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一定看過這兩支廣告片,對表演和身材自我要求嚴格的蔡依林,和搞笑風格受到年輕族群喜愛的羅志祥,這對天王天后在畫面上大口嚼著零嘴,反映現代人想吃、又不想有負擔的「輕享受」概念。
雖然常看到,但你應該不知道,這兩支廣告都來自同一家公司——「台灣百事食品」。
百事集團是國際知名的食品大廠,2010年全球營收高達600億美元,旗下最負盛名的飲料為百事可樂,食品類則以休閒零食為主,在台最知名的就是藝人代言的洋芋片系列。
職位3級跳 獲利2位數成長
今年是百事來台灣的第30年,初期,他們與「統一企業」合作在地生產與銷售,異常低調,過去幾乎沒有任何高階主管在媒體前曝光過。
5月份,時任台灣百事總經理薛一心在台南廠公開露面,主持全亞洲第一條樂事烘焙生產線,這條生產線投資超過千萬美元,就連大台南市長賴清德也親自出席剪綵典禮,在當地受關注度可見一斑。
更難得的是,這是歷年百事高層少數公開露臉的活動,當天最大焦點便集中在薛一心這位女CEO身上。
2001年在台灣成立獨資分公司之後,薛一心不僅是台灣百事第一位女性總經理,更是第一位本土籍總經理,從6月起還升任大中華區新事業發展資深總監,同樣是百事過去在亞洲從來沒有過的職位。
由於百事集團控管發言相當謹慎,經過多方交涉,薛一心把第一次專訪給了《遠見》,分享她一路走來的管理心得,以及帶領百事重生的過程。
上午10點不到,前一天剛從上海飛回台北的薛一心,身著青綠色亮面上衣和黑長褲,精神奕奕地走進百事位在南京東路五段的辦公室。
頂著一頭簡單俐落的挑染短髮,170公分的勻稱身形,亮麗的外貌讓人很難第一眼就猜出,她已是現年40歲、兩個孩子的母親。
最近兩個月,她頻繁地往返兩岸,生活節奏更加緊湊。台南新產線到位後,她便卸下台灣百事總經理一職,自6月起升任大中華區新事業發展資深總監。訪問結束的傍晚,她又得立刻飛回上海。
當然,如此快速的升遷,來自她這幾年操盤台灣市場的好成績。
薛一心擔任台灣百事總經理的時間其實不長(2007年~2011年),但公司獲利每年都有兩位數成長,更在國內「鹹零食」市場始終高居第一。出色的表現,讓總部又交給她新的開疆闢土任務,成為百事有史以來第一位大中華區新事業發展資深總監。
化解心危機 在台設生產線
不過剛開始,薛一心在台灣百事的際遇可沒這麼順遂,不但是個「菜鳥」總經理,其間還一度萌生退意。
中山女高畢業後,薛一心前往美國南加大就讀,並取得德州大學商業碩士學位,之後在美國做過銀行、房地產、廣告公司等不同行業。
直到2004年,薛一心任職中國寶僑(P&G),她的生活重心才回到亞洲,隔年便進入了百事集團任職。
2007年的感恩節,當時擔任百事大中華區客戶行銷總監的薛一心,從上海回台灣陪父母親過節,與家人們用餐的時候,她突然接到上司電話,劈頭就問她有沒有興趣接台灣區總經理,讓她嚇了一大跳。
一來,當時她加入百事不過短短兩年,二來,她之前的職涯從未有過總經理的高階主管經歷。用一個毫無經驗的人當總經理,在百事集團這種跨國企業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就任前,薛一心只聽說台灣團隊的工作氣氛不太好。真的來了以後,她才體會到問題有多嚴重。
2007年底的台灣,正值外商連番出走的景氣低谷,外資圈不是將台灣工廠關閉,就是外移大陸或東南亞,以進口策略取代國內生產。
