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地不耕、不養 就是一種傷害

《遠見》深入全台親訪年輕農民〉苗栗有機農 張智傑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5-07-29

瀏覽數 41,950+

地不耕、不養 就是一種傷害
 

本文出自 2015 / 8月號雜誌 0.1的改變

向50名小地主 承租13公頃地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蓋了農舍、被切得很細很小的農地才有問題。我要提醒的是,休耕、廢耕的農地,也是看不見的隱憂,因為我有切身之痛。

我2007年時父親生病,就回來台灣,只想要單純、自給自足,於是,選擇了種田。

我沒技術,所以參加了農委會百大青農計畫的輔導,學會了有機栽培法,我家也沒田,後來又加入了「小地主大佃農計畫」,在政府輔助下,在苗栗縣西湖鄉向50名小地主共承租了13公頃的農地,憑著我和一個助手,運用自動化的供水設備及機械化農具,就撐起了有機農場,目前收入也破百萬元,朋友都說我從「百萬台幹」變「百萬農民」,聽來風光,卻得來不易。

我的農場是水旱輪作,一期種有機水稻,另一期種有機黑豆等豆科植物,由於水稻價格不高,因此地至少要2公頃(約2甲)才夠大,才有機會回本,但西湖農民的地大都是2、3分,最多5分,所以我得一筆筆租下來,而且最好相鄰,才能機械化,降低成本。

西湖是個老人鄉,像我租的地最大的地主已經90歲,這些人,子女多半出外了,他們也無力耕作,地乾脆放著,領休耕補助。

起初,我要去租地,他們很害怕又像當初「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的時代一樣,一租給人就變別人的了,所以西湖多的是閒置不用的廢耕地。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農地放著,看起來無妨,但其實對農業傷害很大。我就租到很多廢耕或休耕的地,原本以為,就像租了個空房子,立刻可以搬進去住,沒想到,根本不是這樣。

灌溉系統堵住 地下也千瘡百孔

我有塊農地,原地主好幾年沒耕作了,他原本用水泥築起的田梗,老早被颱風吹垮,我只好請怪手挖了好幾天,才能開始打田、整地。

整完地,更傻眼的來了,整個灌溉系統早被堵住,水根本灌不進來,我又花了一筆錢,添購抽水和配電設備,抽溪水來灌溉。

然而,水一灌進去,竟發現很快就流光了,原來是地太久沒耕作,被老鼠、蛇打洞搞得千瘡百孔,這又讓我花了一筆錢去整治這塊地,算一算,這足足花了我半年。

台灣愈來愈多的閒置農地,有的像西湖這樣,因為老地主無力耕作而荒廢,但是更多是因為地主作發財夢,想著農地會變建地,或有人出高價來買地,反正耕作也賺不到什麼錢,放著還有休耕補助可領。

但是沒人知道,地不耕不養,是一種傷害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