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蘇伯伯從台南法院退休後,喜愛美食的他就開始餐廳之旅,但吃遍大江南北後,他總會定期回到聚火鍋台南長榮店。「蘇伯伯,你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李蕙琴相當吃驚,才一段時間沒看到,蘇伯伯已經從「拐杖」變成「輪椅」了!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蘇伯伯自嘲著,落寞和無奈在臉上交織。「不要這樣說啦,」李蕙琴立刻蹲在他旁邊,「您很『勇健』耶,還可以到處走,還有老婆陪著您,」她安慰著蘇伯伯。「來,我們來吃好吃的,等一下心情就會好了,」她轉移他的注意力,然後把輪椅推進一樓蘇伯伯習慣坐的位置。
整個用餐過程,順利且流暢,一切都很熟悉,唯有一件事⋯⋯。蘇婆婆怯怯地招來李蕙琴詢問,當天坐式馬桶無法使用,蘇伯伯該如何上廁所呢?看著蘇婆婆一臉為難,「沒關係,我來想辦法,」李蕙琴一口擔下,拍拍蘇婆婆的手,要她放心。
「蘇伯伯,不好意思,」一靠近,她就發現蘇伯伯坐立難安,「我陪您到隔壁麥當勞好嗎?裡面有坐式馬桶。」事不宜遲,李蕙琴和另一位同事用最輕柔又最迅速的步伐,把蘇伯伯推到隔壁麥當勞,向麥當勞打過招呼後,便儘快讓蘇伯伯解決他的內急。
閒話家常 老翁重溫天倫之樂
當他們從麥當勞走回聚火鍋時,沿路微風徐徐,蘇伯伯情不自禁地微仰起頭、微閉著眼,喃喃地說,「自從孩子們長大離開家,家裡就只剩我們兩個老的,」他接著說,「退休後,就常和老婆兩個人去學校散散步,還挺悠閒的,只不過,現在連走也不能了,頂多就只能坐著散步了」。
「您等一下有空嗎?」一股熱情,李蕙琴蹲在蘇伯伯面前,「等一下我們有休息時間,如果您有空,我陪您一起去散步?」這句充滿溫度的話,立刻溫暖了蘇伯伯的心。「妳⋯⋯是說真的嗎?」蘇伯伯不可思議又喜出望外地看著李蕙琴。
從那時起,不管是春暖花開、初夏綻放、涼爽秋意,只要蘇伯伯來,李蕙琴有空,總會和蘇伯伯夫妻在校園裡散步,一圈又一圈,天南地北地話家長。有好多次,蘇伯伯的臉上都散發著天倫之樂的喜悅。直到有一次,「李蕙琴,我跟妳說一件事⋯⋯,」蘇伯伯突然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其實,我早就沒有味覺了,」他緩緩地吐露出,「餐點的味道,對我來說也不重要了」。
「我和老伴到處去吃,也是藉機出去走走,就像來『聚』一樣,只是沒想到,會遇見妳,肯這樣用心照顧我、陪我聊天,甚至還陪我散步」。「蘇伯伯,只要您有空,我都會陪著您,」李蕙琴一如往常,溫暖地笑了,她告訴自己,未來也要盡全力讓他們開心。
達人解析
心與心的交流,用最小成本找到忠誠顧客
《這樣服務最優秀》一書明確指出,掌握顧客心理是高效服務的關鍵,心理感受滿足了,許多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尤其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時代,不論商品或服務,在質量或價格的差異愈來愈小,要讓客人滿意,就要走進顧客的心中,和客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唯有這樣,才能用最小的成本,找到忠誠顧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