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醫療獎 ESG醫療獎 第二屆遠見ESG醫療獎說明會 報名倒數>>掌握最新評選辦法

為何應該向討厭的人學習?喜歡的人給你回憶,討厭的人給你經歷

認識自己的陰影,就是走向一條通往完整與自由的路。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11-11

瀏覽數 50+

《活出你的本來面目》/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活出你的本來面目》/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我們討厭的人身上,必然有我們自己的影子。人應該向自己討厭的人學習,因為他身上的負面特質,很可能就是你的需要。你不用成為他,但要理解這個情緒的源頭在自己身上,而解答則在他的行為當中:你需要學習他的某些特質,來做為保護自己、愛惜自己的武器。唯有接納陰影、與之對話,人格才能變得成熟。(本文節錄自《活出你的本來面目》一書,作者:鐘穎,三采出版,以下為摘文。)

「但凡他人使我們惱怒之處,都會讓我們瞭解自己。」──卡爾.榮格,《回憶.夢.省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陰影是什麼,那就仔細看你討厭的人做了什麼,仔細聽你討厭的政論節目說了什麼。

他們那些令你作嘔和憤怒的言行舉止,就是你陰影裡的內容。他們表現了它,而你投射了它,這才引起你的惱怒。

小說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說:「當你恨一個人,你恨的是在他身上看見的、屬於我們自己的某部分,而那些不屬於自己一部分的東西,並不會困擾我們。

從這個觀點來說,這些人反而使我們更認識了自己。否則陰影的內容就會永遠處於無意識狀態,無法被人發現。

套句我愛說的:喜歡的人給你回憶,討厭的人給你經歷。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所謂「逆境菩薩」,就是那些讓我們「看了就不爽」的人。更甚者,是那些讓我們感覺正在打擊我們、壓迫我們、刺激我們、欺負侮辱我們的人。但透過他們,我們獲得了機緣,得以一窺更深層的內在。

我們討厭的人身上,必然有我們自己的影子。人應該向自己討厭的人學習,因為他身上的負面特質,很可能就是你的需要。

如果你特別討厭我行我素、得寸進尺的人,那表示你可能習慣以大局為重,喜歡照顧他人情緒。但對方身上那種「凡事以自己為尊」的惡劣態度,說不定就是你內心深處的需求。

你不用成為他,但要理解這個情緒的源頭在自己身上,而解答則在他的行為當中:你需要學習他的某些特質,來做為保護自己、愛惜自己的武器。

唯有接納陰影、與之對話,人格才能變得成熟。這便是榮格所說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歷程:一段由分裂走向整合,讓自我接觸自性(Self)的旅程。

所謂「修行在人間」,真正困難的修行,就在我們日常的人際關係當中,真正的個體化並不是離群索居,而是一件在關係中才能開展的工作。

否則,我們就很容易站著說話不腰疼、高高在上,自以為擁有某種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比一個人深山中修行困難多了。

這就是佛教所謂的「著相 」。禪宗的祖師們很討厭那些佛裡佛氣的修行人,也反對那些把佛祖放得太大、讓世尊變得高不可攀的解經人。修道應是如常,佛祖更不是偶像。

這樣不僅不利修行,對個體化來說也走錯了方向。因為遠離了平常,就難以真正下功夫。

(延伸閱讀│如何讓自己保有巔峰心態?帶有「平靜的意志力」最能增進幸福與成長

【11/26活動報名】COP30全解析論壇, 8大重磅講者,攜手解析COP關鍵趨勢,思索台灣永續之路>>

陰影工作不是幻想,而是人際關係中再平凡不過的事。我們被勾起的各種情緒,或好或壞,或羨慕,或嫉妒,都會指向我們內心並不瞭解的事物。透過人際互動,我們才真正體會、認識了它們。

且讓我舉幾個例子,當你覺得對方……

.自私自利 → 他的自我保護,說明你習慣自我犧牲

.吹毛求疵 → 他的注重細節,說明你習慣大事化小

.沒大沒小 → 他的不拘小節,說明你習慣聽從權威

以上說明並非全面,但我們可以從中發現,每個人的缺點與他的優點,都可以說是一體兩面。

所謂的「缺點」,基於看待視角的不同,也能成為優點,然而,為什麼有些人的缺點會深深刺痛我們呢?這當中固然有對方的問題,但我們也不能排除:當中有陰影在作祟的可能。

人如果不能認出自己身上的陰影,溝通就只能淪為說服。對話本來可以讓雙方更瞭解彼此,但當我們不認識內在陰影時,對話容易變成指責,反而讓彼此離得更遠。

接著,我們會找特定的人或群體來怪罪,並把個人的失敗都歸咎給他或那個群體。這也是弱勢族群經常成為代罪羔羊的原因。

治療師貝克(Aaron Beck)發現,每個暴力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將對方把「人」貶低為「物」的自動化思考在做前導。因此,暴力總會接在「物化他人(怪罪、仇恨,貶低他人身而為人的價值)」之後出現。

這個將他人「物化」的思考一閃及逝,簡短而且偏頗,它繞開了理性的監控,快速促動人的情緒反應,催生了歧視、家暴,與屠殺。

也因此,榮格心理學認為,認識陰影是每位公民的必修課。我們不僅要認識自己的陰影,也要認識社會的陰影。前者是我們的個人內在視角盲區,後者是整個社會文化的視角盲區。

陰影不會因為我們無視它就消失。每一次否認、投射、怪罪,都在為更大的災難埋下種子。個體的陰影如果不被覺察,就會在群體中累積成仇恨、暴力與毀滅。認識陰影,是我們這個時代每一個靈魂不可推卸的責任。

不要害怕你的陰影,那是如星辰般美好的事物誕生的地方。認識陰影,就是走向一條通往完整與自由的路。你每一次誠實的自我面對,都是在替心靈鋪上一塊穩固的地磚。

希望人人都能學會以溫柔代替防衛,以理解代替指責,一小步、一小步,走向更深的自己。

(延伸閱讀│別把他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我為我的情緒與行為負責,但不為對方的負責

《活出你的本來面目:獻給現代人的榮格心靈指南:在有限的人生裡,活出此生的真正意義》,作者:鐘穎,三采出版

《活出你的本來面目:獻給現代人的榮格心靈指南:在有限的人生裡,活出此生的真正意義》,作者:鐘穎,三采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