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宋楚瑜:忍,是經國先生最突出的個性

宋楚瑜發表新書 《如瑜得水》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3-08-01

瀏覽數 19,700+

宋楚瑜:忍,是經國先生最突出的個性
 

本文出自 2013 / 8月號雜誌 台灣憑什麼再贏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自從夫人陳萬水一年前過世後,不再公開露面。原來他花許多時間整理陳萬水留下來的幾十本日記本。他與本書作者、國防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方鵬程、女兒宋鎮邁、及其他的助理經常忙到三更半夜,終於趕在陳萬水逝世周年前夕出版《如瑜得水:影響宋楚瑜一生的人》。

一向忙碌的宋楚瑜沒有寫日記的習慣,但陳萬水喜愛寫日記,因此本書寫作過程中,最費時的,就是宋楚瑜把過去的記憶與陳萬水的日記核對,確認人、事、時、地、物。

宋楚瑜在父親宋達將軍生病(1974年4月)之前4個月,開始追隨經國先生,前後達14載,是少數未間斷貼身追隨的幕僚之一,無論在經國先生辦公室、大直寓所,以及各地下鄉行程,他都有最貼身觀察。全書23萬字中,就有8萬多字描寫他在經國先生身邊5154個日子裡,究竟學到什麼?

他以追隨經國先生的殊遇經驗,爬梳出他對經國先生治國領導的十大特質,包括善用權力,律己律下;兼聽則明,慎謀能斷;權責分明,考核管理等。《遠見》特別摘錄第十個特質「堅此百忍」,從宋楚瑜的眼光看經國先生為了治國理想,常常忍人所不能忍。以下是精華摘要:

古人有言:「小不忍則亂大謀。」經國先生謀畫國事也是靠一個「忍」字,經國總統辦公桌後方置物櫃上擺著一張祖母王太夫人抱著他小時後的照片,旁邊又擺著一顆天然石頭,那顆石頭上就顯著一個「忍」字。宋楚瑜強調,經國先生最突出的個性在於一個「忍」字。經國先生的「忍」表現在哪裡?又對誰「忍」?宋楚瑜整理以下五點:

一、對美國與日本忍:

為了百姓安樂、為了民族復興,非到最後絕裂時刻不對美國人動氣,但到了美國人要和我們斷交時,卻能動心忍性,一方面正色嚴詞,一方面保留餘地,將危機與衝擊控損至最低。

經國先生之於日本,在日軍侵華時,有不共戴天的「殺母之仇」,他曾泣書刻碑「以血洗血」立於母親毛太夫人屋前,但為了民族尊嚴與國家大業,仍是處處以大局為重,對日本隱忍。

二、對蔣夫人的親信忍:

此處的「忍」應視為「包容」,總統蔣公逝世後,「孔家人」圖謀勸進,要蔣夫人接任國民黨黨魁未果,後來蔣夫人赴美,住在紐約曼哈頓上東城的公寓,但仍有時寄語過來。

錢復在回憶錄中明確提到經國先生原意拔擢他接任外交部部長,但蔣夫人親信人士一再從中作梗。

經國先生手記就有:「接獲紐約來電,又是一次困擾,自應妥為處理」「紐約又來干擾,此苦不知何日休」等語,但終其一生,經國先生從不對人提起。

三、對元老忍:

經國先生晚年開始推動改革,那時台灣的社會力躍躍然動,氛圍已迥異於從前,但仍有黨國元老故步自封或與時代變遷脫節。

即便在中央常會亦偶有「擦槍走火」之情事,經國先生就曾在手記中不只一次記述:「語無倫次而且長又多」「聽了令人……,以致無法忍耐,不過我還是忍下去了,而且未形於面色。」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四、對軍方將領忍:

經國先生知道自己身體不好,更知改革大業不能半途而廢,對掌握軍權、情治單位的重要將領一方面愛護有加,但「突槌」時,還是能忍就忍,並曉之以情,說之以理,調動有節,以期台灣社會愈趨民主多元,愈臻成熟穩健,來免除開發中國家一再出現「軍人干政」的魔咒。

五、對黨外異議人士忍:

