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移植MIT產學實驗室,引發業界卡位

交大鑽石計畫 邁向未來50年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09-05-06

瀏覽數 26,450+

移植MIT產學實驗室,引發業界卡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9 / 5月號雜誌 新大陸人在台灣

2008年12月中旬,一個寧靜的週末午後,交大校長吳重雨拿起大前研一的著作《質問力》翻閱著,一旁的咖啡香味瀰漫在空中。

突然!書中一句話「教育應該要先問國家要培育什麼樣的人才?」打動了他,「感覺有fu了,」他笑說這句話剎那間啟發了他。

今年以來,金融風暴更為嚴峻,全球陷入經濟大衰退。過去引以為傲的交大畢業生及校友,也在這一波經濟衰退中受影響。

最明顯的變化是,過去台成清交畢業生少說也有三至四個工作機會等著挑選,廠商甚至到學校搶人;但現在,卻也發生各校畢業生也找不到工作的窘態。特別是博、碩士等高學歷的人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讓吳重雨覺得事態嚴重,非有創新突破的做法不可。

日前,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說了一番話:「世界排名前20名的大學不會關閉,研發實驗室及大企業會調整前進,因為他們知道那是未來……,他們會繼續發明創造。」

這句話更讓吳重雨吃下定心丸,決定將自己構思數個月的「鑽石計畫」亮相,希望它能帶領交大在困難時局下繼續發光發亮。

「鑽石計畫是結合交大、交大校友、美國MIT及中國大陸頂尖學校所組成的鑽石陣容,」素有微笑Peter之稱的吳重雨說。具體做法就是將美國MIT執行多年的矩陣式研究實驗室,移植到交大,建立國內大學首創的產學研究實驗室。

鑽石計畫 〉1.研究人員專職化

有別於現有大學研究實驗室仍以教授主導,今年8月即將設立的交大生醫工程實驗室及光電實驗室,及未來會陸續成立晶片系統、資訊通信及能源環境等實驗室,將改以專職研究人員為主幹,輔以產業界的經費支持,成為制度化、常態化的研發實驗室。

為了做好這項台灣第一,吳重雨特別飛到MIT參訪世界頂尖的多媒體實驗室(Media Lab)及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他發現光是由MIT教授舒維都(Victor Zue)帶領的CSAIL實驗室就有800多位成員,包括教授、研究員、研究生及大學生等,陣容龐大。「特別是專職研究人員是教授的兩倍,地位及貢獻更不亞於教授,」吳重雨說。

交大的鑽石計畫,未來就是要大量聘用永久性專職研究人員,以博士後研究、博士生及碩士生為研究創新主力,「這樣當然是挑戰現有教授的地位,未來研究人員也不再是二等公民,說話也會有份量,」他說。

初期兩年內,交大新成立的兩個實驗室要各聘用30位研究人員,以博、碩士資歷為主,並搭配大學部學生,以一學期2萬元的獎學金方式,鼓勵大學生親身參與實驗室,提供年輕創意,培養實作能力。

2.設長態性、專責研究機構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除了大量聘用專職研究人員外,未來實驗室也會成為長態性,長期持續作研究,而不會因「計畫結束」或「教授換手」而中繼。

吳重雨強調,世界頂尖的大學之所以一流,就是在他們皆有悠久知名的一流實驗室,可吸引全球各地具創意的年輕研究人員前往。交大未來成立的實驗室,主要經費來自產業界,以每年500萬元為一單位,至少三年一期,有別於現有以「國科會計畫」為導向的實驗室。

3.國內外產學合作,技術研發

有了長期經營及專職研究員制度後,再結合交大校友,更可事半功倍。

義務擔任鑽石計畫產業指導委員會祕書長、現任悅智顧問公司董事長黃河明表示,業界不太願意投資過於前瞻的技術研發,因風險高、投資報酬也不明顯。

「但參加鑽石計畫,就可將前瞻研發交給學校來做,風險明顯降低,成功機率更高,」黃河明說。學校的另一優點是技術創新沒有框框,特別是年輕學子,天馬行空的創意,「往往有意外發現及突破,」黃河明表示。

目前光電實驗室已獲得奇美、友達及華映等面板大廠表達願意參與次世代面板顯示技術的研發。

不僅與產業界緊密的結合,交大鑽石計畫更跨海與上海交大合作,透過上海交大12個附屬醫院及二萬張病床的臨床研究基礎,從事生醫技術的研發。

負責此計畫的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交大講座教授李源德認為,生醫工程將以「經世濟民」為原則,特別鎖定在長壽健康、器官衰竭、整合預防等領域為重點項目。

此外,交大更取得麻省理工(MIT)教授舒維都的首肯,擔任交大鑽石計畫首席顧問,未來將促成CSAIL、多媒體實驗室及史隆(Sloan)管理學院與交大進行交流合作,研究人員及學生皆可互訪,以達到與世界同步的研究水準。

業界反應熱烈 深怕卡不到位

鑽石計畫已在交大如火如荼地展開,各級主管已投入準備工作,包括組織、經費等辦法制定,甚至研究人員敘薪升遷等規定,都將進一步落實完成,讓實驗室制度化。吳重雨認為,鑽石計畫將是交大下一個50年前進的動力,「只許成功,不容失敗。」

至於業界反應呢?吳重雨展現一貫的微笑說,「很多業界已率先向他報名卡位,深怕缺席呢!」他透露,包括聯發科、聯電、宏碁、瑞昱、合勤、研華等大廠,都表達了高度意願,算一算,20~30家少不了。

看來,交大在五年500億的經費補助只拿到25億元,落在台大、清大及成大之後。不過,吳重雨這一招絕地大反攻,再次聯合校友、產業及MIT的創新做法,應可扳回幾分劣勢,讓交大未來有如鑽石般的閃亮耀眼。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