一位廠區幹部回想,那時內部人心惶惶,耳語滿天飛,大家都擔心百事會不會跟其他外資一樣,準備要關廠、撤離台灣了。
薛一心至今沒忘記,2008年初首次踏進台南工廠的場景。
她主持的第一場會議,就有位員工冷冷地問道:「老實說吧,妳什麼時候要把工廠關掉?」大家都認為這位新的總經理,只是代表老外來收拾殘局的。
當下,薛一心立刻向同仁說明,食品業很重視口味的在地化,因此台灣百事絕不會關廠、改由國外進口,希望能穩定軍心,化解員工的不安。
如今四年過去了,最近百事在台投資的亞洲首條樂事烘焙生產線,即實踐了薛一心當時許下的承諾。
「公司用行動來證明重視台灣,以後相信不會有員工再來問我,會不會關廠了,」薛一心笑說,這項新投資是她卸下總經理一職前給員工的禮物。
設立共好鐘 好事齊鼓掌
有別於一般CEO給部屬的凌人氣勢,薛一心很能發揮女性溫暖的特質,員工眼中的她待人真誠,大家私下都誇獎她善於鼓舞團隊士氣。
「Cindy(薛一心的英文名)善於觀察每個人的情緒感受,樂於散播歡樂氣氛,也常稱讚員工,給大家信心,」台灣百事行銷部媒體溝通經理林晏如提到,辦公室掛有一座「共好鐘」,凡是任何人有好表現,即使是再小的事,薛一心都會敲鐘向大家宣布,讓員工接受大家的鼓掌表揚。
成功鼓舞員工士氣後,薛一心接下來要應付的難題是,多位一線主管的長期出缺,所造成的團隊戰力中空。
很難想像,那陣子台灣百事組織編制該有的八名一級主管,竟有二個位子懸缺了一、兩年。「人資主管更是每幾個月就換人,2007年一年內就換了三位!」她不可置信地說道。
於是,薛一心著手整頓主管團隊,設法將出缺的位子補齊。物色新人選時,也把條件放寬給沒有主管經驗的人,這幾年台灣百事多名新任主管,都是因為她的拔擢才躍上檯面,獲得發揮空間。
不過,雖然在人前表現得很陽光,但薛一心內心承受的壓力卻很大。
例如上任快滿一年時,儘管業績沒有掉,但整天看到員工低迷的士氣與無奈的表情,還是讓她忍不住遞出辭呈,幸好上頭勸她先冷靜、多觀察一陣子再說,才沒讓她走成。
重質不衝量 市占率反攀升
解決了人的問題,薛一心跟著調整以往繁複的產品策略,終於讓台灣百事的營運重新起飛。
觸動她想法的,是2008年的一趟日本考察行程。
她發覺,百事在日本一年推出200多支新品,每支從研發到行銷都要花費龐大的人力與經費,但實際上,這些新品的市占率都只有個位數。
台灣的情況也差不多,每年新品超過50支,投入成本換算成市占率,同樣少到不成比例。「同仁每年花這麼多功夫做新品,但業績貢獻只有4%,這樣何苦呢?」薛一心捫心自問。
思考過後,她決定調整策略,不再把員工的心血當實驗品,放到市場大海裡付諸東流。她一改過去「散彈槍式」的新品上市手法,不再衝量,只要求把口味和品質做到最好,希望讓每支新品都是「精品」。
現在,台灣百事每一年上市的新品控制在10支左右,但是投入的研發和行銷經費,甚至比以往還多。
這套策略果真見效,兩年前推出的「陽光滋味」,上市第一個月就攻下近二位數的市占率,成為台灣百事近年的代表作。薛一心強調:「這是很驚人的表現,一般新品能有1%的市占率,就是很好的成績了。」
在這位女CEO的帶領下,四年來,台灣百事經歷了一番峰迴路轉的過程,也算是少數真正「根留台灣」的外商。薛一心為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總經理經歷,做了一個有趣的總結:「我只是在做員工的啦啦隊,或是負責把路推平的推土機,舞台則留給員工們去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