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管理學群

潛力、學習力才是關鍵

鄭婷方
user

鄭婷方

2015-02-17

瀏覽數 36,050+

管理學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15大學入學指南

2014年底,來台10年、主打居家風格產品的無印良品開複合式餐廳,一股無印旋風再從東瀛颳到台灣。走進一堂大學的管理課上,大家正在討論,15年前差點破產的無印良品,怎能超越香奈兒、Gucci,名列全球100大品牌?

這是管理學最吸引人之處,透過策略與實踐,可能使一個企業起死回生或從小規模變大公司。東吳企管系主任胡凱傑便認為,管理沒有標準答案,要學的正是「整合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的學問。

因此,管理科系找學生,跟一般科系很不一樣,老師們注重的不只是「成績」,各校管理科系申請入學比例都逐年提高,就是希望找到最有潛力的學生。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弘暉提及,想進管理科系,第一,重視創意,千萬不要交流水帳式的自傳;第二,重視多元學習能力,不只念書,也要有社團、志工活動或國際經驗;第三,一定要能團隊合作,管理沒辦法獨力完成。

現在的管理科系,除了傳統商學院扎實訓練,如經濟、會計、統計、微積分等基礎課程外,更重視培養「即戰力」與「學用合一」。

例如台大管院請來國泰投資長程淑芬教授投資銀行實務、資深國際投資銀行家陳嫦芬開職場素養課,還有波士頓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徐瑞廷開的策略顧問課程,都是管院學生有口皆碑的選修課。東吳企管則與全家便利超商、DHL Express合作實務課,胡凱傑指出,以全家為例,修完課後,學生可以跳過培訓,直接考「副店長」職位,縮短學校到職場的距離。

發展優勢

與產業密集接軌,勇於擁抱改變

元智大學也開設產業接軌學程。休閒旅遊學程與雄獅旅行社合作,邀請業界主管授課,接著帶學生深入旅行社,做個案分析報告、設計旅行套裝試賣;與遠東集團則合開「零售產業學程」,讓學生深入了解百貨、大賣場運作。

一堂元智管院頗負盛名的「領導才能發展」課,更跳脫課堂形式,改以寒暑假營隊進行,在討論及遊戲中,五天四夜的密集訓練,結業時要合作寫一份社會企業的創業企畫書,再上台報告,正是學生口中最爆肝,但卻印象最深的課程。

學管理,還重視引進「業師」。東吳企管系的兼任教師中一半以上有業界經驗;其中最有特色的講座課,則是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的金融講堂課,連續18週,邀請財經主管機關首長及金融服務業董事長、總經理演講。「CEO講堂」則請來上市櫃公司負責人授課。

實習及交換學生更是管理科系大熱門。李弘暉提到,現在元智管院刻意把基礎、必修課程都在三年內排完,就是希望同學能空下一年實習或增進海外經驗。最熱門的是與馬來西亞、泰國台商合作的實習計畫,「現在已有六個同學,實習完直接留在泰國曼谷工作!」

學管理,就像學做人,強調人際互動、從做中學,如同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名言,「企管的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也是溝通。」一語道破管理系學生不能躲在課堂中,要不斷往外探詢可能性,也要勇於擁抱改變。

學長姐領路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四年級 徐秉毅

學習廣度夠,應輔修專業科系增加深度

Q1:為何選擇這個科系?特色為何?

A1:如果說能力是個「T」字形,管理學院的特色就是橫軸非常寬,縱軸比較淺,彈性很大。選擇經濟、法律、會計、或醫學,則會比較專門,較不可能跳到其他領域,但是念管理,轉型的範圍非常廣,職涯選擇也寬很多。

當時申請了台大工商管理、台大經濟、政大法律,後來因個性考量,選擇了工商管理。經濟於我可能太學術、法律太專門。

總之,當你很愛辦活動、喜歡與人接觸,就會適合念管理。如果電機系的同學來修管理課,可能會覺得太簡單了,完全沒有複雜的計算或程式。但管理課最困難的地方,是要參與討論,要執行,形成結論,還得上台報告。

創業實驗 幫助弱勢且增加自信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Q2:印象最深刻的課程、特色活動、實習為何?有何收穫?

