文出自 2016 / 2月號雜誌 跟上十三五錢潮

2015年下半年起,富士康、友達、緯創、京東方等製造大廠,不約而同來到研華位於昆山的iFactory製造中心,參觀智能生產方式。

自備料開始,iFactory便展示它的神奇。製造不同客戶需求的工業電腦,需要數十萬種的原料。很難想像,這裡每一種原料都配備了一個「電子身分證」,備料人員只要刷一下工單條碼,料架上的LED燈便會發亮,人員就知道要到哪裡取料。

生產PCB板的機台旁,立著紅黃綠三色燈,機器聰明到可以用燈號顯示自己的「健康程度」。紅色就表示出狀況。機台下方有個額外加裝的特別設計,研華自製的數據採集器,有根小天線可無線傳輸訊號,管理軟體能即時收集機台的工作狀態。

iFactory還能監控所有的生產設備,一旦異常,立即傳送簡訊。設備與設備之間也能透過連網控制器,進行「對話」,每一台機器都知道上一台機器做了什麼事。

獨創的生產力看板,清清楚楚記錄了生產線上每一位作業員的工號及姓名,以及生產效率。比如,A作業員是107%,顯示工作效率超乎標準,B作業員若是94%,領班這時候就要走過去關切了。

這套智能製造系統讓研華生產力倍增,同樣是2200人的工廠,2008年的產值是人民幣4000萬,到了2015年,提升一倍。

設備智能化、連網化,加上大數據分析,更讓研華在全球工業電腦龍頭之外,多了一個智能系統平台領導廠商的定位。

「iFactory,就是工業4.0應用的解決方案,」研華中國總經理羅煥城說。

研華現在不只能夠為客戶製造工業電腦,還能為想轉變生產模式的客戶實踐智慧生產。成熟的智能生產系統,也使得研華輕而易舉融入「中國製造2025」的中國國家戰略。

羅煥城預估,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市場商機,高達人民幣3000~5000億的產值。已有不少大陸企業在研華發現應用面極廣、可以零買的智能化方案。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中國家電大廠「美的」為升級空調生產線,採購了研華的工業4.0解決方案;山東有位造船業客戶,向研華訂製自動焊接及機器識別。工具機連網,賣給了無錫、上海、浙江的汽車生產線客戶。

甚至有位客戶利用研華的智能系統,顧客在網購商城下單,客戶工廠的印表機可直接列印這位顧客姓名、地址及電話,然後快遞到消費者家裡。這代表網購訊息可以直接連到工廠的印表機。

性價比高 讓客戶花少錢添新設備

性價比極高,是研華的特色。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中國區總經理蔡奇男透露,一家擁有500台沖床的工廠,想知道生產設備的狀態,先是找到西門子,給出的建議是舊有機台全部淘汰。後來找上研華,安裝連網設備控制器即大功告成。

目前中國的製造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有危機感,希望導入智能製造,然而許多解決方案的售價至少人民幣500萬,升級代價十分昂貴。

而研華的數據採集器,一個僅100美元,原先設備無須汰舊換新,立刻能展開生產數據的收集。

「iFactory的目標客戶就是中小企業,」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副總經理黃瑞南說。他曾在一次研討會上半開玩笑說,年營業額人民幣1億以上的,要做智能製造,請找西門子,1億以下找研華。

面對中國製造業史上的最大升級潮,恰好是研華大展拳腳的機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