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她的幼稚園老師,我充滿敬佩,換做是我,無法像他們一樣,每一天的上課,每一分鐘的對待,都要充滿耐心與愛。
畢業的那一天,在學校裡,我看到,所有的同學都比她高半個頭以上,依依不捨的,把她當娃娃騰空抱起。小熊咯咯笑,渾然不知這就是別離。
然後上小學了。我現在還常遇到「路人甲」對我說:「嘿,這麼快?妳不是才剛生?」
快樂或艱辛,一晃眼過去了。正如漫長的白堊紀秒殺般的在地球的記憶中消失,而我們號稱的5000年歷史也只剩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輕輕嘆息。
進小學前就有一個月新生訓練。就學前,至少要學會注音符號拼音和52個(大寫及小寫)英文字母。她開始感受到壓力。我也是。
據我估計,若放學後要「逼」她把功課寫完,那麼吃完飯後,大概到9點還不能睡。
我也收到了英文老師的勸告:小熊的英文程度,趕不上同班同學,希望她每週一,三,五,留在學校上一個小時半的英文加強班。
6歲的孩子,早上8點到校,上到晚上6點?而且若要乖乖寫作業,大概都得把眼光維持在45公分之內的距離,看不到這美麗世界。
教改越改越糟,失去根本精神
我是個國中以前都不知道考試前要讀書的鄉下小孩,太晚生孩子了,一直沒懂教育竟然這麼沉重。
我麻煩老師,「我實在不忍心讓她為了寫作業犧牲睡眠時間。所以如果沒寫,可以原諒她嗎?」也強調「就讓她最後一名吧,我OK。」
老師能體諒。而學校未必能體諒一個學生變害群之馬,不久老師與學生同感壓力。
當我問她:在學校快樂嗎?她還是回答:嗯,但眼神越來越呆滯,越來越遲疑。
於是,我幫她轉了學校,從飼料雞變成一隻土雞。前陣子我很忙,我萬萬沒想到自己將搬離住了18年一直很眷戀不捨的家和台北,我們到了一所又養牛又養雞的實驗小學。
我這才發現,我多麼不喜歡填鴨。填充的鴨子跑不快,我們大家都明白,其實老師們也明白,卻有那麼多不得已,只因為這框架龐大,卻又東改西改,越改越糟的所謂台灣教育體制,從來不明白,它正不斷遺失教育的真正精神與意義。
我其實有些疑惑,上小學壓力就這麼大,若高壓訓練和永不懈怠的寫字有用,為何台灣有80%到成年後都不知自己專長和自信在哪的大學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