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格里.史雷頓(Gregory Slayton)是一位美國傑出的商界人士、外交官和作家。但讓他成為美國知名人物的,不只是他曾在美國前總統小布希(G. W. Bush)和歐巴馬總統期間,擔任過美國駐百慕達大使,而是因為他不斷在世界各地宣揚「好父親運動」。
他出版《我是好爸爸》一書,也引起許多共鳴。
目前為史雷頓創投公司(Slayton Capital)總經理的史雷頓,為了工作,長年在海外奔波。但為了多和家人相處,他把設在外地的公司總部撤掉,把家裡變成營運總部。
10個好方法 拉近親子間距離
他的著作正告訴全世界父親,一言一行都將深刻影響到孩子的品行,並提出好父親的10個工具。
首先,再忙都要陪小孩,其實史雷頓是一個忙碌創業家,經常每週工作60小時以上,但仍盡力撥出10小時陪伴小孩。他強調,這10個小時不需要去什麼了不起的地方狂歡。可以只是在地上滾來滾去、週五晚上全家一起看電影、週末去公園或海邊散步,就已經足夠了。
第二,堅定的婚姻是家庭幸福之鑰。即便婚姻過程遇到低潮,也絕對不能輕易鬧離婚,而傷害了孩子。
對於孩子品德教養,則必須「設定道德標準,保持謙卑」。史雷頓分享,和孩子的關係不可能一帆風順,但他們會坦承分享心裡話。每到週末假日,總會花1、2個小時,全家坐下來討論最近發生的事情。
第四個當好爸爸的技巧是「展現真摯的愛」。小時候史雷頓的親生父親棄家,但他的華裔好友父親卻對他很好,讓他見證亞洲的父親如何關愛孩子,同時又不太會表達父親情感的兩種面貌。
為此,史雷頓提供三個方法,讓身上瀰漫權威氣息的亞洲父親,更能讓孩子親近。一是說話算話,遵守對孩子的承諾;二是以家人為優先,吃飯不要老是看電視,而是撥時間和孩子玩遊戲或做功課、陪孩子讀文章討論內容;三是,陪全家一起去看比賽或活動。
多參與家庭活動 仔細聆聽分享
史雷頓還要好父親成為「僕人領導者」。例如幫忙倒垃圾、洗車、遛狗、幫家人做飯、煮咖啡,從生活的小事情做起。
甚至事無大小,一切以家人為優先。父親可以試著和家人說這樣的話,如「老婆,晚上要看什麼節目?」「孩子,週五晚上要去哪吃晚餐?」從這些,讓家人體驗到爸爸的愛。
第六個祕訣是「讓家人關係更緊密」。要做到這點要先樂於仔細聆聽。
有時,孩子會興奮地和父親分享一些有趣事物。雖然父親口頭上表現很在意,實則心不在焉、敷衍了事。但別以為孩子不知道,他們很了解狀況,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值得關愛。第七個工具,是擁有堅定的信仰。
第八個工具,則是「見賢思齊」。沒有獨行俠好爸爸這回事兒! 他認為,要當好爸爸,就需要忠實的、幾個能訴說恐懼、心情、失敗、不怕被揶揄的好朋友。
好爸爸也必須展像樂觀、絕不投降的態度。史雷頓舉朋友丹為例子,丹娶了一個美麗但脾氣甚差的太太。每次她脾氣爆發時,總讓丹處於絕望。丹大可以離婚,一走了之,但他挺住了,決定和太太一起接受諮商,努力學習溝通技巧。
丹加強「保持樂觀,絕不投降」的信念,進而成為一個堅強的男人與好爸爸。
最後一個成為好父親的工具,是給家人全方位的支持。《遠見》問了史雷頓,他工作如此忙碌,孩子是否會抱怨給他們的時間太少?「當然會啊!」但他認為這是好事!至少孩子會希望他能多陪他們。
若在出差,家人之間也會透過電子郵件、電話、通訊軟體,互通有無。即便只有簡短5分鐘,也足夠了。透過科技工具,他只希望傳達給孩子一個重要訊息:「我愛你們」。
只要父親建立好榜樣,有形無形,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品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