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被汙染源團團包圍 搬家是唯一選擇?

台中人的無奈〉藍天白雲不見了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16-01-27

瀏覽數 369,800+

被汙染源團團包圍 搬家是唯一選擇?
 

本文出自 2016 / 2月號雜誌 跟上十三五錢潮

家裡很亂,我正在打包,五天後就要搬到其他縣市,」舉止端莊優雅、開襟毛衣上別著胸針的林淑惠,熱情地招呼《遠見》記者進門。空蕩蕩的客廳,連沙發都搬走了,到處堆滿紙箱。

背對著門的她,手上拿著一張用黑色簽字筆寫得密密麻麻的A4紙,對著丈夫的遺照一字一句慢慢念,「我怕他沒跟我走,」對旁人解釋完,她繼續念,「有我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

一生為環保奔走 竟被空汙奪走生命

照片上的丈夫,笑得燦爛。他是靜宜大學生態系副教授鐘丁茂,也是台灣生態學會前理事長,一生為環保奮鬥,四年半前死於肺腺癌,一發現就是末期,連刀都不能開。

林淑惠忘不了,2009年8月確診那一天,鐘丁茂冷靜地問主治醫師張基晟,「我不抽菸、不喝酒,身體很壯,又喜歡騎腳踏車運動,怎麼會得這種病?」

當時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任兼整合癌症中心主任張基晟沒有說話,要助理拿來一大堆數據,鐘丁茂一看就知道,凶手應是空氣汙染。

多麼諷刺,曾率眾抗議中橫復建、中科三期、灣寶農地劃為科技園區等開發案,不畏強權,挺身而出為環境奮戰的鐘丁茂,最終還是敗給了汙染。

鐘丁茂夫妻20年前搬到東海大學附近的理想國社區,林淑惠回想,剛搬來,門口一排小葉欖仁長到四樓,甚至延伸到屋內,早上起床時蟲鳴鳥叫,空氣好得不得了。

後來樓下搬來新住戶,把樹砍掉裝冷氣,社區中庭的38棵樹也被移走,當時鐘丁茂心痛不已,「他們難道不知,一棵樹等於2.5噸的冷氣?」

不久,中科來了。距離他們家只有10分鐘車程,林淑惠感覺,經常聞到像化學藥品的酸臭味,尤其是半夜,味道刺鼻到讓她不得不起身關窗。

走到林淑惠家陽台,則能遠眺聳立在海邊的台中火力發電廠五座煙囪。她摸了窗沿說,「有時門窗會出現細小的黑色煤灰,不知是火力發電廠,還是榮總對面火葬場飄來的?」

十幾年前,鐘丁茂就曾告訴她,全世界十大汙染源,台灣中部就占兩個,第一名台中發電廠,第五名則是麥寮六輕。過世前,鐘丁茂要她搬離這裡,換好一點的環境住。

這些年,台中地區像鐘丁茂這種不吸菸、卻罹患肺腺癌的患者愈來愈多。

每年每10萬女性 23人會得肺腺癌

肺腺癌是肺癌一種。張基晟18年前到任時,中榮一年新發肺癌的人數只有398人,去年已攀升到800人,「原本專看肺癌的醫師只有三人,現在擴編到五人,病人還常掛不到號,」他搖頭。

目前擔任國內肺癌核心測量指標召集人的張基晟發現,台灣過去幾年的吸菸率下降,但罹患肺癌的人數卻不斷增加。

根據專攻癌症流行病學分析的新科副總統陳建仁和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合作,從歷年國人新發癌症人數及排名統計研究,竟發現2008~2012年台中無論男女的肺腺癌發生率,都超過台北,其中女性更是台灣本島第一。

莊秉潔指出,最近五年台中女性肺腺癌的平均發生率已提升至23.23/10萬人年,代表台中市每年每10萬名女性,就有23個人會得到肺腺癌。

很難相信,那個被認為氣候舒適宜人,一年到頭都陽光普照,颱風掃不到,曾被《遠見雜誌》選為最佳退休友善縣市的台中市,藍天白雲蒙上了塵,空氣中竟充滿致癌物,一口一口,被民眾吸進肺裡。

根據台灣健康空氣聯盟執行長楊澤民統計,台電在東海、龍井、清水、大肚和梧棲五個測站,去年入秋後10月的PM2.5日均值,都超過空氣品質不良標準35(微克∕立方公尺)。

如果加上環保署設置、同樣超標的大里測站,台中市等於有六個測站,10月每天空氣汙染都超標。之後不到一個月,台中市16個測站中,又有12個空汙指數紫爆(PM2.5≧71)。

尤其東海去年10月的PM2.5日均值為48,空氣品質堪稱全台最差,就連去年1~10月的日均值也達36,也就是說,住在東海大學附近的民眾,每天吸的都是髒空氣。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台中市的空汙,除了工廠廢氣,還有汽機車排放的廢氣。主因是台中大眾運輸系統不發達,搭公車的人不多,截至去年11月底,台中市機動車輛登記數,也僅次於新北市和高雄市,光是上下班時間,主幹道台灣大道排出的廢氣就相當驚人。

