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能領導一般人服飾穿著流行的台灣品牌有兩個。一個是男性服飾「Tony Wear」,一個是女鞋品牌「達芙妮」。他們和許多國際大時尚品牌一樣,定義了今天中國人的流行。
其中,達芙妮操作流行的模式,被經濟部委託研究,當作全球最熱門、走平價奢華風的「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成功典範,與西班牙紅遍世界的服飾品牌「ZARA」並列兩大案例。
從台中發跡、做外銷製鞋代工,1987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發展,初期代工生產女鞋,1990年創自有品牌的「達芙妮」,是台商搶占大陸內需市場,不能忽略的成功典範。
達芙妮,是今天中國女鞋業中賣出最多雙鞋的品牌、也是最大的通路,擁有近4000家門市,在中國滲透率相當高,每個二級、三級城市幾乎都布了局,一年可賣出3000萬雙鞋,每年估算有三億名中國女性走進達芙妮的店面。
1995年於香港上市的達芙妮國際控股,去年合併營收達58億港幣(約新台幣238億元)。旗下除了達芙妮,還有更大眾化的家庭品牌「鞋櫃」,往上購併高檔品牌「AEE」、加拿大的第一品牌「ALDO」。
拓墣產業研究所接受經濟部委託,研究達芙妮的主任張純嫻分析,達芙妮的商業模式和ZARA很像。但其實達芙妮並不一定是學習哪家公司,而是因應市場需求自行摸索出來的。
為了迎合大陸消費者口味,達芙妮店面裝璜本身就必須時尚,曾拿到屬於國際頂極的德國iF設計獎。知名偶像音樂團體S.H.E.和女星劉若英長期為達芙妮代言,將時尚與影劇結合一起。
「快速」且「時尚」,是達芙妮持續領導中國女鞋流行的關鍵。每兩個星期就大量更新鞋款,這使得設計人員壓力很大,對供應鏈衝擊也很大。為掌握這兩個關鍵字,達芙妮的營運操作甚至進行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一間店面擺上200種鞋款,就算是琳瑯滿目了。但是達芙妮一年約展出1200種鞋款SKU(鞋業術語,指設計不同、顏色不同,就算一個SKU)上架,更新速度驚人。
「如果3月出來的鞋,賣到10月,會沒有新鮮感,所以要推陳出新,」達芙妮國際控股總經理、同時是創辦人之一的陳賢民表示。
為了在大陸做到快速時尚,過去每年只舉行兩次大型展銷會,現在一年要展銷六到八次,等於每兩個月就開一次新品展銷會。而且為了充分取得第一線的消費情報,也讓各分店從業人員參與展銷會。
與國際同步,重金聘設計師
目前達芙妮在中國有30個分公司,一個分公司下面約管理100到150間店,還有加盟的小個體戶。
幾乎每兩個月就會舉行一次的展銷會,會邀請每家店的店長、採購、營運主管分批前來,先由達芙妮的設計師說明下一季的鞋款流行走勢,並請模特兒現場走秀。這時各家店的店長、採購、營運主管就一雙雙品頭論足,再根據各自店裡的歷史銷售狀況、消費者屬性、流行判斷,表達意見。每次約展出300個SKU,經過選擇,會剔除近150個,並依照各店回饋增加一些新設計,最後工廠就只生產獲選的勝利鞋款。
對屬於前衛流行的鞋款,陳賢民說明,各店可能「較為懼怕,不敢下單」,總公司因此規定,各店可以自行決定八成商品採購權,總公司則保留20%~30% 款型決定權。這些前衛鞋款,是達芙妮維持領導流行的象徵,並且上一季就於部分店裡上架,試探市場接受度。 為塑造與國際同步的流行感,達芙妮也不惜重金禮聘15、16位國外知名設計師,以歐洲的為主,也有美國、日本籍的。
為抓住中國消費者口味,達芙妮更聘雇近40位中國設計師,都是20、30歲服裝、紡織、製鞋本科系年輕人,由較資深的台灣設計師主管帶領。
另外還有打鞋樣的開發師傅600~700人。設計師早上設計出一個新鞋款,鞋樣師傅就從倉庫裡一大堆鞋材、鞋根、裝飾性鞋扣等材料中東挑西選,下午做出第一個鞋樣,決定修改方向,設計師畫新的設計圖,再由鞋樣師傅打樣。一組設計,師傅總共會打12、13個樣鞋,最後只挑兩個。
內聘的設計師,也必須與國際同步流行趨勢,每年都會出國兩趟,每趟長達十多天,吸收最新資訊。例如今年義大利的製鞋材料展,達芙妮的設計師走訪米蘭、佛羅倫斯後,再轉往法國、德國看展,一路「逛街採購」,看到好的新鞋就買回來參考。一雙訂價經常是台幣數千、數萬元的鞋,每年要買上2000、3000雙。
達芙妮在中國平均售價為220人民幣(約1000台幣)。但為了做到有物超所值的奢華感,品質與材料也必須物超所值。
陳賢民舉例,有一年,達芙妮想推超級纖維(一種仿真皮高檔產品),但大陸設計師都沒看過,公司因此花了5萬台幣買一件超級纖維大衣,讓設計師體驗,成為全中國第一個採用超纖製鞋的品牌。結果,第二年,全中國80%的馬靴都採用了這種超級纖維。
為落實快速時尚的策略,達芙妮也同步革新供應管理。過去,倉庫維持600萬雙庫存,不僅造成銷售上的壓力,也拖累領導時尚的腳步。因此從去年起,總倉改為「零庫存」,要求製鞋代工廠商必須及時交貨。
因此,過去達芙妮下單給代工廠,需要120天交貨;現在要求60天。過去,暢銷鞋款如果要追加補貨,一般需要45~60天,等鞋送到店裡,最佳銷售季節多半即將結束;現在改要求20~30天交貨。
就這樣靠著快速時尚,達芙妮快速成長中。希望2010年營收、利潤能比去年增加兩成,店數增加1000店。四個品牌到2016年計畫擴張到一萬家店,其中達芙妮7000家,鞋櫃3000家。
對於未來,達芙妮將眼光投向東協。陳賢民已經考察過東協十國中的七國,去年底已進入新加坡市場。「東協十國可以當作一個中國來發展,爆發力還滿強的,」陳賢民分析,東南亞沒什麼女鞋品牌,可以先占先贏。
注入國際流行基因,繼橫掃中國之後,達芙妮準備到東南亞定義流行,成為亞洲新崛起的快速時尚女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