經國先生對於反對力量的崛起,除在態度上給予應有的尊重,更透過溝通的實際行動來化解對立與衝突。曾親自交代宋楚瑜去找當年的副總統李登輝,請他與長老教會溝通,化解誤會。對特殊宗教團體如錫安山教派激烈的行動亦極盡寬容。

治國經緯萬端,絕無「自行調節」或「無大無小」之理,亦豈是「如烹小鮮」之道。宋楚瑜指出,以對美國關係而言,經國先生待安克志大使,始終發乎至誠,本於信義,甚至可說是折節相交,因為必須與美國維持良好關係。

從宋楚瑜保存的照片看,經國先生有時會安排安克志一起下鄉,去過澎湖等地,當安克志夫人出席時,經國夫人也出現。這或許是台美外交關係走到盡頭時,安克志不顧卡特政府「禁令」,主動請見經國總統、願意提前相告斷交時間的緣由所在。

邁向改革之路實屬不易。宋楚瑜察覺到,即使經國先生接任國民黨主席後,對中央婦工會主任一職人事仍遲不更替,因為中央婦工會上面,還有蔣夫人一直擔任中央婦女工作指導會議指導長。有人對經國先生提起婦工會主任應換人,他很嚴肅地說:「對於此事,我很慚愧……。」

宋楚瑜說,從他就讀小學時,經過幾十年,到他擔任國民黨祕書長,婦工會主任就是同一個人。經國先生對於這件事採取包容態度,婉轉的作法是提拔李鍾桂出任救國團主任,並輔以精明幹練的吳挽瀾為副主任,要她想方設法就年輕一輩婦女工作上多作加強。

用人重視對理念的忠誠

宋楚瑜還憶起他任文工會主任時,奉命簽一名文化事業的電視台董事長人事案,當時經國先生已經在公文上正式核可,就因軍方一位高級將領反對而作罷,宋楚瑜說:「經國先生忍了,我們自然照他的意思辦理!」

宋楚瑜表示,經國先生的忍,不是委曲求全的忍,不是屈意、和稀泥的忍。他之所以能忍人所不能忍,全在於胸中自有一盤嚴謹的棋局,有他的分寸,有他的方略,有他的堅持,用以確保國家利益。

經國先生親眼目睹他父親兵敗潰退、眾叛親離的場景,看過驕兵悍將與臨陣脫逃,也見識過中國共產黨在艱困時期如何突圍與衝破困境。日後他握有大權,因此不以「忠誠」作為用人唯一考量,也不只用「自己人」;孫運璿、李國鼎、蔣彥士、李煥、錢復等都不是出自贛南,受重用的人大多和贛南無關。

早期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的共產黨員,有許多已在國民黨內位居高位,而當時共產黨被追著打,武器和外援都沒有,為什麼死也要跟著共產黨?「不是對個人的忠誠,而是對理念的忠誠」,這也是經國先生在北投復興崗創辦政工幹校的原因所在,軍隊若沒有思想與堅持,政黨若沒有理想和主張,是無法持久的。

就在本書出版前不久(2013年6月20日),前總統李登輝在台東縣鹿野接受媒體訪問提及當年與宋楚瑜的「凍省情結」,他高度肯定宋楚瑜的行政能力與幹練,但他也談到與宋楚瑜之間的看法歧異點在於「台灣不是台灣省,台灣是一個國家才對,所以要把台灣省廢掉,宋楚瑜因此不高興。」由此可以明確看出,宋楚瑜當年反對凍省「請辭待命」風波的核心爭議,是對兩岸定位有其師承、更有其堅持。

心中有百姓,國家才能富強

經國先生辭世已25年,宋楚瑜嘗試條理分析出十項特質,雖仍覺疏漏,不過他深信:「從民本思想出發,經濟上追求均富,政治上強調廉能,社會上講求公義,『民本、均富、廉能、公義』,這八個字就是經國先生從政的核心價值,亦是凝聚台灣人民的最高共識。」

經國先生主政時期被稱為「經國之治」,即在於「心中有百姓」;《貞觀政要》第一卷開頭即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要義也是「心中有百姓」,換成現代的話即是「弄清楚老闆是誰!」所以絕不能單以管理者角度看問題,而是要從人民的角度看問題,才能使國家富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