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未成為輿論焦點,昔日媒體大亨邱復生近年來又有新動作。
今年2月,花蓮縣光華樂活創意園區現場。戶外細雨綿綿,但園區內的石材研發中心會議室卻人聲鼎沸,坐滿了80多位來自全台各地的文化創意工作者,包括前台南藝術大學校長漢寶德、總統府國策顧問李錫奇等人。
不一會兒,穿著淡灰西裝的花連縣長謝深山就以大家長身分高興地說,從2003年就任縣長以來,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藝文人士相聚花蓮。台開未來在洄瀾灣成立藝術村,勢必提升當地生活品質。
新火花 將文創注入土地開發
繼2004年投身網路電視imtv之後,邱復生最近又多了一個新的身分——台灣土地開發公司(簡稱台開)董事長。
2008年5月,台開進行董監改選,7席董事席次中,原任副董事長的邱復生取得4席董事、2席監察人,拿下經營權;6月,順理成章接下董事長一職。
一輩子走開創路線的他,主持台開業務後,也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將文化創意產業注入土地開發,顛覆傳統。雛型漸漸浮現。台開預計在花蓮興建一座客家土樓做為中心,餐廳、畫廊、藝術表演舞台錯落其間,也讓藝術家在藝術村內居住創作。
企圖心不只如此。他計畫同時開發台開手中現有的新竹新埔、台中大坑、南投、花蓮等八塊基地,結合文化創意元素,擦出新火花。
例如,南投縣旅館開發案,因為地處產茶勝地,將會結合當地茶園、休閒農業,在草屯鎮推出禪文化溫泉旅館。「資訊時代的下一步就是夢想時代,」現年62歲仍神采奕奕的邱復生說,土地、建築物就如同電視,都是載體,只要載入文化創意,就會讓人充滿夢想。
憶過往 音樂啟發,考上政戰
說著說著,邱復生的思緒突然回到50多年前,想起小時候那段與大自然親近的日子。
排行家中老么,與兄長年紀相差十多歲,加上父親工作關係,時常搬家,朋友不多。下課後,他最喜歡一個人去野外探險。因為父親在糖場擔任主管,被派到高雄、屏東鄉下,讓他親近鄉下,常在課後打著赤腳去爬山、溯溪、捉魚、捉鳥,玩得不亦樂乎。
他也因此接觸了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從老榮民、原住民、到當地居民,瞭解台灣的不同文化。
邱復生回憶,那段時間過得無憂無慮,每天東奔西跑,對什麼事都有興趣,唯獨不愛讀書,學校成績普普,父母都很擔心他的未來。
這樣的日子,直到他考進高雄縣旗山高中,才有轉變。
當時,他偶然聽到哥哥收藏的一張貝多芬《田園交響曲》唱片,從音樂中,好像看到童年住在鄉下的生活,發現原來聲音可以像畫一樣,具有生命,就此愛上音樂。「學習音樂,讓你腦海中永遠都有旋律,也就不會寂寞,」他說。
後來,他看到台北政戰學校軍樂班正在招考,心想考上大學機率很低,便瞞著家人北上報考,順利考取,從此踏上音樂之路。
畢業後,他加入國防部示範樂隊,也跟著已故音樂大師許常惠學習比較音樂理論。「許老師讓我最受惠的是,先會去『拆』,就會組裝了,」他分析,所有作品折解,進行比較。之後,礙於他並非台灣師大、國立藝專科班出身,不易在音樂界發展,轉而進入廣告業。
他全力投入,幾乎每年都拍100多個廣告,在這種高壓的生活步調下,他運用比較方法,不斷發想,廣告不僅融入藝術人文感受,也從中抓住巿場口味。
同時,他從音樂、廣告出發,將觸角擴及建築、美術、文學、戲劇、電影等領域;之後,又涉及中國哲學、藝術史,大量閱讀。
能創新 觀眾和媒體互動更多
過程中,也是運用比較方法,發現這些藝術形式,其實都是一個載體,目的在於表現創作者內心深處的想法,而同樣的內容,放到膠卷就是電影,放到書籍就是文學。
無論載體型式如何變化,以內容為核心的理念,深深影響著他。
1980年代開始,他離開廣告公司,自行創業,從代理錄影帶、經營電視媒體、涉足網路電視、到現階段從事土地開發,邱復生經營每樣事業,都從這個角度出發,而有了全新視野。
他也不斷充實自己,激盪更多想法。小時候不愛念書的他,現在卻常書不離手。甚至,邱復生也常鼓勵同仁閱讀新書。台開總經理室特助江聰明透露,邱董每隔一段時間,只要看到公司書架沒有新書,馬上請同仁去買新的好書。
