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和人討論過,什麼是最好玩的自駕遊(開車去旅行之意)?最後大家達成共識,首先一定要跟好玩的人一起,其次得設立一個大致但相對遠的目標,比如說,從北京到桂林,一個大致的目標,大家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分歧和爭執。第三更重要,不能把行程做得特別完善,不能把一次旅行刻板得像在執行一個計畫,興致來了,可以在某個地方多待一會兒,興致沒了,也可以在中途取消幾站。總之,要讓行程隨時可以調整。」
「後來一想,這個過程和創業是一樣的,伙伴給力,願景清晰,然後行動在當下。今天咱們順便說個事,百度的李彥宏給《羅輯思維》用戶中的創業者一個重要而有趣的學習機會,今天您回覆創業兩個字,給您看這個機會。」
設計遊戲、獎金 與聽眾互動
前述這段話,其實是60秒的一段錄音,它出自中國大陸目前最火紅的自媒體、擁有300萬餘點閱聽眾的《羅輯思維》微信(WeChat)公眾號。
若這天你真的在這個微信公眾號裡輸入「創業」並傳送,立刻會收到神祕的邀請,11月24日,百度旗下科技品牌活動The Big Talk在北京太廟舉辦一場全球頂尖科學家的演講,演講嘉賓包括美國奇點大學網路與計算機項目負責人布拉德‧坦伯頓(Brad Templeten),他身兼Google無人駕駛項目顧問,以及美國奇點大學人工智能研究生課程負責人尼爾‧傑卡布斯坦(Neil Jacobstein),他是NASA多項人工智能項目主導者。
在美國,類似演講得花2萬5000美元(約台幣77萬元),透過《羅輯思維》只需2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0萬元)。另外,《羅輯思維》還提供一場「智力賭局」增加參與的趣味。
怎麼玩呢?在聽完演講後的24小時內完成一份聽課筆記,接著由The Big Talk組織的媒體評審團選出前100名內容最優秀者,第一名可以獲得《羅輯思維》頒贈5萬元人民幣以及一次前往美國奇點大學學習的機會,第2~5名有獎金4萬元,第6~90名2萬元,第91~93名1萬5000人民幣,第94~96名1萬元,第97~99名5000元,第100名零元。
100個名額,在5秒內就額滿,由此可知《羅輯思維》的魅力。
《羅輯思維》誕生僅半年,卻已擁有2萬5000位付費會員,會員費分兩種,200和1200元人民幣。更令人無法置信的是,會員們的「打賞」(賞賜)累積已高達1000萬元人民幣。
深具創新性及顛覆性的《羅輯思維》,背後靈魂人物是中央電視台前製片人羅振宇。
走進北京朝陽區郎園Vintage創意園區,位於前棟六樓的思維造物公司,正是《羅輯思維》孕育之處,由羅振宇創立。
前一天晚上,就在這個辦公室附的簡易廚房裡,剛透過《羅輯思維》賣出15份「禿黃油拌飯」宵夜,是將上好的純蟹膏與白米飯攪拌在一起,一份250元人民幣,數秒內賣完,買的全是來找羅振宇聊天的社群會員,透過微信支付交錢。
在中央電視台工作,在大陸可是體面又高薪,但羅振宇看到了網路契機,決定創業。
「剛開始沒想成立公司,我只是想做一個街頭賣藝的人,」他說,就跟北京天橋說書的一樣,自己擺個攤,然後收錢過日子,挺好。
兩樣產品 吸引300萬人收聽
相較於在央視,節目製作的內容都得透過一個大組織,才能把想法跟觀眾交流,在網路時代,不必事先經過審批或誰的同意,一個人完全可以自由自在表演,有人會走上前來圍觀,有的人會喜歡而給賞錢。
沒想到自比街頭藝人的羅振宇,能言善道,幽默感十足,還真的深深吸引網友埋單。
他憑恃的說書技藝為兩大絕招,一是每週製作一個影片,將觀眾導入,稱之為「狙擊導流」。二是每天早上6點30分為《羅輯思維》的微信訂閱者播放一段60秒的錄音,用戶聽完後再回覆錄音中提到的一個關鍵字,視窗會再彈出一篇相關的文章提供閱讀。
光靠這兩樣產品,就吸引了聽眾蜂擁而來。根據統計,每天固定收聽《羅輯思維》錄音約300萬人、閱讀文章約40萬人,在中國大陸如星河沙數的自媒體之中,閱聽眾綜合人數最高。
會員互助 可玩專屬「實驗」
《羅輯思維》的會員、芬尼克董事長宗毅表示,很多人愛聽《羅輯思維》,是因為認同羅振宇的主張和態度,其中充滿正能量,並給予希望。
