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3年,嘉納就提出「多元智能理論」,駁斥「一試定終身」的智力至上說,認為每個人都有語言、邏輯、肢體等多種不同思惟方式。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現代教育理論中最重要的票房明星,歷史上很少有人像嘉納對教育有這樣的影響力,」直到最近,在2015年布洛克國際教育大獎上,主辦單位仍盛讚他的貢獻。
剛出版新書《App世代》的嘉納接受《遠見》專訪強調,多元智能理論在數位多媒體出現後,能透過語言、圖片、戲劇、對話、虛擬實境和其他藝術形式來呈現,使教育更多元,這樣豐富的編組,是30年前無法想像。
他認為,未來的孩子應該要有跨學科的問題解決能力、創意、合作、批判性思考與溝通,然而,大部分的學校與老師,都不知該如何教導這些能力。
孩子受到啟發 表現會更好
為養成未來的能力,嘉納反對只考選擇或簡答的標準化考試,應該讓孩子深入探討較複雜的議題。
「為什麼要考那些任何人都能立刻在智慧型手機上找到答案的事?」他強調,能發掘新問題,並能廣泛、深刻思考的年輕人,才會擁有好的工作與報酬。
關鍵字: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