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屬於美國國際集團(AIG)的台灣南山保險時代宣告結束。改由潤成投資、百分百台資的新南山誕生。
這天,南山470個通訊處、24家分公司的大門口都掛上寫著:「新南山,全心關懷, 從心出發」的紅布條。
所有行政與業務同仁齊聚一堂,觀看視訊,在董事長郭文德、副董事長杜英宗、總經理陳潤權的加油聲中,開啟南山在台成立48年後的新扉頁。
歷史長達48年的南山人壽,初期由第一銀行、華南銀行、與台北企銀(現改制為永豐銀行)出資成立,僅晚國泰人壽一年,與新光人壽同歲。
由於經營不善,1970年,三大股東將股權讓售給美國AIG集團,從此變成美商保險公司,開啟南山人壽的保險盛世。
根據南山資深業務員指稱,當時南山的男性業務員數量甚多,為業界之冠,大約占四成,這群男性大多具創業性格與強烈企圖心。有了強大業務團隊作後盾,及全球最大保險公司AIG光環的照耀,南山塑造了良好的專業形象。
南山氣勢直逼龍頭,曾於1998年超越新光人壽,拿下新契約保費第二名的佳績,而且業務部隊快速膨脹,登錄人數達3萬8000名,總資產從AIG接手時的8000萬台幣,增加至今年5月底的1兆7884億元,位居業界第二。
但是2008年9月間,金融海嘯讓AIG王國於一夜間崩解,原先聲稱不出售南山的決定,在亟需龐大資金補黑洞的窘境下,也不得不出售超級金雞母。
從此,南山陷入為期近三年的黑暗釋股期。
找新東家 過程一波三折
一開始,AIG於2010年對外聲稱,台灣南山由香港中策集團、博智金融公司得標接手,但是中策與博智是否有中資介入的謠傳卻滿天飛,最後鎩羽而歸。
南山只好另起爐灶招標。過程中,中信金控也傳出強烈意願。但最強勁的對手就屬尹衍樑的潤泰集團與寶成集團所合組的潤成投資,其中潤泰集團持股達八成,寶成出資二成。
經過數月協商後,2011年1月12日,AIG宣布由潤成以21.6億美元,約654億台幣,取得南山97.57%的股權,其餘股權分屬原始小股東。
隨後,潤成向金管會提出申請,孰料仍是一波三折。 經過不斷補正資料,金管會並開出各種附帶條件,包括潤成投資以及其他6家股東所持有南山股票的七成,必須交付信託10年;不得向南山人壽借款;南山不得轉投資潤成與關係人所發行的股票、不動產;並要求買方必須提供300億的等質資產,包括240億股票、60億現金,放在指定的保管帳戶等。
潤成花近千億購併 塵埃落定 潤成同意金管會所有條件,連同勞保局規定提撥的6億8000萬元退休金,總計花了相當於近千億的代價,才在8月19日,將南山迎娶進門。
既然這門親事如此難成,嫁妝還要一牛車,潤成到底所為何來?一路協助潤成購併南山的前花旗環球台灣區董事長,也是現任南山副董事長的杜英宗指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事業非常成功,根本不需要購併南山,何況南山去年虧損140億,帳上還有220億元的累計赤字。
只是,尹衍樑對保險業情有獨鍾,早前曾投資過安泰人壽與大陸的太平洋保險公司,而南山正是他心目中最佳的保險公司。
「購併過程中,他受到諸多汙衊與質疑,卻選擇不回應與逆來順受,」杜英宗說,1000億可以作很多事情,台灣沒有幾家公司願意接受這種條件,但尹衍樑卻同意了,因為尹衍樑認為,保險事業是公益事業,只要經營好,同樣能賺錢,既作公益又作事業,一舉兩得。
邀南山老將組成新經營團隊、穩定軍心
8月19日潤成取得AIG所有股權後,新經營團隊隨即對外亮相。高級主管一字排開,新東家為穩定軍心,特別請來前董事長郭文德回鍋任職,副董事長則由代表潤成的杜英宗接任,總經理由原先南山的執行副總經理陳潤權晉升,還有執行副總徐水俊、王瑜華與吳雲嬌等既有的資深副總,分別負責業務、商品研發與行銷及客戶服務的工作。
新團隊的高層,有不少南山老將,頗有穩定軍心之意。
同時,新團隊還延攬了前中信金控財務主管許妙靜擔任資深副總兼財務長、前復華投信總經理楊智淵擔任資深副總兼投資長,以及前保德信人壽資深副總兼財務長董季華擔任資深副總,分別掌管財務會計、投資與多元通路的開發。
