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H&M快速時尚襲捲全球之際,一股瑞典時裝設計力量也正在世界發光發亮。
2010年9月,創立於1996年,成功結合時裝、牛仔風格的瑞典休閒品牌Acne,首次走上英國倫敦時裝週伸展台。這也是第一個瑞典品牌走上倫敦時尚伸展台。
舞台上,只見女模特兒穿著2011Acne春夏新款,剪裁俐落,但又帶有一點龐克,幾乎全是採用男性服飾設計特點,使女性看起來更堅強。
「我不想太表面,也不想被任何過去的歷史左右,」Acne創意總監強納森(Jonny Johansson)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
其他KappAhl、Lindex、Tiger of Sweden、The Local Firm、DEM Collective、Whyred等瑞典服飾品牌,近幾年也逐漸在國際享有一定名聲。 瑞典新銳設計師更是輩出。2007年,法國南部耶爾國際時裝(Hyères festival) 大賽,剛從斯德哥爾摩Beckmans設計學院畢業三年的Sandra Backlund,憑著出色的針織(羊毛)衣,得到首獎。
她善用鏤空織法,將衣材織成一棵樹、機器人、或泡泡樣,作品外型大多天馬行空,超乎常人想像,更像一個雕塑品,將傳統的針織設計推向另個高度。Louis Vuitton、Emilio Pucci因欣賞她的才華,開始和她合作。
「流行意謂的是總有一天不流行,因此我常思考哪些是恆久流傳的風格,但又有創意、可穿出門的,」Sandra Backlund接受媒體訪問時說。
不讓Sandra Backlund專美於前,Ann-Sofie Back、Filippa K、Nhu Duong、Altewai.Saome、Camilla Norrback、Helena Horstedt、Rodebjer等人,也都是近年來國際上知名的瑞典時裝設計師。
設計師輩出 瑞典時裝吸睛
瑞典時裝設計能量,從品牌到人才輩出,因此一向贊助時裝週活動不遺餘力的賓士(Mercedes-Benz),繼紐約、米蘭、柏林時裝週之後,從2005年開始,也贊助斯德哥爾摩時裝週。
「此刻,瑞典時裝正吸引全球目光注意,」瑞典時裝協會執行長Lotta Ahlvar很有自信地說。 瑞典時尚風格為何引人注目?
「簡約、平價、功能、潮流,」Lotta Ahlvar、瑞典Beckmans設計學院教授Maria Ben Saad、《瑞典時尚奇蹟(Det svenska modeundret)》作者Karin Falk三人,不約而同提到這些特性。
瑞典時裝產業發展其實跟法國、英國、義大利等時尚大國比起來算是晚的。
H&M啟蒙 極簡風格成主流
1960年以前,瑞典其實沒什麼時尚產業,一般人都到裁縫店找師傅訂做衣服,直到H&M推出平價又有時尚感的衣服後,才慢慢誕生了時尚產業。
受到H&M啟蒙,瑞典時裝開始萌芽。 1960年代學習美式風格、1970年代嬉皮;之後,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等日本設計師在巴黎開創嶄新風格,也間接影響瑞典極簡設計風格,至今仍是主流。
簡約設計,也和瑞典人著重平等的民族性有關。從歷史來看,歐洲引領時尚風氣之人,多是各國王宮貴族,但瑞典時裝卻是一般人創造,回歸原點,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化繁為簡,不崇尚名牌。
「人,才是重點、才是主角,衣服只是豐富生活的元素之一,」瑞典時裝協會Lotta Ahlvar分析。 「生命中最好的事情不一定是奢華的物品,而是回歸以人為主體的私密、有意義的個人體驗,」旅居北歐多年,專門引進北歐設計產品的台灣北歐櫥窗公司總經理黃世嘉進一步分析。
教育也助一臂之力。例如,瑞典布羅斯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of Borås)光是設備投資就很驚人,擁有十幾台不同紡織機,無論仿金屬線或其他特殊材質,都讓學生自己試紡。
在布羅斯大學服裝設計系,每個學生除了校內指導教授,老師還會幫學生分別從校外找一個有實戰經驗的指導老師。
H&M的管理階層也是瑞典Beckmans設計學院董事會成員之一;同時,H&M前設計總監、現為創意顧問Margareta van den Bosch也在Beckmans任教。
