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美債、歐債與國際經濟現勢

林祖嘉
user

林祖嘉

2011-10-31

瀏覽數 18,600+

美債、歐債與國際經濟現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1 / 11月號雜誌 衣服是門好生意

同時,美國也跟著出現債信的問題,先是美國國債因為累積太多,而遭到標準普爾的降評;然後,6月底美國政府因為舉債已達到規定的上限,而幾乎無法發出薪水。終於在7月初,美國國會通過同意歐巴馬政府可以再增加7000億美元的短期支出,而讓美國政府勉強度過難關。但是歐巴馬政府也必須提出一個長期減少支出的計畫,預計在未來十年內要減少2兆美元的政府支出。

然而,歐美國家雖然暫時解決了目前的問題,但是未來這些政府的支出勢必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他們必須面對很嚴重的裁員與消費減少的問題,因此,就算現在的問題暫時解決,但未來經濟成長勢必減緩,因此未來歐美國家經濟復甦的路也會很長。

美國民眾增加儲蓄 利率難扭轉

首先,在美國方面,由於2008年底從美國開始發生的金融海嘯,使得美國的經濟受到嚴重傷害。尤其是,美國房產價格大跌,全美國的房價指數大約下跌25%,而去年美國景氣雖然略為回升,但是美國的房價指數卻仍然回不來,目前房價指數大約仍然比金融海嘯前低15%。

由於房地產是一般美國家庭的重要資產,當房價高漲時,美國人會把多漲出來的房價拿去貸款,因此消費會增加,刺激經濟;而當房價低迷時,銀行會反過來向貸款家庭要求還錢,因此對於美國人的消費會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也因此,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就採用了所謂的「利率扭轉政策」(interest twist),利用賣出短期債券,買入長期債券的方式,來提高短期利率,降低長期利率。因為購屋貸款是以長期利率為準,因此柏南克希望此舉可以增加美國人對於房地產的購買,從而提高房價,進而刺激經濟成長。

然而,由於美國現在的失業率高達9.1%,這在美國歷史上算是相當高的失業率,在失業率高漲的情況下,美國的民眾會選擇少花錢,增加儲蓄,這就是所謂的預防性儲蓄。因此,想要美國人民在近期內增加支出,尤其是高額的房價支出,我們認為並不容易。

支出限制加失業美國復甦路遙遙

另一方面,為了解決失業問題,歐巴馬總統在9月提出「就業振興方案」,他準備動用4470億美元的支出,補助美國中小企業創業或是新增就業,來達到促進就業的目的。但是很不幸的,10月初,美國參議院否決此一方案,使得歐巴馬政府在解決失業問題上,又失去了先機。

由於美國總統大選將在明年11月舉行,如歐巴馬不立即解決失業率高漲的問題,他明年選舉失敗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因此,未來歐巴馬一定還會嘗試找一些其他方案,例如QE3,來達到促進就業的機會。但是,美國目前的通膨已經超過3%,如果再採行QE3,對美國的通膨勢必是雪上加霜。無論如何,美國政府一方面受到支出上限的限制;一方面,又面臨嚴重的失業問題,因此,未來美國經濟復甦之路勢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其次,歐洲的情況也不很樂觀。雖然全球五大央行已經決定聯手拯救歐元區的國家;同時,德國國會也通過表決,出手援助希臘,但是歐豬五國的經濟仍然相當脆弱。而且,這些國家的債權國主要也是歐盟的其他國家,也就是說,如果不去拯救這些國家,萬一他們的經濟出了問題,其他國家也會跟著出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歐盟從1953年的最初發展開始,一路走來,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模樣,歐洲國家很難同意把希臘趕出去,因為這代表歐元區的失敗,對於歐盟未來的發展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此,把希臘趕出歐盟在政治上幾乎可以確定是不會被接受的。

所以,現在面對歐豬五國的問題,不是救不救的問題,而是該如何救的問題。從希臘的角度來說,造成國債高漲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沒有國內的貨幣政策可用,因為貨幣發行權已經交給了歐洲央行,因此,現在經濟出了問題,歐盟自然有義務來拯救希臘。

但是,德國人民卻不吃這一套,他們認為德國人要工作到65歲才能退休,而希臘人卻可以在55歲退休。怎麼可能要他們65歲仍然在工作的人,去拯救55歲卻已經退休的人?這明明就是因為希臘政府的社會福利太好,所造成國家過度負擔的結果。因此,德國人民認為如果要協助希臘,則希臘政府一定要提出未來的收支計畫方案才行。

歐債的問題未來必然可以解決,但是同樣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尤其對於歐豬五國而言,他們政府的支出勢必大幅削減,因此失業與支出減少是必然的,因此經濟成長減緩也必不可免。而對於經濟較好的其他歐盟國家而言,他們必須承擔很多持有歐債的損失,同時又必須對於歐豬五國給予更多的協助,因此勢必也會拖累他們本身的經濟成長。毫無疑問的,未來歐洲國家經濟復甦的路也同樣是非常漫長的。

ECFA應持續協商 讓台商從大陸市場得利

現在,經濟成長仍然能夠維持一定水準的地區,大約也只有東亞地區的國家,其中當然是以中國大陸的表現最值得一提。

長久以來,大陸經濟成長就一直維持在9%到10%左右。今年大陸經濟成長的力道仍然是相當不錯,上半年維持在9.6%左右的水準,第三季的最新數據為9.1%,雖然略為下降,但是如考慮到大陸嚴重的通膨問題,那麼低一點的經濟成長率,如果可以到低一點的通膨及穩定一點的物價,那麼也許較低的經濟成長率也不一定是壞事。

現在,大陸面臨的主要問題一個是房價的高漲,另外一個就是通膨的問題。今年7月以來,大陸的通膨就已超過6%,9月份略低,但仍然高達6.1%。因此為了繼續抑制通膨的壓力,未來大陸很可能會持續地採行較緊縮的貨幣政策。再加上大陸銀行大都是國有的,其主要的貸款對象是以國有企業為主,因此大陸民營企業最近就一直受到資金流通不足的問題。而最近溫州很多商人出現倒閉的問題,就是受到資金不足的影響。

總之,雖然大陸經濟本身也遇到一些問題,但總體來看,其經濟成長的動能仍是相當可觀的,尤其是其內需市場的潛力,未來會是帶動大陸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而大陸經濟成長也會帶動其周邊國家的經濟表現,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因此,未來兩岸ECFA的後續協商就變得更為重要,因為它可以讓台商更有利地去利用大陸的市場,從而抵消一部分因為歐美市場衰退所造成的損失。 (作者為政大經濟系特聘教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