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銀髮產業不能只想賺錢 了解老人家需求最重要

5000人排隊等入住 雙連安養中心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4-08-01

瀏覽數 37,050+

銀髮產業不能只想賺錢 了解老人家需求最重要
 

本文出自 2014 / 8月號雜誌 養得起的未來

自從台灣在1993年,65歲以上老人超過總人口7%,正式成為老化社會後,銀髮產業發展至今也超過20年了,卻依舊還沒有開花結果。

這個現象看在雙連安養中心(以下簡稱雙連)執行長蔡芳文眼裡,是因為社會不夠了解銀髮族需求,無法隨長者生理與心理變化,提供適當服務。

目前有432名退休銀髮族入住的雙連,不僅被政府評鑑為績優,近年來也成為台灣對國際展示養老服務的櫥窗。每年有700多個大陸、東南亞、日、美、紐澳等國內外團體參訪,平均一天接待兩團。更吸引大批銀髮族登記入住,目前高達5000人排隊等候,是台灣最搶手的養老機構,排隊要住進去的是人數,是目前入住的十倍以上。

有媒體因此計算,若以雙連一年約60個遞補計算,平均要等80年,逼得蔡芳文必須澄清:「我們分成七種房型,每型出缺和收案速度都不同,有快有慢,不能用平均值計算。」

2000年啟用的雙連安養中心位於新北市三芝區,當初是由雙連教會在1993年策劃,配合當時政府推動大型安養中心的政策,從找地、興建到建立經營團隊,總共花7年,逐步累積照顧經驗。

這裡從健康到長期臥床的長者,統統照顧,入住條件是先交25萬元保證金,依個人狀況不同,每月再交1萬9000到3萬4000元不等的照顧費,加上環境優美,才這麼受歡迎。

居住條件和軟體服務 必須有彈性

從初期就參與規劃與營運的蔡芳文,見證台灣這20年高齡化進展。

吳鳳工專(現為吳鳳科大)電機科畢業的他,因為宗教信仰,在雙連教會工作,因緣際會投身銀髮產業,2007年,還到台大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進修,近年更有北京、南京、杭州等大陸政府和地產公司,聘請他擔任老人住宅、安養機構顧問,協助對岸發展銀髮產業。

他觀察,台灣安養機構近年成為銀髮產業的焦點,然而許多標榜山明水秀、飯店式的老人住宅,入住率卻沒有隨著老年人口增加而提升,有些地方入住率約六成。為什麼如此?「不了解長者需求,」蔡芳文帶著確切語氣表示。

「不要把賺錢當成首要目的!」他說,大型企業不了解長者要什麼,就高喊興建老人住宅、幸福園區,誤以為蓋了安養院、養護機構、日照中心,就一定會有長者進來,誤解銀髮族的錢好賺!

多年的經營經驗告訴蔡芳文,興建老人住宅,只著重硬體設備,並不足夠。不少長者入住時,生活還可自理,但隨著年紀增長,生理功能會漸漸衰退,一旦居住條件和軟體服務無法隨著長者變化,他們只好離開,入住率自然不易提升。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法令要再修改 鼓勵企業界深耕

「老人住宅設計要符合長者生活的多元需求,」他解釋,失能、失智人口隨著年紀增加而提高,老人住宅必須具備讓所有人都能使用的通用設計,讓長者進住後,就可在熟悉環境終老。

以雙連來說,從一般長者的安養服務到失能、失智、插管的輕中度重度照顧,甚至臨終前安寧照護,全部包辦。一旦長者有了生理變化,就能無縫接軌,進入下一個照顧階段。

如果拿雙連和受到好評的日本神戶幸福村相比,精神類似。幸福村照顧身心障礙和有行動能力的長者,連眼盲、腦性麻痺者也在內,符合所有需求,屏東縣長曹啟鴻也前往參觀,做為縣政參考。

蔡芳文認為,銀髮產業若要蓬勃發展,相關法令還必須修改,例如應該多鼓勵企業投入。而隨著老化愈來愈快速,長者服務應該從過去的社會福利,延伸為產業發展,例如近來社會熱烈討論壽險業是否適合進入長照險的議題,不妨交由市場決定。

「經濟好的長者可以選擇想要的長照服務,」他比喻,口袋深的人有權利選擇吃牛肉麵,如果政府修改「老人福利法」,開放壽險業進入,讓長照機構跟隨自由經濟發展,政府定期評鑑、監督,就能為社會提供多元選擇,也能促進銀髮產業。

至於中低收入者,才需援用福利政策,由政府照顧,而縣市政府打算設置的銀髮園區,也不妨採公辦民營,追求效率,才能提供真正的好服務。

【雙連安養中心】

●啟用:2000年

●入住人數:432人,等待名單5000人

●入住條件:先交25萬元保證金,依個人狀況不同,每月再交1萬9000到3萬4000元不等的照顧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