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教育學群

城鄉教育差距仍大 需人才投入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5-02-25

瀏覽數 26,300+

教育學群
 

本文出自2015大學入學指南

教育,是每個人成長必經的過程,正如《尚書》所說,「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註:人如果不學習,就好像面對牆壁,目無所見,得不到任何新知)顯見教育與學習,對從小到大的品格、知識、觀念的培養有多麼重要。

自古以來,至聖先師孔子便在教育的方針上下過許多苦功,也深深影響現代教育的政策與方向,除了讓孩童學習新知,教師同時也肩負讓學生快樂成長的使命。

雖然近年來因為少子化的衝擊,使得學生人數一年比一年少,導致許多家長認為讀教育系沒有就業保障。但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系主任張郁雯不以為然。她說,大學訓練不等於就業訓練,而是要看人在這四年內要怎麼學習與精進,「教育是使對方接受、學習與成長,這個基本功就能夠運用到各種不同的行業。」

張郁雯舉例,教育系畢業後沒有從事教師工作的學生,會選擇往文教事業、教育出版社、公務人員、保險業務員等路線發展。而因應現代科技,從事數位科技教材設計的人也不少,都是運用所學,將教育理念發揮到極致。

雖然說,也許台灣的教師需求偏向飽和,但在偏鄉的教師資源上卻還是十分貧乏、城鄉發展不均。張郁雯說,在學校的政策上,會讓學生知道偏鄉對於教師的需要,也會在實習與暑期夏令營時,多安排學生至偏鄉服務。如此一來,可以讓學生親眼見識山區小學校的教育資源問題,進而養成有意願去偏鄉服務的心。儘管現實因素如交通、家庭環境等阻礙重重,但她認為,偏鄉的教育是大家都應該注意的問題。

發展優勢

掌握深入淺出教學技巧,引導正確學習

而對決定當老師的學生而言,該選擇專業科系或教育系,又是另一個疑慮。例如「當英文老師,讀教育系好還是英文系好?」

張郁雯解釋,當老師不是只要「教會學生」,還包含教學策略、課程教材、教學知識、對學習者的認識、教學目標與學習情境的掌握等,這些都是其他科系學生學不到的專業。「教育系學生就懂得該如何將所學吸收,並淺顯易懂地讓孩子了解,引導正確的學習過程。」因此,只要對教學的方式與技巧更深入認識,對指導孩子有熱情,教育系學生只要輔修相關科系學程,就能彌補專業知識的不足。

再者,教育學群不只有教育系,還有特殊教育、社會教育、幼兒教育等範疇,其中又以特教最為獨特,也是一般學生較少接觸的領域。

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系主任洪儷瑜說,一般人可能認為特教工作比較辛苦,但不同的教育工作都有其辛苦之處,「特教教師雖然長期跟特殊學生在一起,但因負責學生少、授課節數較少,不一定會覺得比其他教育工作辛苦。」辛苦與否,決定在個人對教育工作的認同與學習的熱忱。

洪儷瑜提醒,要投入特殊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對人有興趣,對「如何教會別人」感到好奇和熱忱;其次是能尊重人的個別差異,並且願意去了解、懂得關愛與相處。

特教主要分有身心障礙和資賦優異兩個領域,未來特教教師執照也分這兩種。身心障礙又分視、聽等生理障礙,以及情緒、溝通和自閉症等心理障礙,學生可以在這些領域再選擇自己的專長主修。

除了特教老師外,特教系學生畢業後也可以往多領域發展,如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或巡迴輔導教師、大專校院的資源教室輔導員等。只要有愛心與耐心,特教系學生可以讓社會的弱勢族群獲得更多愛心與溫暖。

學長姐領路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四年級 許筑郁

回歸愛的初衷,付出耐心與關懷

Q1:為何選擇這個科系?

A1:我從國小開始,就很想當老師,加上曾經當過班長教導同學,讓我覺得「教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上高中以後,我發現自己很喜歡小朋友,不會覺得他們很煩,而是會想要好好地關心。

此外,學校是我很喜歡的工作環境,教書也很單純,最重要的就是把「教學」做好。與傳統職場文化不同的是,教學其實沒什麼好比較的,少了同事之間的較勁,而多了彼此分享教學方式的熱情。

我想要在教學過程中帶給學生快樂,所以寫教案時,會盡量做到讓學生喜歡。若連我自己都看不下去,肯定學生也不會想學。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Q2: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什麼?收穫是?

A2:我印象最深的課程是「團體活動設計與實施」,這堂課是一位校長上的。因為他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讓討厭團康活動的我也因此愛上。

與孩子互動 看到真正需要

在課堂中,老師每次都會請學生上來帶活動,也親自帶我們到國小露營、帶團康。在這個過程裡,我們不斷地設計新活動,讓孩子能夠在活動中感到快樂、開心與樂趣,並且學習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透過這門課的演練,讓我親身感到實作的重要性。我們不能因為教學媒體的發達,而減少親自與學童互動的機會。唯有真正去了解、設計、安排一場教學,才能真正看到學生的需要,以及他們缺少什麼,收穫真的很大。

Q3:貴系給你的專業訓練是什麼?

A3:除了基本教育理論上的課程外,大四的教育實習,對我來說收穫最大。那個課程裡,系上包下一間國小所有的課程,一個實習團隊包辦實習校長、實習主任和實習老師,從基層到主管,全方位了解一個學校的政策與運作。

上課的過程,我們會先學習如何做好一場教學,包含學生的反應、教室的布置,也知道該如何應對學童各種不同的突發狀況。教育系學生在遇到學生吵鬧時,不是直接大聲喝止,而是針對不同學生的狀況了解原因再規勸。「教室管控」的能力,是在系上學到非常重要的專業,學生也可真正了解問題,並不再犯錯。

同儕討論比書本理論更有幫助

Q4:這個訓練對你的求學/打工/社團生活幫助是?

A4:在學習的空檔,我也在永齡基金會服務,這是個免費的教育機構,讓社會上一些比較弱勢的家庭也能夠有公平學習的機會。這裡的學生大部分是低收入戶家庭與特教生,為了讓他們有適切的學習環境,課程安排與設計都是我們自己來,包含繪本教學、美勞教育等。我在那兒也接觸到更多特教生,讓我認識到該怎麼教學,以及如何對他們付出更多的愛與關懷,對我幫助很大。

Q5:入學後,發現課程與之前想像有何不同?

A5:進到教育系之前,我以為這個系都是念一些很理論的科目,但是實際讀下來,我發現並不用念很多的教科書,許多課程甚至根本沒有教科書。老師非常強調實作的重要性,畢竟教育就是要實際與學生接觸。

尤其許多課程,我們是在圓桌教室上課,可以不停跟別人討論。你會發現,同儕之間可以互相學到很多東西,這跟在高中時的上課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回歸教育的初衷,用愛與耐心照顧每一位學童,是教育系學生很重要的使命。

【快速了解 教育學群】

學生特質:

主要學習目標是「認知的能力」與「溝通的概念」,適合對教育有熱情、懂得關心、喜歡接觸人群的學生。

畢業出路:

教師、補習班老師、文教事業編輯、教育出版社人員、公務人員、教材設計人員、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輔導員等。

相關領域代表企業(組織):

國中小學、補習班、安親班、出版業、公務人員、社福單位、衛生所、特教學校、基金會、諮商中心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