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選股偎大邊 想穩健獲利挑台灣50

2011版台灣50大企業評比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1-01-06

瀏覽數 35,450+

選股偎大邊 想穩健獲利挑台灣50
 

本文出自 2011 / 1月號雜誌 抓對財金大勢

去年,《遠見》雜誌首次根據證券交易所的「台灣50指數」成員名單,推出2010年版的「50大企業」評比之後,今年再度針對最新的50檔大型權指股,進行調查。

與去年相較,新進榜的50大權指股有晶電與和碩,暫時出局的是長榮海運,另外一家成分股群創,因為與奇美電合併而更名為奇美電。

截至2010年12月15日為止,50家企業的市值就占了台股總市場的 63.54%。

施羅德投信公司投資長陳朝燈指出,50成分股與大盤加權指數連動關係係數幾近1,只要50成分股帶動漲,大盤指數就會上揚,不僅是機構法人最愛的投資標的之一,也頗受到散戶青睞。

能否進入50成分股的標準就是:市值大小,而決定市值的兩大因素正是,股本大小與股價高低,所以小股本又低股價的企業,根本無緣進榜。

這些大型權指股大多是成立多時的龍頭廠商,如中鋼、中華電、統一超、廣達都是該領域的領導品牌,或是較早進入市場的先發者,例如台塑、南亞、亞泥等。

勇健!ROE獲利不輸小型股

50大權指股中,最高股本首推2590.73億的台積電,最低的是62.43億元的南電。

如果以2010年12月15日的收盤價來看,在上市櫃中,股價最高的是903元的宏達電,股價最低的是9.31元的開發金控。

總計市值最高的依舊是台積電,在高資本額以及股價的幫襯下,總計市值達1兆8136億餘元,相當於台灣3790億美元外匯存底的16%,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26億元。其次是鴻海,市值為1兆1110億餘元。

相較於大股本的台積電與鴻海,小而美的宏達電、聯發科,雖然資本額只有81.77億元與109.99億元,但是12月15日的股價卻高達903、427元,在高股價拉抬下,兩家市值分別達到7383億餘元與4696億餘元,甚至還超過股本1352.79億的中鋼總市值(4349.21億元)。

「這些小股本的企業得以擁有高市值,多數具有技術門檻,或是靠腦力賺錢的產業,所以獲利相對高,」施羅德投信公司投資長陳朝燈分析,例如聯發科2009年毛利就高達58.71%,2010年前三季也有54.77%的成績。

如果以平均10年、5年以及2010年前三季的ROE為指標,來檢視50大成分股的經營績效,會發現前後兩年排序的前10名變動不大,平均10年ROE表現最佳的企業,依序是聯發科(47.37%)、宏達電(45.15%)、台灣大(25.74%)、鴻海(24.88%)、統一超(22.06%)、鴻準(21.91%)、廣達(21.27%)、台達電(19.57%)、台積電(19.36%)。

而去年11名的遠傳(18.80%)則是超越華碩(18.12%),晉級為第10名,華碩以些微差距,屈居於第11名。

排除負債比≦50的限制,前10大企業中,有7家企業平均10年的ROE成績,都能擠進1340家上市櫃企業前100大的排行榜。而股本達966億的鴻海,獲利能力絲毫不輸給小型股,平均10年ROE達到24.88%、平均5年ROE為22.5%,分別在ROE百大榜單中,位居第53與89名。

施羅德投信陳朝燈指出,7家企業中,除宏達電股本低於百億元外,其餘都是大股本的企業,平均10年的ROE都能高於21%,誠屬不容易。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而聯發科、宏達電、台灣大表現更為優異,不僅獲利能力超越其餘的47家大型股,還擠進A+69強企業的名單,不管是平均10年ROE、平均5年ROE或是2010年前三季的ROE評比,都紛紛擠入百大榜單。宏達電連續三年蟬聯5顆星企業,聯發科為4顆星,台灣大更是大幅前進,從2顆星晉級到4顆星企業。

穩賺!42家殖利率高於定存

由於50大成分股流通量大又具競爭優勢,宏遠證券資深副總經理霍祥琛指出,經過長時間產業循環試煉後,抵擋不景氣的耐力更強,如同美國的道瓊成分股,倒閉機率相對低微。只要大環境好轉,業績立即率先反應,股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就以最近一次的景氣循環周期為例,會發現50大權值股的投資報酬遠比大盤表現亮眼,從金融海嘯發生後的台股最低點2008年11月21日,累計到2010年的12月15日,還原權值後的股價投資報酬率,50家企業中,就有25家打敗了大盤109.94%的報酬率。

毫無疑問,漲勢最凌厲的,莫過於股王宏達電,累計股價投資報酬率達282.77%,緊接著是緯創(275.6%)、晶電(271.32%)、日月光(259.78%)、聯強(239.27%)、正新(235.36%)、台肥(180.46)、遠東新(173.66%),以及仁寶(173.62%)、鴻海(162.85%)。

這些大企業在景氣回升時,不僅股價不寂寞,讓投資人得以有機會賺到資本利得,而且每年都配發高股利,讓現金股利殖利率(每股現金股利÷除息前一日收盤價×100)的表現,遠大於銀行1.13%的年定存利率。

以去年配發的2009年現金股利殖利率來看,排除2010年6月24日才上市的和碩,50家大型股中,友達、奇美電、新光金、華亞科因業績表現不理想,2009年沒有配發股利,殖利率為零外,只有4家企業的殖利率表現比定存年利率略低一些,分別是永豐金(1.1%)、華南金(0.98%)合庫(0.9%)與鴻準(0.73%)。

而現金股利殖利率表現最突出的是台灣大,高達7.46%,為定存利率的6.6倍,其次是矽品的6.83%、台泥的6.24%,遠傳也有6.18%的水平,中華電則是5.99%。

一般而言,現金股利殖利率高於5%的企業,都是相對穩健的投資標的,扣掉1.13%的年定存利率後,還保留至少3.87%股價下跌的緩衝空間,不會立即面臨虧損風險,50家成分股就有14家的殖利率超過5%。

選不定?就買「台灣50」基金 由於股價起伏波動小,而且盈餘都是以現金發放為主。

宏遠證券霍祥琛表示,這些大型股經常成為機構法人認養的對象,對於沒時間理財,並且也沒有多餘的精力研究產業趨勢的人來說,最為簡單聰明的投資方法,就是從「台股市值前50大企業」當中開始挑選起。

不過,元大投顧投資研究部副總經理鄭宗祺要提醒投資人,50家大型企業中,仍有不少景氣循環股,必須留意產業走勢與市場供需問題,如DRAM、面板都是波動較大的業別,這就是為何友達、奇美電去年沒有發放股利的原因,所以投入景氣循環股時,尋找適當的買點顯得格外重要。

如果連從50大市值企業中挑選標的都覺得困難,台灣50是可以考慮的標的。

編號0050的台灣50是台灣第一個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投資人不以傳統方式直接進行一籃子股票的投資,而是透過持有表彰指數標的股票權益的受益憑證來間接投資。

台灣50就是選取台灣股市中市值前50大的股票,也就是這次《遠見》所評比的50大企業標的,透過相關公式計算出指數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由於與大盤加權指數的連動關係係數高,可以讓投資人享有台股攀升的獲利機會。買賣方式與股票完全相同,而且還享有比股票還低的證交稅率。

對於不知該如何選股、又沒有時間鑽研個股,或害怕踩到地雷的投資者而言,台灣50提供了另一種投資的管道。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