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陸白領 台灣好過活

陸企登台1〉第一批來台陸幹

楊瑪利、林奇伯、邱莉燕
user

楊瑪利、林奇伯、邱莉燕

2009-05-01

瀏覽數 54,250+

大陸白領 台灣好過活
 

本文出自 2009 / 5月號雜誌 新大陸人在台灣

4月4日,今年的清明節。當許多台灣人忙著回鄉掃墓時,一群因為工作無法回大陸掃墓的「陸幹」,正過著尋常台灣人的週末生活。

那天早上10點,中國南方航空台灣辦事處總經理赫凌志,穿著休閒服、頭戴運動帽,騎著腳踏車來到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門口。

這時,中國國際航空台灣辦事處總經理張允、上海航空台灣辦事處總經理成軍、山東航空台北籌備處站長劉國林等人,也陸續來到大安森林公園會合。

一群人先在公園內散步聊天,接著到附近建國花市賞花,再散步到赫凌志在辛亥路的租屋處,用著台灣人常用的茶具泡起台灣茶聊天。下午,一群人還驅車前往台北縣鶯歌賞陶瓷。

今年春節,兩岸包機特別忙,他們都沒空回大陸過年。大年初七,赫凌志的家裡還擠入了17個人,度過他們在台灣第一個農曆年。

燒得一手好菜的赫凌志,當天親自下廚包水餃,一早就去市場採購,餡料有鮮肉、蝦仁、香菇、蟹腿和木耳,光聽這些食材,就讓人覺得一定美味飽實。

「大家搶著吃,連剩的餡都搶光了,」赫凌志說,他另外用老家大興安嶺帶來的野生菌,煲了一鍋湯,也是吃得鍋底朝天。

一頓美食後,最理想莫過於來一杯干邑,紅酒、白酒、啤酒一一開瓶,大家免不了討論兩岸好酒的差異。「台灣的白酒簡單直接,比較烈,大陸的酒比較厚重,一打開就香氣四溢,滿屋子都是,」張允的結論,獲得了所有人的共識。

首批航空陸幹,成為兩岸三通的見證者

在過去八、九個月來,已經陸續有九家大陸航空公司在台成立辦事處,至今一共派來30多位大陸高階白領常駐台灣,成為你我生活周遭的一分子。

這一批人目前年紀多在30歲到40多歲間,堪稱是兩岸交流中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一群人。

「我們是兩岸三通的見證者,大陸第一批派到台灣長期工作的人,身負特殊的歷史意義,」陸幹們異口同聲地說。

問他們身為第一批來台工作者,事先有沒有什麼心理準備時,多數陸幹都笑著說,「沒什麼、平常心。」倒是深圳航空辦事處總經理王林笑說,「長官交代,到台灣要做好服務,少惹事,不參與政治,更不要涉入意識型態。」

赫凌志在這群陸幹中因為年紀最大、代表的公司最大、也是眾多航空公司中來台部署最早完備的,因此被稱作「赫老大」。

赫老大興奮地說,他的公司在台灣完成許多第一:第一家大陸駐台辦事處開業、第一家招募台灣員工、第一家舉辦開幕酒會等。當中國南方航空藍底白字的斗大招牌,去年12月12日在民生東路三段人來人往的大馬路邊高高掛起時,那一塊顯眼的看板,也成為第一家大陸企業在台灣掛起的招牌,本身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兩岸分治60年,台灣人赴大陸投資也20年,但是以大陸企業身分直接到台灣投資設立,這還是60年來的第一次。

這的確是一個特別的年代。經濟部商業司的公司設立登記,首度出現「大陸商」字眼。

因應大三通客運需求,第一批來台的大陸企業讓航空業拔得頭籌。交通部民航局去年已核准六家大陸航空公司來台設立辦事處,第二批又開放深圳航空、山東航空和四川航空來台設立據點,目前正在進行註冊手續。

融入台北生活,比當地人還熟門熟路

大陸在台企業,是台灣的新品種。隨著中資企業來台掛牌,「我的老闆是大陸人」之類的現象,也將成為台灣職場上的新現象。

陸企登台,就像是兩岸一向緊閉的台灣投資之門終於打開一點縫隙,透過那小小的縫隙,正確地認識對方,是特別的年代中要做的第一件事。

這批大陸幹部,跟一般大陸觀光客很不同,他們是用最深入常民生活的方式,體驗台灣,瞭解台灣。就像其中一位說的:「我們在台灣是深度遊,不急著把景點看完。」

原籍東北、曾任中國南方航空黑龍江分公司副總經理的赫凌志,自從去年9月19日來到台灣後,就深入瞭解寶島的常民文化。

每到週末,他常常一個人散步或是騎著腳踏車,深入台北縣市的大街小巷。

台北市中心的南門市場、東門市場,都是他常去買菜的地方,還有一次走路到永和喝豆漿,「我走了140分鐘,」他說。

赫凌志甚至知道上好的帝王蟹,要去濱江街的魚市買,這是個許多台北人也不太清楚的地方。

超商、誠品書店和人情味,台灣三大優勢

「台灣給我觸動很大的是,便利店(即便利商店)做得很成功,」王林說,大陸的便利店是純粹賣東西,台灣的便利店卻可以收帳單、領取網購商品、買便當、叫出租車,「可見台灣的服務業很發達。」

張允則是特地開了一個部落格,記錄在台灣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說誠品書局是來台北最應該去的地方。誠品24小時不打烊,無眠者透過文字進入了自己的夢鄉。我們也慕名而去。儘管只在其中走馬觀花了一個多小時,還是發現了不少好書。看來今後少不了要常去,」張允在部落格上寫著。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買書,已成了張允在台灣很享受的一件事。「尤其是日文書,台灣對日本文化的翻譯和引薦,做得比大陸好,」年輕的張允笑著說,來台灣不過五、六個月,已經花了好幾千元買書。

