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英特艾倫(Interisland)人力資源顧問公司新加坡總部的會議室,大型白板上用馬克筆寫著「Order(訂單)」「Taiwanese」兩個大字,下面是一排排新加坡XX公司要招募3∼14位台灣人的進度說明:X日面試、X日通知、X日到新加坡、X日上班⋯⋯。
這樣的白板,在辦公區內還有兩個,可見需求有多緊張。近年來一年有近5000個台灣年輕人前往新加坡工作,英特艾倫是其中最大的仲介公司,人力銀行網站上有半數工作透過它。原本從新加坡零星運作,後來對台灣人才的需求愈來愈大,乾脆於2011年9月來台設立分公司,甚至在澳門也設分公司,協助澳門企業來台覓才。
2012年透過英特艾倫到新加坡的台灣人只有280人,今年大幅增加,到9月已有700人,年底可望破千。以20∼35歲年輕人為主。到底哪些新加坡企業需要台灣人呢?英特艾倫在新加坡的合作廠商約30至40家,最大宗的人才需求是四、五星級以上的飯店餐飲業,他們大量需求服務生與櫃台人員,台灣年輕人竟然成為最佳的人才庫。
「藍領外勞到東南亞國家找,白領外勞到台灣找,」一位業者形容。英特艾倫也辦理實習業務,和台灣八家學校合作,包括聖約翰、致理、遠東、正修等,送過去的實習生已近百位。近來因為業務量愈來愈大,湯榮興每月至少來台灣一星期,深入體會到台灣的好。「我是半個台灣人了,太喜歡台灣了,在這裡吃飯、逛街都很舒服,」他甚至準備在台灣買房子。湯榮興接受《遠見》專訪,談他經營台灣市場兩年來的觀察:
台灣青年素質高 講中文很好聽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新加坡業主為什麼這麼喜歡招募台灣人?
湯榮興答(以下簡稱答):馬來西亞人向來是新加坡招聘服務業外籍工作人員的大宗,但大約在2011年後,馬來西亞人到新加坡工作的意願大降,因為該國經濟好轉,薪資穩定增加,開始很難找到人力。那時登一個月廣告,來應徵的馬來西亞人不過10多個,我只好開始找其他來源,因此到台灣。
問:你對台灣年輕人有哪些觀察?
答:台灣年輕人有禮貌、素質高、熱誠,新加坡很歡迎,而且台灣服務業水準在亞洲數一數二。新加坡人不喜歡大陸人的中文,粗魯又大聲,台灣人的中文很溫和、很好聽。
但我觀察,台灣年輕人喜歡有知名度的公司,薪水少一點也不在意,例如知名度不高的西餐廳給6萬台幣薪水也不去,但知名五星飯店給3.5萬也去,因為在未來履歷表上會比較好看。但有些台灣年輕人吃不了苦,跟不上新加坡節奏。問100個台灣年輕人,為什麼想到新加坡工作?99%會說台灣薪水倒退16年,因此想出國。但過來不是玩,要想清楚。
離鄉背井闖國際 很值得佩服
問:有些人會稱到海外做簡單工作的台灣年輕人為「台勞」,你怎麼看?
答:年輕人出外學習不應叫外勞,「台勞」很不好聽,一個人離鄉背井勇敢闖國際,值得佩服,來新加坡的台灣人都是人才,這是台星雙贏。
兩年前,我們在台灣PO過一些不太好的單子(指不需任何專業能力的基層工作),反應都不好。因此我們現在只找有潛質的好工作,台灣人最後很可能當上主管的。現在很多新加坡阿貓、阿狗的公司都到台灣PO招募廣告,不好的單子應該找不到人,如果是應徵「花店小姐」的工作就不要來了,連我看了都感到可悲。
台灣年輕人很愛國,大量出來學習對台灣未來是好事。把新加坡當做職場跳板是非常好的機會。MRA(Master of Reality Administration)比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好,學歷只是一張紙,職場歷練則是書中學不到的,最後會成你個人的競爭力。有一天如果台灣經濟轉好,新加坡應該就很難請到台灣人,希望這些年輕人出走的現象能給台灣一點刺激,不要再讓台灣這麼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