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isse D''''Oie……LE PONT」乍看到樂朋招牌的「黃金鵝油香蔥」產品標籤,很容易誤以為是法國舶來品,事實上,樂朋賣的是正港台灣味。
「LE PONT(樂朋)意思是『橋』,講的是我們在高雄的橋邊鵝肉店,」樂朋創辦人陳良士笑著說。
橋邊鵝肉店加值經營鵝油甫六年,樂朋的「黃金鵝油香蔥」已成為微風、誠品、PEKOE、香港city''''super等高檔通路的熱門商品。
一般豬油油蔥一罐不過新台幣100元,樂朋的價格是別人的三倍,仍有大批網友爭相團購。不少日本、香港、及陸客來台觀光,都把這項商品列上必買清單,視之為台灣在地好味的代表。
來自高雄仁武區的樂朋,是在地小吃二代創新的成果。陳良士家族以辦桌起家,熟稔餐飲業的母親劉金鍊,1999年在曹公圳旁開起鵝肉小吃店「橋邊鵝肉」,因物美價廉,很快打出名號。
留法返鄉 讓鵝油香蔥變身精品
劉金鍊為鵝肉店手工製作鵝油香蔥,是店內一絕,但從未想過製作成商品出售。然而留學法國、讀城市規畫的陳良士卻有不同的想法。他認為,醬料是料理的精髓,如果法國鵝肝醬可以成為全球知名的高價精品,台灣在地的鵝油香蔥為何不能?
留學歸國後,一邊協助家業,一邊籌思創業的陳良士發現,台灣醬料用得多,但欠缺精緻化。家中慣用的鵝油,其實有精緻化的本錢。
深入研究醬料成分的陳良士表示,鵝油的飽和脂肪含量較豬油、牛油低,符合現代人的健康概念,正統法國餐廳即是堅持使用鵝油香煎酥炸。而在製作上,三隻鵝才能做一罐鵝油,更是「量少質精」的手作坊代表。
然而,要如何把台灣古早味,做成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陳良士決定從行銷包裝著手。
不同於一般使用廉價的大型塑膠罐,樂朋的醬料產品使用成本較高的透明玻璃罐盛裝。在標籤上更別出心裁,幾乎全用法文。「我的靈感來自法國的酒標,把酒標用在醬料罐,就是要與眾不同,」陳良士回憶,為了讓產品引起注意,他找了數十個酒標給設計師參考,字體、字形、顏色都斤斤計較。
另一方面,在材料選擇上也力求高標準。紅蔥頭全來自台灣,外國進口的雖然便宜,但經過冷藏,口感就差一級。為確保品質,他還到紅蔥頭產地察看收成狀況,再決定產量。所有的紅蔥頭都是經過人工挑選,唯有形狀飽滿的新鮮早蔥才能入選。有時購買70公斤的蔥,最後去蕪存菁只剩50公斤。
選擇台灣紅蔥頭 連切法都講究
在切法上,捨棄一般慣用的橫切,以直切保留紅蔥頭的纖維口感。為了保持鵝油品質及供應穩定,甚至加入養鵝工會,成為第一個非以養鵝為本業的會員。陳良士坦言創業初期並不被家人看好。他回憶,當時父親就質疑油蔥那麼便宜,真有人要花三倍的錢買嗎?更對他花大錢出國唸書,回台灣卻只想做醬料小生意感到不值。母親也覺得餐飲業賺的是辛苦錢,寶貝兒子不該來走這一行。
另一方面,由於當時市面上沒有類似商品,推廣也面臨諸多挑戰。「一開始吃了非常多閉門羹,」陳良士回憶,為了讓產品有上架、曝光機會,他每天打電話、寫信給通路採購商、店長、法國餐廳、與美食評論家,甚至登門拜訪,直接讓對方試吃。
幸而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他鍥而不捨的努力下,市場終於逐漸打開。產品獲得葉怡蘭、韓良露等重量級美食家的撰文推薦,成為微風、誠品等高階通路的架上商品。
從初始一年只賣十幾萬的慘澹經營,至今年營業額1500萬~2000萬元。除了醬料,還開發出鵝油香蔥蛋糕、鵝油護手乳等商品。2010年更在師大附近巷弄,開設了法國小酒館裝潢風格的「樂朋小館」,主打以自家醬料調理的美食。「我希望把在地台灣味,做出有創意的價值感,」陳良士深信在地價值,是台灣此刻最值得開發的新商機。
樂朋
創立〉2008年
創辦人〉陳良士
經營特色〉辦桌家族的二代創新,將鵝肉店使用的鵝油香蔥,重新包裝成高階的當紅商品
員工數〉約20人
營業額〉約1500~2000萬
www.ciaobi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