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學院從全美200多所相關院校中脫穎而出,被美國新聞(US News)評比為2012年排名第一名的設計與藝術學院,而前田約翰本人也曾獲選為全美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前田約翰積極倡導IDEA,將其視為羅德島設計學院校務發展的核心理念。
前田約翰的IDEA概念之所以值得介紹,是因為它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去掌握當代經濟創新的發展趨勢。IDEA是經濟創新的新模組,不同於長久以來企業經營者所習慣的創新模組。
前田約翰稱傳統的模組為STEM,同樣是英文字縮寫的組成: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工程)、與Math(數學)。受到STEM模組的影響,企業界往往認為,想要創新就是要到「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這些領域去尋找人才、資源、與競爭力。
IDEA可為企業帶來創新成長
STEM模組至今一直在左右人們對創新成就的判斷。以2011年12月所公布的經濟部「國家創新獎」為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總數高達48項的得獎名單中,多數仍偏重於科技公司或是製造業,而其所讚揚的多半是,企業在高科技與精密製造上的傑出表現。
本文並不是主張要用IDEA去取代STEM的創新模組,也不是否認STEM的重要性,而是倡導台灣的企業應該要有IDEA的思惟與作法。 企業經營者必須注意到,新的創新能量蘊藏在「直觀/設計/情感/藝術」。在這每一個領域上的創新,與STEM一樣,能夠為企業帶來豐沛的競爭優勢;如何將IDEA導入營運模式中,跟STEM一樣,也是能夠刺激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
2月初新上任的內閣以幸福指數作為訴求,令國人非常期待。 因為我們的政府不能再只是滿足台灣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全球競爭力指數上的排名,來彰顯台灣的發展成就。
雖然2011年台灣在111項評比細項中,有37項創下自2006年以來最佳的成績。這往往被視為是國家發展的驕傲。
從觀念改變著手 台灣才能邁向幸福
台灣新的國家發展目標,是提高我國在全球幸福指數的排名。然而,讓人擔心的是,如果仍舊是採取STEM的模組來推動政策,政府又將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興建更大的工程、發展更高的科技、以及生產更多的商品。
在這些作法下,「幸福」變成是製造業的課題,而忘了它其實是創意經濟的課題。 IDEA才是幸福經濟的通關密碼,STEM將會使台灣不得其門而入。
「IDEA」的縮寫在英文剛好是理念與想法之意。想要打造台灣成為幸福的國度,從觀念改變開始才有真正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