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因為擁有高濃度的細胞液,而且根系長達10公尺以上,因此能夠吸取地下水等養分,對抗艱惡的乾旱環境,成就了「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傳奇。
事實上,胡楊是新疆人的驕傲,具有耐寒、耐旱、耐鹽鹼、抗風沙等特性,當地人稱它為「英雄樹」和「沙漠守護神」。
胡楊千里跋涉才抵達
「要找到這些胡楊相當不容易!」展園設計師付超英娓娓道來這段辛苦尋木的過程。當初團隊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跑了幾百公里,終於找到了5株心目中理想的千年胡楊,不僅形體各異,也具有滄桑和厚重之感。
不過另一個頭疼問題,就是如何將這5棵樹徑1.5公尺的胡楊,運到青島。為了保護樹木,工人們特地用毛毯將樹幹包裹起來,粗麻繩綑綁之後運上卡車。
接著穿越新疆、青海、甘肅、陝西、河南和山東六省,耗時整整5天,全程8000多公里。要到達氣候較潮溼的青島,還必須搭建雨棚等方式來保護樹木。
和田民居、葡萄架 風光重現
展園另一個重點是新疆少數民族維吾爾的和田民居,又稱為「阿依旺賽萊」,其中「阿依旺」指的是具有天窗拱形的建築,「賽萊」則是室內客廳,這種建築已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
付超英表示,新疆展園的設計主軸,即是要呈現新疆特色的人文文化,因此建造傳統的民居,展示新疆的地域特色和風土民情,「要讓大家看到新疆民族建築上的文化精髓!」他說。
仔細一看,和田民居的設計相當講究,包含門框、屋頂和柱子都雕有花紋圖案,風格樸實細緻,淡粉色的外牆則是使用土坯和燒結磚等素材堆砌而成。這些建材也都來自新疆,運費比建材本身還要貴。
外牆的雕工也大有學問。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王忠珠表示,外牆的磚雕技法,又俗稱「硬花活」,不僅耗時,也是相當複雜的工藝,現在會的人已經所剩無幾。
首先必須先將磚頭拋光,接著運用鑿子和鉋子在上頭雕出各種形狀,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等,然後打磨,空隙之處用油灰填補,這種外牆不僅結實,而且有利防震。最終總共耗費三個多月才完工。
進到室內一看,房內擺放了維吾爾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包含桌椅、茶几、地毯,還有傳統樂器。事實上,在傳統的和田民居廳室裡,是主人日常生活、待客就餐、納涼休息的場所,也是農忙時從事輔助性農務的空間。
林果樹種烘托園藝文化
房屋前方的大片葡萄藤架也相當吸睛,木頭選用的是新疆天山上的紅松,而結著飽滿葡萄的景象,映襯著新疆「瓜果之鄉」的美譽。
葡萄架下是表演舞台,將有正宗新疆傳統歌舞翩翩起舞。民眾可盤腿坐在地毯上看表演,現場也提供駱駝奶等飲品,一邊喝著奶茶,一邊看表演。
新疆特有的地域景觀,透過主入口左側大量新疆特有的林果樹種展現無遺,蘋果樹、海棠樹、沙棗樹、梨樹、石榴樹等,瓜果類則有西瓜、絲瓜、黃花等,烘托出西域深遠的園藝文化。
來到新疆展園,不僅有得吃、有得看,還可以體驗新疆的生活樣貌。「運用民居建築、植物營造、堆置地形,展開一幅西域美景!」付超英總結。
新疆展園
位置:中華園西側,內蒙古、湖南展園之間
展園面積:1510平方公尺
設計團隊:新疆林科院園林綠化研究所
適遊時間:30分鐘
展園活動:品嘗新疆小吃、駱駝奶、觀賞維吾爾族歌舞表演
必看推薦
1.擁有千年生命的沙漠傳奇胡楊木
2.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和田民居
3.充滿西域風情的葡萄架及園藝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