A2:現在管理學院或台大熱門的學程是「創意創業學程」。課程上,要組隊做創業實驗,例如我們組叫「Meaning For」,就是去凝聚台大學生的文創實力,找會設計卡片、畫畫的同學、製作文創商品,用低廉價格提供街友或身心障礙者販售,還有身心障礙者因此一個月多了超過萬元的收入。

以前覺得自己就是在大學念書的小屁孩,什麼事都做不成,但這個學程真的讓人多了自信,也認識很多想創業的同學。

我從大二就開始實習,先到新創公司,接著到創投、科技業、與顧問業,想要體驗各種規模、型態的企業,為將來加入創業公司而準備。

為了讓所學更實務,不會一學就忘,課程設計也有費心思。像學「系統模擬」這種科學化管理方式時,管院便跟EMBA合作,EMBA的學長姐,多是上市公司老闆或管理者,提供我們很多實際公司裡遭遇到的問題、案例等,大學生就能依實際狀況去想解決模型,雖然最終不一定採用,但如果能幫他們解決一點問題,那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管理系特色就是「報告多」。科技管理每週都要整組上台報告,策略管理也是,台下也很踴躍發言,質疑或挑戰我們的想法,這就能激盪出火花。

Q3:管理專業訓練對你社團生活幫助是?

A3:管院同學喜歡與人交流,參與公共事務,很多社團裡的活動主導人、發言人都是管理科系學生。我自己參加亞太青年創業社,是1998年從史丹佛大學開始的社團,主要媒合各種不同領域的人,一起做創新實驗。另外,管理科系的學生,最喜歡參加的社團還有國際經商學生會(AIESEC)及模擬聯合國社,都有很大發揮空間。

掌握基礎課程 修課要有焦點

Q4:你的同學大多具有什麼特質?

A4:管理學院,想出國念書、海外交換的風氣很盛,因為大家很早意識到未來會接觸國際事務,很強調外語能力。同學非常樂於接受新知,總可以快速跨入第一步,但是深究下去,可能就不如其他人,對各種領域都「略懂」,可以扮演其他科系同學的橋樑,具快速化繁為簡的組織能力。

Q5:進來後,與原本想像有何不同?

A5:可別以為剛上大學可以先休息,大一基本課程經濟、會計、統計、管理學一定要好好上,這是幫助未來選課最重要的墊腳石,這些學得好,什麼都學得好。

管院自由度比想像中大很多,且修課面向非常廣,橫跨科技、供應鏈、組織、行銷、人資、財務、策略管理等,建議要念管院的學弟妹,對於修課,一定要有主見、要有焦點,否則習得的知識會有些鬆散。

因課程彈性大,管院同學常常橫向發展得很好,卻不深入,建議應要輔修專業科系,增進深度。

【快速了解 管理學群】

學生特質:

活潑外向、表達能力佳、喜愛多元學習的同學較適合念管理。要不怕與人接觸、表達意見,願意不斷改變及挑戰自我,更要與人團隊合作。

畢業出路:

學管理是培養整合性能力,讓同學念完四年後,不管想進入什麼行業都能快速上手。出路非常廣泛,從各大企業的儲備幹部、銀行、保險、證券業,乃至於科技、製造、貿易、傳產、消費流通、顧問行業,都是可能的選擇。

相關領域代表企業(組織):

流通零售、傳產、金融、科技業儲備幹部,像是P&G、聯合利華、IBM、花旗等,或行銷、公關及廣告產業如奧美、智威湯遜、李奧貝納;知名顧問機構如波士頓諮詢集團,創投則如紅杉資本。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