老幹新枝掌管七大業務,新南山展現新氣象,杜英宗也許下三大願景:讓南山成為客戶心中首選的保險公司(mind share)、資產管理最佳保險公司、同仁引以為傲以及求職創業者首選的保險公司。 儘管展現大氣魄,但接踵而來的考驗卻襲向經營團隊。
1998年,南山新契約全年保費首度超越新光人壽,登上后座、僅次國泰人壽後,就業績一路長紅,成為業界領導品牌。
一位資深業務員回憶說,當時保戶想買南山的保單,並不容易,因為核保單位嚴格審查,未必每張都會通過;另外,一位保險經紀人公司的業務員則說,即便保費相對較貴,有些客戶還是指名要買南山的商品。
但輝煌成果卻在金融海嘯,以及AIG釋股案的延宕下,一落千丈,新契約保費收入從2007年的最高峰362億,降到2009年的最低點242億元。累計今年前8月新保費收入還重重跌至第10名。
南山台北金緻通訊處業務代表藍維鼎說,金融風暴初期,人心惶惶,電話灌爆通訊處,不是想解約、減額繳清就是保單質借,業務員一個月連張新保單都進不來,多則業績衰退近半,少則也衰退15%。
曾對南山進行深入研究的杜英宗深知其病症,上任第一天就開起藥方,積極整頓。
新商品、新服務 滿足客戶的需求
為了快速重返榮耀,拾回消費者信心,上任第四天就推出20分鐘快速理賠,以及週六上午不打烊的服務。
南山客戶服務資深副總吳雲嬌指出,除中午照常營業、下午延長至晚上7點外,也在台北、中壢、台中及高雄四大客服中心提供週六上午不打烊服務,方便保戶辦理業務。
只要到客服中心申請醫療險理賠,並備齊文件、總給付金額在5萬內,合規則者即可在20分鐘內完成給付,「5萬元給付額度是目前業界最高的,」吳雲嬌說。
一位在南山10多年的業務員說,南山向來理賠都是按照程序,現在不僅給付時間快到連客戶都嚇到,連過去高高在上的核保內勤人員,都會主動打電話給業務員詢問問題,改變很大。
今年8月底,當南瑪都颱風為南台灣帶來重創時,南山第一時間就在屏東、高雄及台南成立緊急服務中心,提供受災保戶緩收續期保費、免費補發保單、派員到府協助理賠等服務。只要受災保戶將申請文件傳真至各分公司,將以急件進行審核,並依照保單條款約定給付保險金,正本文件可以後補。
到了10月初,南山又再推出住院關懷預付保險金,只要符合資格的保戶就可以透過業務員或撥打24小時服務專線申請,經審視合規定者即給付,讓保戶無須擔憂醫療費用。
「南山變成百分百本土公司後,更強調在地經營,以服務關懷為取向,必須做到比同業更體貼入微,」杜英宗時刻提醒內外勤同仁彎腰的重要性。
根據南山今年7至8月洽辦服務保戶所進行的電話調查顯示,保戶對收費服務滿意度達94%、理賠服務為95%、櫃檯服務還高達97%。總經理陳潤權表示,除提昇行政效率、業務生產力與獲利能力外,現階段更要內化「顧客至上」的價值觀,以客戶的最高滿意為指標。
而過去常被業務員嫌速度慢、產品不夠市場化的問題,杜英宗上台一個半月內,就推出八張新商品,包括壽險暨健康險、還本型終身保險、壽險暨傷害險、養老險以及年金險等等。
「而且是站在客戶立場,將繳款期限縮短為6年、10年,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產品,」南山台北維德通訊處業務襄理李宜蓁說。
不過,光增加商品種類,還無法攀登業績高峰。過去南山疏於耕耘銀行、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通路,新南山特別挖角前保德信人壽資深副總董季華來負責開發多元通路,目前已與多家銀行、保代洽談中。
杜英宗坦承,銀行通路確實是新主流,富邦新保費收入有八成來自銀行,南山絕對不會放棄「銀行定存」的金流。
過去,南山的業務員都主攻長年期保險商品,不偏愛低佣金的躉繳型保單,但近幾個月執行副總徐水俊勤於到各地說明後,業務員體會到時代改變,都開始積極販售躉繳商品。
杜英宗出奇招 鼓勵業務員往前衝
即便商品、通路逐漸俱全,仍需東風來推波,才能發揮效力,而東風就是高達3萬2000名的業務部隊。杜英宗要如何激勵這群具有創業性格、又不愛被束縛的業務員呢?
