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父親的IBM,我的IBM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1-02-15

瀏覽數 15,200+

父親的IBM,我的IBM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1 / 3月號雜誌 43天深入採訪──蘇聯驚爆前夕

一九五六年父親去世的時候,我接管IBM不過六個禮拜。當時我內心的惶恐無人可比。我聽過許多傑出企業家的後代無法守成的故事,也能夠想像,當他們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取代父親時,所受的傷害有多深。我擔心自己也會落得同樣下場。

我一直有股強烈的慾望,想向世人證明,我也可以跟父親一樣傑出。我從不敢說自己是這場父子競賽的贏家,因為我所作的許多決策其實都是根據父親訂定的方針。

父親經營IBM四十二年(我十五年),憑著他的推銷長才,IBM由默默無聞,成為舉世知名的企業。十七歲時,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向農家兜售鋼琴、風琴和縫紉機;父親並非那種不怕生的推銷員,但是,藉著無微不至的服務,他打動了顧客的心。

後來,父親與人合資開屠宰店,合夥人卻捲款逃逸。父親具有克服挫敗的能耐,知道如何從絕境中找尋一線生機。由於屠宰店新買了一台收銀機,父親竟向這家收銀機公司毛遂自薦,結果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不久他更成為「國家收銀機公司」大老闆約翰.派特生旗下最優秀的推銷員之一。派特生是「現代推銷術之父」,也可以說是我在商場上的「師祖」,父親後來創建IBM的許多構想都是由他那兒學來的。

堅持不裁員

派特生讓手下的推銷人員熟記標準的廣告詞,以集會打氣激勵他們,並嚴格要求他們達到超高的銷售配額。他的一項創新作法是將每一個大銷售地區分成數個獨占區域,這樣推銷員就不必擔心同事會搶走他的顧客。

父親在「國家收銀機公司」的職位連連高升,最後成為派特生的副手。然而在栽培父親多年以後,派特生卻因為害怕這位太能幹的屬下會篡奪公司,而逼父親走路。

那時父親已經快四十歲了,最後他遇到IBM的前身、專門製造縮尺、計時鐘和製表機的CTR(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創辦人查理斯.富林特。富林特聘他為公司主管。

父親運用派特生的訓練技巧來整頓CTR。他創出CTR口號、CTR歌曲、CTR報紙等等。父親對員工的要求和「國家收銀機公司」一樣嚴格,但是管理哲學卻人性化得多。他堅持不裁員,因為要贏得一個人的忠誠必先維護其自尊。

一九三二年經濟大蕭條,IBM的股票大跌。儘管訂單不夠,工廠無法全部動工,父親仍然吩咐倉庫要補足備用零件,以應不時之需。他的老友吉米.蘭德對他說:「現在到處都在裁員,你還大量雇用推銷員。」父親回答:「我快要六十歲了,像我這把年紀的男人,有些開始酗酒,有些喜歡玩女人,我的毛病就是愛用推銷員。」

事實證明,父親是對的。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使各行各業都必須提供大量的資訊給政府,而公家機構也需要數百台的IBM機器。IBM在此期間成長超過一倍。

年少放蕩的繼承人

父親在IBM的成就卓越,我卻差點連高中都畢不了業;我念了六年中學,換過三所學校。就讀布朗大學時,我還是鎮日遊蕩,沈迷飛行。學業表現欠佳,使我難以想像自己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是漸漸的,我找到了一個結論:如果做自己擅長的事,我可能做得還不錯;而我最善於與人交往,於是我開始努力廣交朋友、維繫友誼。

大學四年級,我還是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幹什麼,我打電話給父親,他立刻安排我加入IBM的推銷訓練班。

當時真正有訓練課程的公司沒幾家,這是父親模仿「國家收銀機公司」,再加以改善的構想。訓練班旨在激發學員的忠誠、熱忱與崇高的理想,這些同時也是IBM致勝的秘方。

要深入瞭解IBM,沒有比聆聽父親講課更好的辦法了,他用故事來說明他的管理原則。最精采的一次是父親講他自己如何學會推銷收銀機。

主管是屬下的助手

最初幾週,父親連一筆生意也沒做成。他的上司先是破口大罵,然後突然友善地說:「我陪你去賣,要失敗,讓我們一塊失敗。」

這次教訓父親一直謹記在心,他要求主管在判定員工失敗前,務必陪他們做三、四次的推銷拜訪。父親也認為屬下有權要求上司給予協助,他說:「主管是屬下的助手。」

訓練班結束,我被派往曼哈頓區服務。我發現,推銷時如果能引起顧客的興趣,實在是很令人興奮的事。我雖然賣出大量機器,也常常打破自己的銷售紀錄,內心卻愈來愈憂鬱。企圖巴結父親的人老把生意往我這兒推,在IBM三年的推銷歲月,竟使我對自己充滿懷疑。

如果沒有二次大戰,我可能永遠無法獨立。一九三九年我加入空軍,成為一名飛機駕駛員,負責全機人員的安全。軍隊使我脫離父親的權力管轄,學習自主。大戰歸來,我第一次對經營IBM有了自信。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IBM的一切還是那樣熟悉,我一心想攀登最高位。令我驚訝的是,父親竟然已經選了一位精明、企圖心強的新副總裁查理.克爾克。他還要我擔任克爾克的助理。

