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蘇仲太 展現泡泡 驚嘆之美

藝術之光/「泡藝」躍上國際 打破三項金氏紀錄

黃漢華、姜雯
user

黃漢華、姜雯

2016-01-27

瀏覽數 55,900+

蘇仲太 展現泡泡 驚嘆之美
 

本文出自 2016 / 2月號雜誌 跟上十三五錢潮

2012年4月,蘇仲太以「千層派泡泡」,打破了由加拿大籍華裔泡泡藝術家Fan Yang保持了11年的金氏世界紀錄。只見蘇仲太拿著管子,由外向內一共吹出15層泡泡,層層疊疊,從外觀上來看,就好像一個千層派。

將每一場表演視為最後演出

2013年5月,他再次打破「泡泡毛毛蟲」的金氏紀錄。他一手拿著高腳杯,從杯子底部開始,接連吹出30個連接在一起的長串泡泡,不能掉落,也沒有斷裂,量一量,連在一起有150公分長。

2015年1月,在中國大陸的「吉尼斯中國之夜」節目,他在一顆大泡泡裡,吹出779顆小泡泡,打破原來152顆的「泡中泡」紀錄,當場由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認證,並頒發證書。

「台灣藝術家蘇仲太,創造了美麗的泡泡藝術」「他的表演超越我們的想像」,《紐約日報》以斗大的標題報導他,他也應邀到馬來西亞、日本、中國大陸等地表演,澳門文化局找他登上慶祝回歸的表演舞台,香港媒體更封他為「泡藝大師」。

這個封號得來不易。輕飄飄的泡泡難以控制,又容易破碎,蘇仲太表演的時候,舞台不能有風,也不可以有冷氣,一場演出下來,他汗流浹背,幾乎全身濕透,還要保持表演者的專注和微笑。

「每一場表演都是最後一場表演,」他說出站在舞台上的內心感受,表演時,不允許任何不完美。

看著彩色泡泡在他身邊飛舞,伴隨著音樂、燈光和煙霧,他有如魔術師掌握觀眾情緒和注意力,殊不知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後,有一段辛酸歷程。

從幼稚園開始,小小年紀的蘇仲太,就喜歡表演,國中的營火晚會,他不計形象,衝上台跳舞,同學都被嚇到。高中時,他學麥可傑克森跳舞,憑著對表演的熱情,考上了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

大學時期,他一心想往演藝圈發展,但這條路卻十分艱難。求學到畢業後的十年,他表演魔術,做過小丑、街頭藝人、行動雕像、臨時演員,始終沒受到注意,最窘迫的時候,一年收入不到7萬元。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他也想過放棄,去找正職工作,當過鋁合金廠工人、信用卡業務員,這樣持續了一年,依舊無法磨滅心中對表演的喜愛。「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媽媽看到他不快樂,這樣鼓勵他,希望他繼續為表演圓夢。

2011年,他偶然在網路上看到Fan Yang的表演,發現泡泡也能成為有價值的藝術,大開眼界,自此也開啟了他的泡泡表演之路。

蘇仲太找到生產泡泡的和盛公司,恰巧負責人林邵錡要找人印證產品,就免費提供,讓他練習。林邵錡只告訴他基本,技巧全靠自己摸索。

蘇仲太每天找林邵錡報到,由於「泡泡千層派」是桌上表演,他要站著彎腰練習超過八小時,而「泡泡毛毛蟲」則需要保持手臂抬舉姿勢,一天下來,腰背、手部痠痛是常有之事。

冷靜不畏苦 破紀錄仍繼續挑戰

不只如此,蘇仲太的手一直浸在泡泡水裡,乾裂脫皮。「我每天只看到他的背影,中午、晚上甚至半夜,即使天氣很冷,他穿著短褲、短袖仍在那邊練習,」媽媽描述蘇仲太在家中陽台的練習情形。

林邵錡說,台上表演20分鐘,需要兩個小時準備道具,但蘇仲太總不以為苦,即使已打破世界紀錄,仍然練習不輟,這種勇於挑戰的精神,來自於過去的磨練。曾經為了試鏡,蘇仲太在電視台門口排隊四小時,換來一陣奚落。也曾莫名突然被換角,表演結束拿不到酬勞、在排練室坐一天冷板凳,被打發回家……。種種挫折造就了他冷靜從容、不畏艱難的性格,也格外珍惜現在的演出。

對他而言,泡泡藝術不只是表演,更是一種舞台劇。大學時期學到的表演技巧,接觸的舞台劇、小劇場,後來都成為他表演創作的養分,也因此,他在表演中融入舞蹈、魔術、戲劇等不同元素。

因為常常觀賞小劇場,蘇仲太找到一群喜愛表演的伙伴。「他上台表演前,我負責關冷氣、舖防滑墊!」畢業自政大商學院的張碩盈就是他在劇場認識的伙伴,幫助他行銷、接洽表演、設計造型。

他計劃繼續努力,拿到更多金氏紀錄,設計一個有特色的泡泡劇場,把歡樂帶給每一位觀眾。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