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在杭州「江南會」遇到女主人,她是大陸知名記者,在一邊參觀精心規劃的庭園時,她很感慨地跟我說:「我們當記者的,不論任何問題,報導完了就結束了;就像教授在課堂上講完課就沒事兒了。可是真正的問題是得去解決,真正的想法是要執行出來的。」
她的話一語道破:許多偉大的事情要靠人做出來,而不只是說出來。
2009年2月3日,聖嚴法師圓寂。他在遺言中交代身後不編紀念冊,沒經過審閱的文稿也不假他人整理。
因此,潘煊小姐新近出版的《聖嚴法師最珍貴的身教》就成了法師最後審閱成冊的書。
這本書中最讓人親近的,是聖嚴法師不僅把佛法說得透澈,更指出生活中具體可行的作為。
常聽「佛法即心法」,那心法到底是什麼呢?聖嚴法師解釋:「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得道後,留給世人的觀念和方法,使人的心不受煩惱污染,不受痛苦干擾,隨時保持安定、純淨。」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心法就是「心靈環保」。
這種「心靈環保」的理念具體實踐,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2003年5月,聖嚴法師前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進行和平之旅。
以色列官員急於向他請教:「有沒有辦法可以快速有效的解決中東問題?」
法師說:「我在美國遇到一位伊斯蘭教的學生,她認為聖戰是『戰勝自己內心的邪惡』;但是在耶路撒冷,一位伊斯蘭教徒卻認為『誰搶走我們的土地,我們誓言抗戰到底,這就是聖戰。』」這說明了:心是我們認知的關鍵,心的不同,主宰了戰爭與和平。
確實執行才是最重要的
三十年前就發願要寫《天台心鑰》的聖嚴,直到2002年才完成這部巨大著作,並獲「中山學術獎」。他不僅寫,還花了一年時間親自講授,他說:「透過天台學,可以領會佛法的組織體系和實踐步驟,」他特別強調實踐步驟的重要,「不實用,徒然只是學究的理論。」
二千六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在一棵菩提樹下頓悟「緣生性空」,一切本非永恆,只要放下「我」,即能解脫悲苦。爾後二千多年來,漢傳、南傳、藏傳,滔滔脈流,滾向全球,滾向未來。
做為漢傳佛教一脈的聖嚴法師,把佛法整理成簡單可行的「四眾佛子共勉語」「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
1992年提出的「心靈環保」緣自《維摩詰經》中的「心淨則國土淨」。如今已成為法鼓山的理念體系;即使聖嚴法師仙逝,「心靈環保」的實踐作為仍將會持續傳承。
正如宣揚人間佛教的臨濟宗脈星雲大師,他也提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於幸福人生增進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等等具體做法,使佛教與生活、人生不可分割。
一切的觀念、精神和理想,如果沒有實踐方法,如果無法精確執行,大概也難成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