日本知名作家山崎豐子的《不沈的太陽》,揭露日本航空業界的祕辛,描寫的正是張允所從事的行業,上中下厚厚三集的鉅作,看得他欲罷不能。

祖籍四川的張允,有一雙敏銳而感性的眼睛,台灣人的好客、禮貌和實在,全看在他眼裡。他特喜歡一家小吃店,招牌很平常,但走進來坐下後,感受就大不相同了。

「店主一家三口。男人主廚,只是默默地在灶台忙碌。女人麻利(意即俐落),前前後後地忙著點菜、上菜、收錢,隱約透著年輕時的風姿綽約。女兒大約上小學,帶著眼鏡,有時在一旁寫作業,有時幫著父母招待客人,」張允說。

張允幾次去吃飯,很少看見一家人溝通互動,小店的裝修很簡陋,只是抬頭一看,小店的牆上貼滿了小女兒的繪畫作品。

「給人很溫馨的感覺,這個戴著厚眼鏡的小女生的才華,讓我折服,」張允說,因為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姑娘,他的父母不再因為生活辛苦而哀怨,也因為她,這家小店不再平常。

上海華麗,台北生活機能強

從韓國分公司調派過來的成軍則說,台北外表的華麗比不上上海,但是生活的機能很好。像他住在松江路一帶,運動休閒設施就很多。他常到住家附近的長安國小運動,羽毛球場、網球場、游泳池一應俱全,「在大陸的城市要找個地方運動,沒有這麼方便和便宜,」成軍說。

來台之前是深圳航空派駐福建代表的王林說,台北很好的一點是,花很少的錢,就能擁有很「小資」的情調。例如在一家裝潢很舒服的小咖啡店待上一下午,只要花200~300台幣,這在大陸是找不到的。

「小資」是大陸用語,是「小資產階級」的簡稱,特指嚮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內心體驗、物質和精神享受的年輕人。小資一般為都市白領,但在經濟實力上,又與中產階級相差一定距離。

至於對於兩岸互動中偶而引發的衝突事件,這群大陸幹部們又怎麼看?

去年9月間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台南市被毆,他們就紛紛接到大陸親友的關懷電話,交代他們在台灣要小心謹慎,反倒是他們安慰起大陸親友:「不用擔心,那只是小數人的作為,台灣很安全,但那也是我們住在台灣才會有這種認識啊,」赫凌志說,像他居住在台灣,就可以把台灣的正確訊息傳回給大陸親友,「我不怕做兩岸間點燈的使者。」

設計創意旅遊產品,提供更好服務

這群大陸幹部深入瞭解台灣的目的,除了是好奇與生活樂趣外,其實也有商業目的。他們都希望在更瞭解台灣後,可以提供兩岸旅客更好的服務,並且設計出更有創意的兩岸旅遊產品。

例如張允目前正跟台北故宮談合作,希望將文物珍寶以3D立體投影模型,在中國國際航空各航點的機場貴賓室展出。

中國南方航空也在台灣率先開通「一票到底」的中轉業務,乘坐其航班,從桃園機場出發,經廣州或深圳,當天中轉中國南方航空其它國際或國內航班的旅客,可在台灣就領取到終點站的聯程登機牌和交運行李懸掛。

這是中國南方航空觀察到,兩岸航班的中轉客源比較多,因此進一步簡化服務流程,縮短兩岸旅客的轉機時間。

另外,中國南方航空也正和西華飯店談合作,提出了「3萬5000英尺高空婚禮」的浪漫點子。新人可包下整架飛機,在機艙中舉行結婚典禮,降落台北後,在西華飯店辦晚宴。

陸企員工除了動腦,的工作量其實也相當大,他們積極想將兩岸航線經營得更有特色,畢竟這是賺錢的航線,未來商業潛力無窮。

南航招14位台灣員工,2500人應徵

由於辦事處目前還不能販售機票,大陸航空公司現階段在台灣比較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招聘台灣員工訓練,建構營運實力。

中國南方航空本來招募14位台灣員工,沒想到應徵的人數高達2500人,「看得我頭都昏,」赫凌志說。

為了尋找理想中的台灣員工,第一輪書面審查先刷剩150人,接著面試,剔除剩50人,然後再進行第二次面試,最後才錄取14人。

上海航空計畫3、4月間要招募2位台籍幹部,卻收到了700多封履歷表。有一位應徵者還在履歷表上特地註記:「很希望能到大陸的公司工作」,令成軍印象深刻。未來要聘用台灣人的陸企,還有國航,有6個名額。深圳航空等營業執照批下來後,將再招募2位機場服務人員。

和台灣員工共事後,幾位總經理口徑一致說:「表現非常好。」正直、誠實、上進,是他們對台灣員工的讚譽。

就像台商到大陸,喜歡群聚,幾家大陸航空公司的總經理和高階主管,也喜歡在台灣「集體行動」。儘管在航空業務上多少有點競爭,但這些航空業陸企的幹部,私底下交情不錯。

辦公室的地點也大都集中在台北市民生東路三段,甚至有的是在同一棟大樓裡,像中國國際航空在四樓,中國東方航空在五樓。

他們租住的高級公寓,彼此相隔也不遠,多在中山女高附近,「出門在外,總要互相照應,」張允說。

週末假日,若不是在辦公室工作,就是在相約逛街。走上台北街頭,平均身高175公分,平均年齡不超過40歲,一高,二帥,三年輕,配上「smart casual」的穿著,路上總有人多看幾眼。

隨著大陸赴台投資將愈來愈開放,未來大陸幹部在台灣將會愈來愈多,成為繼大陸新娘、大陸觀光客後,台灣要關注與熟悉的新族群。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