當《遠見》記者正在採訪李宜蓁時,她的手機響起了簡訊,原來某位業務員剛剛簽到上千萬的保單,由杜英宗親自發出恭賀簡訊。
最近南山的業務員都會接到主管祝賀的簡訊,依據不同的業績等級,由不同職別的主管慶賀,「這招真有效,可以被董事長或副董事長恭賀,是多大的榮耀,真的會激勵業務員向前衝刺,」李宜蓁也燃起了戰鬥力。
不僅如此,杜英宗還突發奇招,每月邀請最頂尖的業務員單獨吃飯,由業務員挑選時間與餐廳。9月份,就由彰化龍山通訊處業務代表張秀梅贏得首次的殊榮。讓他感動的是,她不要吃飯,寧可杜英宗到鹿港幫通訊處同仁加油打氣,「這種分享的精神,就算叫我上月球,我都願意去,」杜英宗感受到業務員的熱情。 現在,杜英宗儼然成為新南山最受歡迎的人物。
由於投資銀行教父的稱號,客戶都指名想聽他分析國際金融走勢,他索性請全國六大通訊處整理出該地區前20名保費最高的保戶,分區輪流安排餐會。他還激勵業務員,幽默地對他們說:「連一個投資教父都加入賣保險的行列,還有誰不加入保險事業?以後大家增員時,也可以用我來當例子。」
新南山才啟動兩個月,8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已從第10進到第9名, 9月更竄升至第6名,預計10月將進步到第4名。杜英宗進而激勵業務部隊下半年衝刺375億的業績目標,為上半年的2.5倍。
由於南山7、8月份股利入帳關係,8月份也開始轉虧為盈,9月增員達成率為103%,預計今年將增員9000人。 經營團隊更喊出,三年內重返保險業前三大,五年內第一大,要成為台灣最好、亞洲名列前茅保險公司的目標。
潤成投資入主南山後,能否實踐承諾,讓南山脫胎換骨,外界都拭目以待。
南山人壽與工會的爭議如何解?
杜英宗: 業務員可選擇承攬或僱傭制
文∕彭杏珠
今年64歲的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杜英宗長年耕耘於投資銀行界,素有「購併教父」的稱號。卻在屆臨退休之際,選擇再打最後一場戰役,應允接手經營釋股一波三折的南山人壽,連親近友人都不免擔憂,好好的投資銀行家不當,何苦跳火坑?
一位與他共事多年的前花旗銀行主管說,很難想像過去他以專業形象,與企業家、豪門貴族交流的場景,現在卻變成挽起袖子,到全國各地搬個凳子,與業務員喝酒、擊掌的畫面,「真是能伸能屈的大丈夫。」
曾經主導富邦人壽購併ING安泰人壽、三商行購併美邦人壽、雅虎購併奇摩網站的杜英宗常對幕僚說,數十年所累積的經驗,好像就是為了南山人壽而準備,「這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上台才兩個月,杜英宗已走遍全台十多個通訊處,但各種考驗也隨之而來。除提振士氣、開發新商品、帶動業績成長外,南山人壽工會與資方的紛爭,以及累計220億的虧損、外界對永續經營的疑慮,他都必須概括承受。
從2009年AIG開始出售南山起,工會就以釋股案為訴求走向街頭,希望儘速落幕,以確保員工、保戶權益。後來卻轉變成抗爭行動,爭執點是業務員與公司間,到底是承攬還是僱傭制、以及公積金的管理發放問題。
其實,南山從1970年起,就引用美國保險業的承攬制,相較一般僱傭員工領取固定薪資的方式,南山則提供業務員無成本、無風險的創業平台,業務員沒有底薪,必須有業績才能領取佣金,雙方不是僱傭關係,所以沒有勞健保及提撥退休金的問題。
不過,後來為了業務員退休後著想,南山主動於1984年設立公積金制度。到了1998年,當保險業被納入勞基法適用行業時,南山除依規定將內勤人員依法辦理外,針對業務員也推動僱傭制度,但多數業務員都想領取高佣金,才選擇加入保險業,而且不想受上下班打卡時間約束,當時強烈反對僱傭制,所以南山與業務員一直維持承攬關係。
2005年,當政府推出勞退新制與舊制選擇時,南山也曾發出意願徵詢表,結果約95%業務員都希望維持承攬制,所以承攬關係並未更改。
沒想到,這兩年AIG進行南山股權轉讓過程中,工會再度提出此議題,帶來社會的負面觀感,杜英宗將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呢?以下是專訪摘要:
契約選擇自由 各有權利義務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自南山釋股案發生後,工會走向街頭,強調雙方是僱傭關係,目前公司立場為何?
