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宏(民進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美麗島系大將):
在和國民黨對抗的過程中,我們曾經嘗試了各種路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我們不願看到暴力路線抬頭,但是以往的議會路線、街頭路線都已走到了盡頭,鄭南榕和詹益樺的自焚就是無奈的休止符。而今年我們積極投入縣市長選舉,其作用就是為了讓反對運動能夠走出這種無奈。
相對於民代而言,縣市長擁有行政權,支配龐大的預算,一旦我們成功地取得十席以上,就可以形成集體交涉的權力,架空省政府和中央的地位。這將使人們感受到反對運動的力量,重建對和平改革路線的信心。
避免流血悲劇
所以,我們奪取縣市長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對中央採取形式上的包圍,而且是為了使反對運動不需借助流血就可以重新獲得生命力。否則,流血的悲劇將無法避免。
民進黨的人才確實不多,但民進黨不缺政治明星。然而,縣市長候選人的產生過程並不完全順利,部分出於自願,部分則是勸說後的結果,並且各派系的都有。
像廖大林(雲林縣、新潮流系)、周清玉(彰化縣、新潮流系),就是在我們的勸說下決定參選的。我相信他們一旦參與,就能慢慢體會到這套策略的價值。而我們也正努力尋求其他新潮流系的支持,希望能達成共識,大家一致對外。
今年最有利
選舉是變化莫測的,我不敢斷定可以拿下幾席。但在理論上,拿下十席縣市長的機會很大。上一次的選舉,我們推派五人參選,當選三席;今年民進黨提名十六人,當選十席的可能性不低。
從時間來看,今年是對我們最有利的一年。即使今年無法達成目標,大家也會確認往後這是一條可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