然而內容僅是《羅輯思維》打動人的原因之一。很多人擠破頭想成為會員,關鍵還在於這個平台能夠給予遠遠超出會員費以上的價值。
會員好處之一,是以羅振宇為中心,會員間互相幫忙,成功機率更高。例如一位渴望發揮才華的青島設計院建築師「卡卡」辭去工作後,向羅振宇求助,希望有人賜給一片地,讓他免費幫忙設計。結果消息在《羅輯思維》披露後,真有一位重慶的房地產商,立刻提出400畝地。
其他如給新生兒取名字、介紹可靠的醫生、創業找第一批試用者,在《羅輯思維》社群中屢見不鮮。
成為會員的第二個好處,是在《羅輯思維》時常舉辦一些只對會員開放的「實驗」。
募資做月餅 出資者可收利潤
羅振宇有一回跟出版界朋友聊天,朋友說,書籍暢銷有三個條件:書好、價格便宜、多通路銷售。羅振宇不信,當場和朋友打賭,他要顛覆這三大條件,依然能把書賣得一級棒。
於是,他先在《羅輯思維》平台上宣稱賣書,但不告訴用戶書名和書的內容是什麼,只說一共有6本。賣500元,很貴。然後只在《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上賣,通路僅一個。結果8000本書在一個半小時內賣光光。他賭贏了,也成就了出版界奇蹟。
再一個轟動武林的情景,是販售中秋月餅。同樣先告知會員發起「真愛月餅」行動,預計招募200位月餅合伙人,每人交1萬元人民幣,1天內便彙集了200萬,接著委託加工廠,然後在《羅輯思維》和順豐快遞優選官網上同步預售,最終10天內賣出4萬盒,當初出錢的人每人均獲40%利潤。
截至目前,《羅輯思維》最成功的活動,叫「失控的兒童節」。
6月1日是大陸兒童節,距離節日倒數2週,羅振宇突然想辦一場「能讓孩子們幸福地昏過去的兒童節」,但沒錢、沒人、沒場地、沒禮物,也沒計劃。他在《羅輯思維》「喊了一嗓子」後,社群成員紛紛冒出,提供場地,擔任義工,樂捐禮物。最終在解放軍歌劇院號召幼兒園老師到場為孩子們講故事,4名醫生為兒童義診,3名攝影師免費捕捉精采鏡頭。最後,177位參加的小朋友不花一毛錢報名費,各自提了3000元人民幣禮物回家。
「過去賣的是貨,現在賣的是人,」羅振宇自我剖析,「實驗會成功,因為是我,大家信任我。」
大陸知名節目製作人、唯眾傳媒創始人暨總裁楊暉也是網路時代的領頭羊,她指出,很多人在微博、微信上銷售課程、書籍和創意等,但成績最好的就是羅振宇。
「羅振宇最突出的地方,是把自己做成產品,」楊暉說,這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把自己最大程度地變現。
若要說羅振宇成功,或許還言之過早,但他確實塑造了一種獨特的互聯網現象,他徹底發揮了社群的價值,把產品和體驗做到極致,並懂得傳播,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頂尖人物。
獨創「節操幣」讓員工決定獎勵對象
來到羅振宇創辦的思維造物近180坪的辦公室,裡面擺著大長條木桌,幾面牆上畫著塗鴉。30位員工沒人有自己專屬桌子,大木桌上有空位就坐。不僅如此,這裡也沒有層級、沒有部門,甚至沒有具體分工,組織內部隨時流動。
員工們唯一有的是底薪,通過設計或執行一個又一個的「實驗」專案賺取自己的獎金。每位員工都是創業者兼投資者。
思維造物一直在召募員工,因為羅振宇想要的員工比較難找,但其實應徵條件不嚴苛:年齡性別不拘,更不講究學歷,唯一必備特質是要能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
凝聚組織向心力 年終大獎發放依據
節操幣,是羅振宇首創凝聚員工向心力的獨到制度,它的新意就像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一樣顛覆傳統。
每位員工每月可領取10張節操幣,每張面值20元人民幣,可隨意送給任何一位在工作上提供協助的同事。收到節操幣後,就能到附近特定的咖啡廳及餐館消費,而公司年終最佳員工大獎更是根據每人得到節操幣的多寡來決定。
節操幣制度,讓大家重視互相協助。更把集中在主管的獎勵制度,分散到員工跟員工間,由員工決定激勵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