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最大潛水衣工廠,挑戰百億營收

員工上萬〉薛長興工業 薛敏誠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3-06-28

瀏覽數 41,750+

全球最大潛水衣工廠,挑戰百億營收
 

本文出自 2013 / 7月號雜誌 愈在地愈值錢

早在16年前,台灣的薛長興工業(SHEICO)就躍上全球第一大的潛水衣工廠,至今冠軍寶座從未換人坐過,全球市占率已達65%以上。全世界前10大品牌,SHEICO就獨攬4家百分之百、以及另外5家七成以上的訂單。

本期《遠見》率台灣媒體之先,直擊薛長興柬埔寨的生產重鎮,帶來第一手報導。1983年就接下總經理職務的薛敏誠是董事長薛丕拱的二兒子,鮮少對外曝光的他風塵僕僕從宜蘭趕到柬埔寨柴楨省曼哈頓經濟特區受訪,其行事作風不改家族的低調樸實,至今仍堅持低負債經營,資本額僅8億,卻創下近百億的營收。

書卷氣濃郁且聲線柔和的他在訪談間,不時將「慚愧慚愧、需要改進」等字眼掛在嘴邊,頗令人意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柬國產量占全球36% 停電罷工是隱憂

當大陸於2008年實行勞動合同法、沿海罷工事件頻傳時,連薛長興1800名員工的深圳廠也受波及,為快速轉移生產線,在親友推薦下,他決定到柬埔寨。迫於時程,看上由台灣上市公司美德向邦集團投資的曼哈頓工業區。2008年5月簽署意向書,8月底就上線出貨了。

豈知大陸政府介入解決罷工事件,並遊說台商不要遷移,所以至今薛長興在大陸仍有三家工廠,只是員工人數已降到2000多人。反倒是柬埔寨工廠的人員編制年年增加1000人,目前已來到3800人,再加上台灣總部860人、泰國廠2800人,全球員工數逼近1萬大關。

薛長興占地14.4公頃的柬埔寨工廠共有11棟廠房,不含每年數百萬件的潛水靴、手套、背心,光潛水衣就年產200多萬件,占薛長興全球總產量的36.4%,成為最重要的製造基地。

只是柬埔寨經濟才剛要起飛,一切軟硬體條件尚未成熟,薛長興初期為趕蓋工廠,設想不夠周延,兩部單價上千萬台幣的發電機反而不合用,每每停電都要花時間重新啟動,嚴重影響生產效率,儘管工業區內電價幾乎為區外的一半,每月仍需耗費超過1萬美元買柴油發電,成本因而墊高了。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偏偏柬埔寨廠又已是集團至關重要的生產基地,訂單不斷湧入,多數為少量多樣產品,量低到連50件、100件都有,更加深管理難度。加上技術水平不及大陸一半,品質不穩定,引來客戶抱怨聲。

後,只好大量補人力以提升產量,事後卻驚覺增加1000人,只能取得約300人的效率,以致於訂單時程都排好了,卻出不了貨,只能再拉長員工培訓時間。

「我學到不少教訓,不管是電力或罷工、生產力問題,都超乎過去的管理經驗值,」薛敏誠自責地說,這家工廠的效率不如其他廠,實在很慚愧。儘管問題不少,但是從工資、人力等綜合評估後,柬埔寨的整體生產條件仍勝過其他地區,最後薛敏誠決定組織再造,不僅每月親自坐鎮7天,台籍幹部也追加到20人,甚至從台灣調派由8位資深主管組成的團隊進廠輔導,全力提升生產力。

同時為擺脫電力、罷工等困境,2012年6月買下三號公路旁60公頃的土地,新建3棟廠房,設計比曼哈頓廠更先進,預計今年7月投產,年底會招工1000人,以便將曼哈頓員工數控制在較適合管理的3000人規模。

其實,2013年堪稱是薛長興開啟新里程碑的元年,隨著水類活動市場的穩定發展,薛長興也跨足救生衣、浮力背心、彈性纖維、機能布料領域,今年將加入的金邊新廠,將運用自家研發的彈性纖維,生產機能性運動服裝,而台灣總部也會有大規模投資,台灣員工數將超過千人。

而這項被薛長興視為核心競爭力的彈性纖維,正是目前運動休閒服裝最夯的材料,薛敏誠希望透過新產品線,能將營收一舉突破百億關卡,再創集團第二個「台灣第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