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萬字、800頁的《賈伯斯傳》,把賈伯斯這個人,以及與他相關的種種,描述得淋漓盡致,通體透澈。
記得過去常聽人說,大企業家分成兩種,一類是只管自己的企業發展,只問政府能為自己的企業做什麼;另一類是除了企業發展,也想到個人能為社會、國家做點什麼。全世界大企業家都比一般人容易接近政治最高領袖,賈伯斯應不例外。那麼賈伯斯會談自己,還是談國家?
《賈伯斯傳》中,確實提到他和歐巴馬見過面,談話45分鐘,他談教育。他不改直率作風,批評美國教育體制不合宜。他建議解散教師工會,否則「教育改革沒有希望」。他認為老師是專業人士,不是裝配線上的工人,校長要視老師的表現決定是否聘用。
他甚至認為美國的學校應該每天開放到6點,學生該一年上課11個月。在數位時代,教材和教學更要全面數位化,才能針對個別學生因材施教。
這位大學只上了幾個月,不喜歡正規教育的奇才,據他的太太描述,「他不太為別人著想,但他非常在乎全人類的進展。」正是這種在乎全人類,成為賈伯斯創新的動力。
他曾建議歐巴馬召集幾位關鍵科技CEO,就美國創新面臨的挑戰提出意見。 2011年2月,這個囊括12位全美科技大亨的聚會在矽谷實現。賈伯斯開宗明義地說:「不管各位的政治主張如何,今天要提建言,看怎麼做才能幫助我們的國家。」
輪到賈伯斯說話時,他強調美國需要訓練更多的工程師,因此建議政府「給在美國拿到工程學位的外國學生美國護照」。他的理由很單純,蘋果公司在中國能僱用70萬名工人,那是因為當地有3萬名工程師支援。也就是如果美國能教育出足夠的工程師,高科技企業就能把工廠移回美國。賈伯斯的建議後來成為法案,可惜在參議院仍被否決。
全球經濟衰退 政府無能為力?
全球經濟、財務瀕臨衰退崩潰,共同的現象是:企業憂心忡忡,政府束手無策。
日本是另一個例子。UNIQLO(優衣庫)創辦人柳井正和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多次對談日本面臨的政治、社會、人力危機,而成《放膽去闖》一書。
日本首富柳井正不諱言討厭政治的他,是看到「日本的危機已到了讓我無法坐視不管的地步」,才決定出來說話。而大前研一是他認為最能正視日本危機、直言不諱的評論家。
兩位的對話,點出了日本今天的大問題:身處險境卻不以為意的日本人、政客只有選舉的政策、年輕人只求安定毫無野心的「上班族習性」。因此他們鼓舞日本年輕人:勇敢闖蕩世界、學會商業叢林的生存智慧,只有登上頂峰,看到的世界才會更寬廣。
儘管企業家的洞察力和危機感如此深刻而強烈,民主社會的議會癱瘓了國家該走的正道,再高的政治領袖似乎也無能為力。這也是世界的另一種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