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我站在中蘇邊緣

何亞威
user

何亞威

1990-06-15

瀏覽數 13,200+

我站在中蘇邊緣
 

本文出自 1990 / 7月號雜誌 第049期遠見雜誌

「南有深圳,北有黑河;南深北黑,比翼雙飛。」這是胡耀邦幾年前參觀過黑河之後,為它畫下的遠景。

但這個只有人口十四萬的小地方,既沒有深圳二、三十層的摩天高樓,也沒有精靈的廣東商人。它發跡的希望,完全寄託在與蘇聯關係解凍之後,能成為整個東歐到中國的一個門戶。

黑龍江代替鐵絲網成為兩岸的界河,不准游泳戲水,使河面添一分清靜。江北是綠意盎然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在璦琿條約之前,它有個中文名字,叫海蘭泡。眼望整齊的歐式建築,割讓一百四十餘年後,它已經是道道地地的俄國城市了。

他們見啥買啥

在長達一萬公里的中蘇邊界中,布拉戈維申斯克是唯一的省會級大城,黑河就沾它的光,成為北疆對蘇重要口岸,也因此吸引中蘇觀光客。

最近,黑河正在興建海關聯檢大樓,就是為了吸引港、澳、台的觀光客,透過簡單的過關手續,進入蘇聯做一日遊。

大陸是擅用擴音器的地方,走到那聽到那。黑河的中央大商場,也不例外地用擴音器招徠遊客注意,特別的是,簡單的歡迎詞,中文、英文、俄文各一遍,顯然外國賓客不少。

果然,商店街裡的俄國人,居然不少。女的頭髮有型而乾淨,佩戴整齊;男的鬍子也打理整齊。「他們什麼都買,牛仔裝、童裝、口香糖、酒、打火機,都買;你的手提袋,搞不好他們都有興趣。」一個當地年輕人說。

兩年前開始,大陸與蘇聯在黑河開放觀光,方法很特別,類似對等貿易,「以物易物」。雙方一天只能有四十個名額,遊客攜帶的錢,也是相等的(俄國人只准帶來一百人民幣,中國人帶去等值的七十五盧布)。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所有的報章文字,都用一句「民生物資匱乏」,交待蘇聯長年集中精力於重工業的結果。但眼前就是活生生的寫照,這些俄國人,有的遠從莫斯科而來,為的不是賞風觀景,而是購物。

盧布自動打折

大陸的中國人,對於這樣的景象,有一種特殊的驕傲。「我們的口香糖,可以在那邊賣到三倍價錢,」一有人穿一套牛仔裝過去蘇聯,可以當場換他們身上的皮大衣,」「他們的瑪瑙真便宜,反正是國營的,價格一致。」總歸就是導遊郭建忠的一句:「其實這些俄國人賺很多盧布,可是買不到東西。」

在閒談之餘,還可以了解,為什麼大陸認為東歐的改革,並不值得學習。因為「經濟上不去,光搞政治改革,是不會成功的;我們的做法才是出路。」一個共產黨員得意地說。

載著四十個俄國人的大巴士停在中央大商場前面,日已黃昏,他們該回家了。兩個女人在車裡交頭接耳許久「終於做了決定,又匆匆下車,步伐緊快跑到一家商店買化妝品。

車外圍著一群人,有的是想跟「老毛子」換紀念品,有的是想換盧布。面對現實,俄國人不得不低頭;由於想買的東西太多,一百人民幣根本不夠。這些採買客,於是挾帶錢鈔過來,由於量大幣值也跟著貶低,黑市裡,一元盧布只換得到八毛人民幣,自動貶值三五%(官價可換一塊三毛)。

俄國觀光客樂於掏腰包,對黑河助益匪淺,「去年他們就花了六、七十萬人民幣。」旅遊局主任菊亮國說。頻繁的交易,使店裡的小姐,俄文數字都能上口,以便應付討價還價的客人。

當戈巴契夫會見李鵬,挖苦他說,蘇聯即使面對歷史性大變局,也絕不會向人民動武之時;他的腦海裡,恐怕並不會出現他的婦女同胞,在遙遠的中國邊疆小城,買香皂的畫面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