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來說喉嚨有點痛,於是我拿出蜂膠水,要他定時漱口。後來有些鼻涕,我拿出洗鼻器,配上洗鼻鹽,定期把他的鼻子清一清。萬聖節買回來的巧克力,他也沒吃。
昨天是第二天,早上問他要不要吃維他命,他說好多了。意思就是不要吃。12歲前的他,不會拒絕媽媽的照顧。
下午放學回家,跟往常一樣悶不吭聲走進房間。我探頭進去問他好一點了沒,他愛理不理;連我說要去調一杯他最愛的蜂蜜水,他都拒絕。
後來用蜂膠水漱口,也被拒絕,他說喉嚨不痛了。晚上竟然問我巧克力呢?我說你生病不能吃甜的,他說吃一小塊就好。這都是他12歲前,不會出現的行為……
今天早餐後,我提供維他命、蜂膠水、鋅錠,他都拒絕。我們下樓坐校車,才走出大樓中庭,他問姊姊:「你背包衛生紙可不可以給我一張?」姊姊說:「已經用完了。」
我馬上問:「媽媽上樓幫你拿好不好?」他一說好,我馬上用跑百米速度往樓上衝,穿過兩道玻璃門,衝進電梯,衝出電梯,衝回家,衝到浴室儲物櫃,搶了包面紙再衝出門,衝進電梯,衝出電梯,推開兩道玻璃門,朝等校車地點跑去……我好怕趕不上。
雙方你情我願,與孝順無關
校車正開進社區,我鬆了一口氣。弟弟沒有站在原地不動,他移動腳步往我的方向走。當我遞給他面紙時,指著面紙的包裝圖案說:「是你最喜歡的亦耳。」小熊維尼,是弟弟最喜歡的故事書之一。裡面的角色,他只對小驢子亦耳情有獨鍾。他曾經唸這隻小驢子在故事裡的對白給我聽,他說這個角色有隱藏性的幽默感。為什麼說隱藏性?因為我根本看不出來哪裡幽默。弟弟走過來,接下面紙。以他最近「不理人」的行徑,應該會一聲不響地走掉才對。他說:「謝謝。」
媽媽對你這麼好,無微不至地照顧你。要面紙,還要媽媽跑,你孝不孝順啊?
孩子要不要上樓拿面紙,是他們自由。我心疼孩子忍鼻涕不能擤,心甘情願跑一趟,是我自由。他可能拒絕我去拿,我也能不提供這服務。雙方你情我願,與孝順無關。
他主動走向我,還說了句謝謝,就代表他的態度沒問題。而且我猜他的內心是充滿感謝的。這就是青少年的開始,對什麼事情都無所謂,看到父母為了小事緊張兮兮的,覺得很不酷。特地上樓只為了拿面紙,還不如讓我被鼻涕淹死算了。
孩子不排斥你幫忙,願意接受你的好意,父母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