「文化創意產業就是要隨時隨地加值,」邱復生分析,要有想法,不能人云亦云,在執行過程中,還要加入管理、科技、美學、夢想等不同元素,才能締造無限價值。
以當年開創TVBS《2100全民開講》節目為例,他當年就不斷思考,電視內容難道只能由電視從業人員決定嗎?如何聆聽觀眾的聲音?因此,他首創台灣觀眾Call-In節目,至今長紅了十多年。
2004年3月,他成立網路電視台imtv,讓觀眾和媒體的互動更深,可以隨時決定自己要看的角度。只是imtv成立至今,仍是賠錢。對此,他倒不以為意,持續投注資金研發新的技術,申請專利。
去年10月,imtv發明的電腦網路「具有格式與協議轉換的內容整合平台」,可讓電視、網路、手機三網合一,不受不同格式無法上傳困擾,已獲美國智財局專利核准。
只是,創新者多數時間是寂寞的。「邱董的領導風格帶有濃厚的藝術家性格,是一種相信直覺的經營美學,而非科學,」和邱復生認識超過10年的羅智成從旁觀察。
拚全力 加碼投資改變台開
這次,邱復生全力接力台開,也是如此。
2000年,政府打算在嘉義推動亞太營運中心的媒體園區開發案,而坐落地點所有權人正是台灣省政府持股的台開。為此,當時TVBS電視台董事長的邱復生,配合政府政策,買進台開股票。
但沒想到,從此糾紛不斷。尤其爆發前總統陳水扁女婿趙建銘涉嫌介入內線交易的醜聞,至今仍在訴訟中。
2005年,台開股價因此大跌,從邱復生買進的20到30元,下跌到2、3元,一度被打入全額交割股。
但邱復生沒退縮,仍看好台開潛力,加碼投資,逐漸取得多數股權,擔任副董事長;去年5月,台開改選終於正式取得經營權。
「我是玩真的,絕非外界所傳,炒股失利,買太多台開股票,最後不得不進入董事會,」邱復生說,他對建築、土地開發,一直很有興趣,只是後來從事媒體相關行業。
現在,台開在邱復生掌舵下,重新定位,無論工業區的更新,或是土地開發,都要結合文創元素,加上整合科技創新,為土地加值。
握趨勢 打造幸福產業園區
初春,走進花蓮光華樂活文化園區,每座工廠外牆並非灰黑色彩,而是換上五顏六色新裝,讓人很難相信,這裡曾經是工業區。
從去年10月起,台開邀集藝術家參與,先行改造舊廠房,完成第一波彩繪工程,接下來又展開塗鴉藝術大賽,改造工廠外貌。
「文化加值到土地上,並非空想,」今年4月初,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林永利帶著系上學生一同在園區牆壁上塗鴉,以行動支持這個活動。
文化創意之外,「綠色環保、數位科技也是重點,」邱復生點出,這是個趨勢。
去年11月,台開也首次揭露像一片葉子般的新LOGO,並與設計北京奧運「鳥巢」主場館的英國環境公司ARUP及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坂村健簽訂策略聯盟合作意向書,引進綠建築、與強調住家數位型態的「U」(UBIQUITOUS,無所不在)化建築,並將這些新技術引進台開的各項開發案。
同時時尚大師黃薇也被延攬,擔任顧問。高雄縣崗山工業區就是交由黃薇負責。略施脂粉,女人味十足的她說,在和邱董合作TVBS時尚新聞時,他就相當授權,這次同樣如此,放手讓她去做,計劃將這裡打造成台灣第一個幸福產業創意園區,整合珠寶設計、攝影、花藝等產業,創造全新樣貌。
好成績 台開九年來首見獲利
一連串新作為讓台開營運漸趨正軌。去年9月,台開因為每股淨值回復票面價格以上,恢復信用交易資格。同時,台開去年自結稅後純益3.8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1.27元,也發放股利0.49元,九年來首見。「今年即使不景氣,仍要力拚EPS1.2元,」邱復生在3月法說會上表示。
在資金上,台開預計投資50到60億元,除自有資金,也將引進國際私募基金及港資。邱復生透露,台開已找到合作外資,正在洽談中。
不過,台開才剛重新起步,邱復生在事業上,略帶藝術家性格的經營美學風格,管大不管小,能否走得長久,仍得通過重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