不只是台中市境內產生,還有境外移入。省道台一線沿線、新北市、桃園的工廠,冬天吹東北風時,將把空汙吹入台中市,夏天吹西南風時,則把彰化工廠的空汙吹進來,等於腹背受敵。

想要搬家 卻難割捨親情、友情

為了逃離髒空氣,過去許多人想要移入的退休天堂,竟開始出現移出潮。

1975年生的江明穎,家住東海遊園街,太太則在大里仁愛醫院擔任麻醉護理師,每天騎30分鐘摩托車到大里上班,大里監測站正是去年9~11月PM2.5濃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日均值達42.1。

從去年開始,太太不時告訴他,過敏症狀愈來愈嚴重,眼睛發癢痠痛、咳嗽不停,脖子還長了一顆顆疹子。一天早上,戴著安全帽和口罩,準備前往山下灰濛濛的大里上班,她再也受不了,難過地對江明穎說,「我們搬離這裡好不好。」

兩人一度決定移民到台東,但父母堅決反對,不願離開土生土長的地方,媽媽告訴他,「空氣不好就少外出,大家還不是在吸。」

後來身為獨子的江明穎不得不退讓,「到台東也許多活五年,卻可能抑鬱而終,住這裡雖然少活五年,但至少他們很快樂。」

1971年生的鄭淑芬也想逃離台中。她先生本來在竹科半導體廠擔任IC工程師,後來聽說竹科要蓋一個廢汙泥焚化爐,再加上孩子不斷出現過敏,眼看就要變成氣喘兒,先生毅然辭職,舉家搬到台中南屯。

家鄉在清水高美濕地的先生告訴她,小時候夏天晚上一出門,滿天都是螢火蟲,還有呱呱叫比大聲的青蛙,沒想到現在也成了空汙重災區。

她每次開車經過中科,都有一股刺鼻的酸臭味,她也注意到,中科周圍的樹,葉片末梢都有點焦黃,問過賣毒物偵測器的鄰居,才知道這就是廢氣外散,「很多台中人對空汙無感,主要原因是沒有立即致命的危險。」

鄭淑芬緊急替家中四個人,各買了一台空氣清淨機,每個房間放一台。隨時用手機監看附近忠明監測站空汙指數的她,還打算再購入一台小型空汙監測器,「環保署的空汙指標是前12個小時平均占50%,另外50%則是前4個小時平均,這個才是即時。」

看到小女兒去年出現流鼻水、咳嗽等過敏的症狀,目前在先生老家清水附近進行有機耕作的鄭淑芬,也開始找仲介,物色花東的農地,準備再度孟母三遷。

市長力抗空汙 但改善需要時間

台中市長林佳龍應該對台中空氣狀況心知肚明,去年發起八年植樹100萬棵運動,並提出33項空氣品質改善計畫,包括要求台中火力發電廠等大型空汙來源,四年內減少生煤使用量40%。

主因是,台中火力發電廠雖承諾投入百億改善空汙、十年後啟用燃氣機組,但十年實在太久,民眾健康沒辦法等下去。

對此,台電環境保護處處長蔡顯修指出,台中電廠蓋好時,還沒有周邊工廠,近幾年車輛及汙染源也變多,反倒是台中電廠從以前到現在,排放的空氣汙染量都在減少,「台中空汙問題,不全然來自台中電廠。」

距離台中火力發電廠只有三公里的龍港國小,從去年開始,依當天空汙指數,決定升哪種顏色的旗子,提醒學生注意。《遠見》到訪這天,學校升起了黃色旗,代表初級防護的空汙,飄揚在國旗的旁邊,「上學期大概只有升過一、兩次紅旗,紫旗倒是從來沒有,」龍港國小校長陳濱興回想。

最危險的地方莫非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據說,台電人員私下告訴當地人,台中火力發電廠那五根煙囪高達250公尺,風一吹,汙染會跟著飄到別的地方,不會對在地人產生影響。

59年次、人稱「船長」的郭曜誠的家,是距離火力發電廠最近的鐵皮屋,他承襲得過十大傑出漁民的父親,以捕魚、造筏維生。他觀察,無風時,台中電廠燃燒的煤灰,雖有集塵,但仍有一些煙囪裡的微粒粉塵噴出來,只要下雨,煤灰就會伴隨雨水,吸附在農作物上,當地人在外工作一整天,回到家鼻孔都是黑的。

這幾年,郭曜誠陸續聽到村裡很多長輩罹患肺腺癌過世,他扳起手指數著,他親叔叔、爸爸的結拜兄弟等,五根手指還數不完,「老一輩的人長期都留在村莊裡,人老了當然會死,但村裡得肺腺癌的機率很高,」32歲那年也因肝癌開刀的他說。

他印象最深的是,三年前,村裡一戶人家有人罹患肺腺癌過世,辦完後事,就連夜搬離這裡。

正在中國海事專科學校進修的他,打算拿到教師資格,全家搬到新北淡水住,「如果是你,不逃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