杜英宗答(以下簡稱答):南山向來都是承攬制,為因應部分業務員需求,去年底已提供業務員承攬與僱傭兩種合約選擇。
當業務員承攬合約滿一年,而且過去一年每月平均業績達到一定標準,就可選擇僱傭。由於承攬與僱傭是兩套制度,各有其權利義務,例如僱傭制享有底薪,但也必須按照公司的上下班規定,佣金計算方式自然與承攬不同。截至目前為止,都沒有業務員想簽僱傭契約。 其實工會的意見並不代表所有業務員,只是少數人的意見而已。
問:但至今工會代表還是想透過金管會,希望資方解決承攬與僱傭問題,你將如何因應?
答:說穿了,就是有極少數人兩種好處都想要,既想在承攬制下,領南山獨有的公積金,又想有僱傭制每月提撥6%的退休金。但是任何負責任經營的公司都不可能有這樣的制度。
問:工會反駁,高等行政法院做出12個判決,都是南山敗訴?
答:這又是錯誤的訊息。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是根據勞保局的判定而說主管機關有權利裁罰南山,但南山與業務員到底是承攬或僱傭,必須由民事法院判定。南山在所有民事法院判決都贏,證明彼此是承攬關係,行政法院卻罔顧民事法院的判決,給予南山裁罰,我們不服才會繼續上訴。
問:既然是承攬關係,為何購併南山時,勞保局要潤成提6億8000萬的退休準備金?
答:當初是金管會在審理釋股案期間,假設南山在民事法院官司敗訴的前提下,要潤成先提撥這筆錢,後來民事法院都判南山贏。
問:為何承攬、僱傭一直困擾南山多年,無法徹底解決?
答:全國的保險公司都有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共業啊。
問:為何南山吵得最厲害?
答:那是因為別家壽險公司都沒有在賣股權,這兩年南山剛好在釋股,這個問題就被炒作出來。
問:南山告了13位業務員,工會又到總部抗議,如何了結?
答:南山48年來,與業務員簽了各式各樣的承攬契約,這13個人各代表不同的合約,這次為徹底解決問題,只能無奈告業務員,並不是針對業務員個人,而是針對13種不同的承攬契約,希望透過法律程序,由法院裁定彼此的承攬關係是正確的。目前已有10位和解,都承認是承攬關係。
維持公積金 保障退休生活
問:公積金達150億,工會質疑管理不透明,你預備如何解決?
答:南山是最照顧業務員的,主動設立公積金制度。業務員在公司服務滿六年後,即可成為公積金會員,提撥方式為業務員第七年與以後所收取的保險費為基礎,每年提撥2%存入。這是南山單方面給業務員的福利,契約上並未有此規定,每年約要提20億,很多業務員已擁有上千萬公積金。
未來將朝三個方向來改革:第一,管理委員會由業務員負責管理,但投資部分仍交給專家;第二是投資標的更具彈性,將從4項增加為50種選項,依個人承受風險高低,而選擇投資配置;第三是金融風暴後,有人亟需資金應急,將研擬於年底前,業務員可先拿回50%。正在彙整大家的意見,只要有共識,就會予以實施。
問:公積金制度會持續下去嗎?
答:地方法院都判決彼此是承攬關係,法院連公積金都判決公司不需要退還。南山大可選擇不再設公積金,一年至少可以省20幾億。但業務員都希望擁有好的退休制度,我們也想保障業務員的老年生活,所以會繼續推行。
問:南山累計負債至今有220億元,何時可以填平?
答: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我想只要做好基本工,自然會賺錢,其實今年8月就已經轉虧為盈。
問:由於尹衍樑曾出售安泰人壽,讓外界對潤成經營南山的決心有疑慮,如何重拾社會信心?
答:潤成購買南山時,就已向金管會出具長期經營南山的承諾,包括10年內股份不能轉讓等。潤成大股東潤泰集團與寶成集團都是台灣本土企業,對南山抱持「在地深耕、永續經營」的信念,希望重新擦亮這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