克爾克的辦公室有張大桌子,他叫,我搬張椅子乾脆坐在他旁邊,「我沒空解釋所有的事,」他說,「但你只要坐著看,就可以學到東西了。」我幾乎把克爾克做的每件事都看在眼裡,並學會該如何做決策。此外,坐在克爾克旁邊也讓我瞭解IBM的問題。

IBM當時最大的問題是,在大戰期間有三分之二的工廠製造軍用器材,因而急速擴充;戰爭一結束,軍用市場消失,父親卻無意將公司縮減回戰前的規模,因為那樣就要解雇新進員工,賣掉他引以為榮的新工廠;但是為了維持現狀,IBM必須設法賣掉三倍於戰前的辦公機器。

我有問必答

面對可能的災難,父親的解決之道還是雇用更多的推銷員。他決定在美國各州首府分別設立辦事處;不久,訂單就出乎意料地如雪片般湧至。

一九四六年五月克爾克罹患盲腸炎期間,由我代理。我想大家一定發現跟我交涉容易得多,因為克爾克總是那麼深不可測;而同事問我問題,我一定回答,因此也一定看得見成果,這次經驗激發了我對管理的興趣。

父親對員工的需要總能先知先覺。四0年代工會興起,對企業的要求隨之改變,父親則以周詳的新計畫回應。他仿效羅斯福的爐邊談話,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安裝麥克風,並接上轉播線,使工廠和辦公室的員工能夠同時聽到他的聲音。

父親會先述說IBM的成功史,感謝員工的辛勞,並提醒他們,公司已有許多福利措施;他也會談到一些IBM的無形資產,例如任何人覺得受到不公平待遇,都有權直接向他申訴等等;最後他會告訴大家,IBM的「永恆目標」在使員工免於擔心自己和家人缺乏照應,然後公布新的福利措施。就是羅斯福本人可能都沒有父親講得好。

父親從不刻意教我經營之道,他希望讓我有更多的自由做決定。但在同時,我也必須為每一件須經他批准的事抗爭。我知道父親在考驗我、鍛鍊我,讓我體會成功的思維過程。

企業家需要朋友

父親是個活躍的公眾人物,我卻恰恰相反。我不喜歡參加晚宴或雞尾酒會,但即使不能享受這些場合的樂趣,我還是會常常帶著一本寫滿姓名的記事本回家--一個好企業家需要許多朋友。

當我被介紹給新朋友後,我會給對方寫一張便函,說我很高興認識他;如果一位新朋友對某個話題表示興趣,而我正好在一本書中讀過,回來後我會把這本書寄給他。人們對這些會長記在心。

父親始終認為電腦打卡機是潛力最大的商品,至於將橫掃科學界的電腦革命,父親卻認為對IBM不會造成衝擊;但是他不知道,一個新的時代已然來臨。顧客的反應使我警覺到,他們要求速度更快的機器,而我們的產品已經發展到了極限。我的結論是「為了保護IBM的未來,我們必須大量雇用電子工程師。

到了五0年代中,「電腦」已經變成一個神奇的字眼。我們將整個銷售人力都投注在電腦上。在IBM的歷史中,技術創新往往並不是成功的原因。我們能賣得比那些技術勝過IBM的公司好,是因為我們知道怎樣向顧客解說機器、怎樣安裝機器、怎樣牢牢抓住老顧客。我們的銷售秘訣正是父親當年成功的秘訣--完整的服務。

不停前進前進

一九五六年五月,父親主動並且十分莊嚴地將總裁的職位移交給我。對我意義格外重大的是,這是我第一次不必向他爭取就得到的升遷。六個星期以後,他就離開了人世。

當時我心煩意亂,無法工作。IBM的一事一物都讓我想起父親。最糟的是,我知道一位企業領袖去世,可能會使他的屬下喪失鬥志。因此我很決就想辦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我相信IBM唯一的致勝之道,就是一直不停地前進、前進、前進;我們必須與電腦業一同成長。我始終堅信贏得市場後,還要保住它。一個企業如果為了增加短期利益,而放棄這個原則,長久下來,反而會損失利潤。我跟IBM所有的員工一樣,在父親的訓練下,相信即使只是失去一樁生意,也是可怕的事。

我對IBM最重大的貢獻就是,我挑選學識能力都很強的人擔任資深主管。我與十五至二十位資深主管組成的智囊團,一同管理IBM。那些容易相處的助手或是好好先生,都是管理上的陷阱,我總是找精明、嚴酷、近乎不受歡迎的人物,他們可以看到並告訴我事情的真相。

在這個父親建立的企業王國裡,他和我投注了所有對彼此的愛與競爭。同時我也學得許多與「權力」(power)相處之道:先受它支配(subject to),然後努力爭取它(strive for)、繼承它(inherit)、支配它(wield),最後是放手(let go)。

許多企業家的孩子問我,他們是否應該追隨父親的事業,我的回答是,如果能力足以承擔,就去做吧。

(取材自World Executive’s Digest)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