功能性強 保暖舒適最重要
近年來,H&M之外,Filippa K也是瑞典簡約代表之一。1993年,Filippa Knutsson創立這個品牌,線條簡單、剪裁俐落、用色低調,初期只生產少量女裝。
1996年,推出一款彈性布料女性牛仔褲後,深獲好評,打響名號;1997年,更獲得了極具威望的瑞典時裝獎金紐扣獎;隔年,又推出男裝系列。 現在,Filippa K已是國際品牌,遍布全球20個巿場,以專賣店型式,加上代理商販售,約有700個據點。其中,在德國的規模最大。
不追求奢華、身份、財富,瑞典最風行的服飾,不是西裝、套裝,「而是牛仔系列,」Lotta Ahlvar點出,瑞典有一批優秀的行銷人員,打造牛仔服飾品牌。
1947年,美國牛仔褲首次進入瑞典以來,巿場不斷擴大。現在,除了美國品牌,瑞典也有許多當地知名牛仔品牌,例如Acne Jeans、Nudie、以及Cheap Monday。
其中,Cheap Monday已在2008年被H&M購併;而Acne Jeans則被《VOGUE》雜誌旗下、全球最大時尚網站Style.com,列為世界第六大受歡迎的牛仔品牌。
同樣地,瑞典多數服飾品牌定位,也都鎖定一般大眾,售價平易近人。以瑞典另個快速時尚品牌KappAhl為例,男性正式襯衫一件39.95歐元、女性短版大衣也不到50歐元、一條牛仔褲也只賣39.95歐元。
強調功能性,也是瑞典服飾特色。「畢竟,這裡長年冰天雪地,」Beckmans設計學院Maria Ben Saad觀察,北歐冬季時間遠比西歐、南歐還長,當地設計師設計衣服時更加注重保暖、舒適。
例如,Anna Holtblad這個品牌,每一季製作大量針織衫、毛衣,不僅面料、剪裁講究,也很適合在任何天氣、場合穿著。
綠色當道 環保材質受青睞
簡約、平價、功能之外,一向強調創新的瑞典時尚圈,現也興起一股反思聲浪。
最明顯的是,新生代設計師風格大膽創新,顛覆傳統思惟。除了Sandra Backlund針織創作之外,同樣畢業於Beckmans設計學院的Helena Horstedt也試圖突破瑞典主流的實用主義風格,以黑色為主調,再加入豐富的細節點綴。
《ELLE》瑞典版時尚總監Cia Jansson 觀察,Sandra Backlund 、Helena Horstedt 不惜花費數百小時,在小細節上鑽研,擺出對抗瑞典平價連鎖時裝業姿態。
新品牌Altewai.Samoe的兩位設計師Natalia Altewai和Randa Samoe,也將她們為義大利精品品牌工作的經驗,用於繁複的細節製作,背離極簡主義,為瑞典時裝開創新的道路。
反思,也反應在服飾材質上,愈來愈重視環保。 2004年,瑞典設計師Johanna Hofring 在斯德哥爾摩開設一家專賣店,販售的服飾全是使用亞麻、羊毛等有機面料製成。
2007年2月,在斯德哥爾摩時裝週上,Hofring也和志同道合的一群新銳設計師,舉辦一場「公平製造(Fair Made)」展覽,指出未來綠色時尚趨勢。 認同者絡繹不絕。2009年,Karin Bjurstrom剛從瑞典Konstfack藝術設計學院畢業,為了一圓自己的夢想,自創ALICE FINE品牌。
「ALICE FINE,意思也代表一切都好(All IS FINE),」Karin Bjurstrom說明,因此ALICE FINE不追求快速時尚,而是運用環保天然、自動分解的材質,創作不退流行的衣服款式,也回收顧客買的ALICE FINE舊衣。
2011年3月,ALICE FINE更跨海來到台灣,參加2011春季FUSE紡織時尚週活動,致力推廣綠色時尚理念。
瑞典設計師現積極推廣綠色時尚理念,2011年10月21日,還在上海八號橋展場舉行一場「Eco Chic,通向綠色時尚」展覽。「時裝產業面臨資源與勞動力的雙重考驗,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時裝還在起步階段,但卻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瑞典設計師Camilla Norrback分享。
H&M也很認同。從2004年開始,便開始使用有機棉;2010年,使用1.5萬噸有機棉,成為全球有機棉用量最大廠商。
從簡約,走向反思、走向綠色,瑞典時尚設計正展現活力,邁向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