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被忽略的「隱形鈉」

健康密碼

邱淑媞
user

邱淑媞

2015-07-29

瀏覽數 10,650+

被忽略的「隱形鈉」
 

本文出自 2015 / 8月號雜誌 0.1的改變

控制鈉攝取,可以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每日鈉攝取若能控制在2400毫克以下(亦即國內與國際所建議的上限以內),則收縮壓平均可下降2~8毫米汞柱,相當於每日服用1顆長效型抗高血壓藥物之效果。我國20歲以上成人高達1∕4有高血壓。控制鈉的攝取,對於預防及輔助控制高血壓,是一項不花錢又能大規模推廣於一般民眾的策略,難怪世界衛生組織將它列入重點工作!

高鈉食品吃起來不一定很鹹

我國衛生福利部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公克鹽),但歷年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30歲以下年輕人鈉攝取量超標情形比想像嚴重!以國中、高中男生為例,每天鈉攝取量分別為4899毫克及4962毫克,高達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2倍以上,19~30歲男性每天鈉攝取量為4494毫克,也是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1.9倍。

飲食中鈉的主要來源是食用鹽(氯化鈉)及味精(谷氨酸鈉sodium glutamate)。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因而以為高鈉食品嘗起來一定很鹹,但事實上並不一定如此。原因之一是,有些高鹽(高鈉)食品的鹽和糖或其他味道混合後,會掩蓋住鹹味,讓人往往不自知的情況下攝取過多的鈉。

別忽略加工食品鈉含量

原因之二是,除了烹調外加鹽之外,一般人不知道有「隱形鈉」的來源,包括:加工過的食品,如麵包、餅乾、爆米花、培根、貢丸等,以及調味料(醬油、高湯塊、麻辣鍋底)等。現代人講究飲食精緻化,重視食物色香味與口感,在烹調時同時運用多種調味料,卻不知這些「隱形鈉」含量可能比烹調時外加的鹽所含的鈉要高上許多。

近來因「天然」取向逐漸流行的海鹽、玫瑰鹽等,讓人誤以為天然的較健康,其實食用過多一樣造成攝取太多鈉。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減少醬料添加 食物原味更美味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9月世界心臟日呼籲「減鈉」,建議減鈉方式包括:查看市售包裝食品「鈉」含量;要求店家燙青菜少放肉燥和醬油膏;將每人每天烹煮添加食鹽量,控制在半茶匙內(約2.5克);減少鹽酥雞、重複塗刷醬料的碳烤食物;讓兒童食用未添加食鹽且未經加工的食品。

您可能認為,不多加些鹽或醬料,食物會沒味道,一開始也許如此,但味蕾很快就會適應,您也將驚豔於食物的原味。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