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據《快公司》報導,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正研發一款新型電池,從苜蓿和松脂中提煉電池內部所需的重要成分,代替鈷、鎳稀有金屬,可降低電池的生產成本。
而德州Lucelo科技公司也開發能夠覆蓋在大部分物體上的太陽能發電塗料。無論是在窗戶或是手機螢幕,都可看到太陽能電池身影。但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系教授傅耀賢說明,Lucelo太陽能塗料,能透過吸收光線變成電,轉換效率卻只有3%。因此目前台灣科技部押寶「鈣鈦礦」原料研發,未來也能噴塗刷用途上,轉換效率達到19.3%,且製造成本是目前多晶矽原料的1/3,效益上較好。
台科大材料系教授胡孝光也指出,世界各地都在做類似研發。例如可印刷的太陽電池,台灣正在研發,以後可給穿戴式裝置使用,前景光明。
未來誰的產品能勝出?還需要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