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亞洲人哈日,哈歐美,現在韓系美麗時尚,正迅速改變亞洲、甚至全球時尚市場,甚有篡奪霸主的態勢。
來到首爾市中心明洞,猶如台北西門町的熱門逛街區域,以中低價的彩妝、流行服裝吸引顧客。
每到傍晚,人潮之多,只能用萬頭鑽動形容,更驚人的是,路上說中文、日文的亞洲觀光客,遠比當地人還多。每家店裡會說中文、日文的店員比比皆是。
根據韓國最大報紙《中央日報》指出,明洞的「It''''''''s skin」「MISSHA」等平價彩妝店,顧客比例高達八成來自海外。這些海外觀光客掃貨後,回國也會買韓系品牌。根據韓國關稅局統計,韓國化妝品海外收益,近九年內就成長七倍。
這些哈韓消費者,不但在實體通路呈現購買力,也在網路血拚。經營模式類似PChome商店街的韓國網路商城Gmarket,海外銷售額從2010年到2011年間,一年成長超過三倍,下單的網友更超過40個國家地區。主力商品便是韓國風格的流行服飾。
台灣小資女哈韓 化妝打扮都學
「以前台灣人比較哈日,這幾年不一樣了。20到35歲的女生,非常哈韓,不論是韓國的彩妝或穿搭都想學習,」瑞麗美人國際媒體編輯吳瓊寧觀察。 她強調,這股哈韓風潮,讓原來以日系時尚雜誌《Ray》起家的瑞麗美人,改出版多種韓系時尚書,像是《韓國人氣化妝女王PONY''''''''S韓系搶眼妝》,今年初一出版就登上博客來休閒類冠軍。
究竟,韓系時尚是什麼?又擁有什麼樣的神奇魅力呢?
吳瓊寧分析,這幾年「韓系妝」一詞很紅,風格強調清淡粉底、化明顯貓眼一樣的黑眼線為主,比起要戴假睫毛、妝容完整的日系妝,再淡一點,但仍有流行感。
在台灣擁有眾多消費者的韓國平價網購服飾Cherrykoko社長池東憲則指出,韓系服裝設計,比起注重緊貼的日系服裝寬鬆一點,不會挑人穿;像最近流行長長寬寬上衣、雪紡衫等,就是韓國率先帶起的風潮。
另外,韓國企業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努力跨出國門,連低價時尚產業也不計成本地經營海外市場,才有今日成績。
像韓國最大的紡織集團衣戀(E-LAND),旗下品牌EnC在韓國原本搖搖欲墜,2006年起進軍大陸,專在高階客層的百貨公司設櫃。不但在大陸熱賣,連訪韓的陸客也搶著到當地EnC店面買衣服,讓EnC曾經一年業績成長三成。
網購同樣犀利 鋪天蓋地攻全球
至於SKINFOOD等平價彩妝品牌線,店面大多在市中心昂貴區段,它的經營模式比較像是化妝品業的ZARA,以平價時尚策略經營。首先,它店內隨時有高達1000種單品,打的是20∕80策略,也就是用20%商品賺到80%營業額,其他八成商品則當做促銷、嘗鮮。商品生命周期也比專櫃品短,約三個月汰換一次。在單價方面,則從折合台幣不到100元的面膜、洗面乳起跳,以首爾相對於台北約兩倍的物價水準來看,非常低廉,即便無工作的大學生也買得起。
在中低階服裝市場方面,韓國一開始是從東大門興起,如今東大門盛況不如以往,因被網購取代。
韓國最大的網路商城Gmarket,在2009年被eBay以356億新台幣收購,去年營收為新台幣5.3億。
Gmarket在被收購後就以國際化「Global Shopping」為主訴求,搭配英文介面,國際化金流與物流運送機制,迅速吸引全球一群喜歡在網上血拚的年輕小資女,目前全球會員數超過1500萬人,每月訪客超過1800萬人。
PChome商店街總經理蘇芸指出,在亞洲,最早經營有完整金流、物流、行銷機制的網路商店街平台,當屬日本樂天市場,其次是韓國Gmarket網站。
根據《朝鮮日報》指出,有一個韓國棒球服飾網購廠商Idee Sport,就因此在2011年打進海外市場,比去年增加了一成營收。目前大陸Gou4U、bidbuy代購網站也和Gmarket合作,推出中文化商品介紹平台,並可代送商品到兩岸三地。
Gmarket社群上的經營也很成功。 在Google上搜尋「Gmarket代購、分享」,竟有超過10萬個中文搜尋結果,包括華人兩岸三地,與海外華僑的部落格內容。原來,有一群年輕女性網友靠著幫忙網上代購、團購Gmarket韓貨,當作交朋友、順便賺零用錢的副業。
Gmarket不但早已發現此勢力,並且積極利用。每月均舉辦全球最佳Gmarket部落客票選,遴選Gmarket韓貨分享文寫得最好的網友,贈與5萬韓圜購物金(約新台幣1395元)。許多部落客因為可享受時尚領袖頭銜,搶著參加。 這些來自英國、澳洲、印尼、台灣等地的得獎部落客,建構了網上討論韓貨的聯合國。像是一名曾得獎的台灣部落客junijuni,部落格上每週都會詳細發文分析Gmarket最新的韓國服裝資訊。
從大企業的百貨公司通路、直營店,到網上口碑行銷,韓國美麗時尚產業已鋪天蓋地攻占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