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留填資料 立即留填資料 錯過報名?別錯過洞見,揭開企業決策者核心觀點

Z世代不躺平!他把黃仁勳那套搬進工廠,員工搶當小CEO

團隊自動燃起來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5-11-11

瀏覽數 150+

汎銓策略長柳淳浩的養成,與「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路徑截然不同。蘇義傑攝
汎銓策略長柳淳浩的養成,與「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路徑截然不同。蘇義傑攝
00:00
00:00

當多數企業苦惱於Z世代躺平」,汎銓這家半導體檢測廠的員工卻自發「爆肝輸出」。關鍵不在加薪,而是在一位二代接任策略長後,大膽導入黃仁勳的管理心法。他打破階級,讓基層聲音直達決策核心,員工不再只是螺絲釘,而是有主人翁意識的「小CEO」。

在多數人眼中,二代接班意味著順理成章的權力交接。但半導體檢測分析公司、汎銓策略長柳淳浩的養成,卻與「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路徑截然不同。

父親是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身為「科二代」的柳淳浩,並沒有按部就班地從公司內部、輪調各部門做起,而是一開始就高分貝表明「絕對不會加入公司」,因為「公司的現況與風格與自己的理想不合」。

或許是小時候家教嚴格,權威式教育反而催生了柳淳浩追求自主的強烈渴望。高中時想出國念書被拒,大學時,他瞞著父母申請美國史丹佛大學物理系,成功錄取後家人方才得知,展現了不願被既有框架束縛的個性。

「史丹佛的學費超貴,我在史丹佛當助教,還兼任學生顧問,報酬基本上可以省掉一學期的學費。」今年30歲的柳淳浩說著,學霸本色盡顯,談話間卻有著與娃娃臉不符合的成熟。

在台灣深度解讀原文書《GRIT》《Mindset》《Flow》等管理學名著,他能教導美國同學如何做時間管理和壓力管理。(編按:該三書後譯有中文版,分別為《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

矽谷工程師回台接班,伴隨著「靠爸」雜音

畢業後,對於要不要回台接下父親的事業,柳淳浩坦言自己掙扎了很久,最終還是按照自己心意,先在美國矽谷一家專注於下世代太陽能的科技新創擔任研發工程師,親身經歷從零到一的創業過程。

目睹了美國新創公司如何快速決策、靈活應變,這位「科二代」也體會到跨領域人才匯聚的創新能量。獨特的經歷,令他跳脫了接班的傳統框架,得以「創業者」的視角,重新審視父親的事業。

正因如此,當他決定回台時,並非僅僅接手一家公司,而是將其視為一個可以大刀闊斧改革的「大型專案」,既不違背當初「絕不加入汎銓」的想法,自己的職涯也不必因此被定義。

「在矽谷新創,很多吃力不討好的事我也會去做,」柳淳浩認為,既然如此,何不將這些改變的能量帶回家、讓父親的公司更好?

隨柳淳浩的腳步帶回台灣的,不只是頂尖學歷,還有矽谷的管理DNA與國際視野。這位不走傳統路線的「逆襲」接班人,決定用他的方式,將一家深耕台灣的檢測服務商,推向全球競爭的舞台。

但他也深知,一旦回到汎銓,外界的目光會立刻聚焦在他「董事長兒子」的身分上,而非他個人的能力。那些質疑的聲音:「空降」「靠爸」「不過是家族企業的花瓶」,將如影隨形。

隨柳淳浩的腳步帶回台灣的,不只是頂尖學歷,還有矽谷的管理DNA與國際視野。蘇義傑攝

隨柳淳浩的腳步帶回台灣的,不只是頂尖學歷,還有矽谷的管理DNA與國際視野。蘇義傑攝

父子共治「慘烈」磨合:管理模式的碰撞

2025年5月,因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 「美國製造業回流」主張,汎銓前進矽谷成立美國子公司,由柳淳浩接手擔任執行長,一手建立起美國在地團隊。這個他在汎銓的第一個「大型專案」,不到半年時間,便為公司貢獻營收。

家族企業接班,常伴隨著溫情與衝突的拉扯。柳淳浩坦言,他與父親的磨合過程「慘烈」,甚至曾有過激烈的爭執。

第二屆遠見ESG醫療永續獎 說明會現正報名中>>詳細報獎方式、獲獎亮點分析

衝突並非源於情感,而是根植於兩代人截然不同的管理哲學:父親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習慣「Top-down」(上對下)的威權指揮;而深受矽谷文化薰陶的兒子,則推崇「Bottom-up」(由下而上)的賦能式領導。

柳淳浩的挑戰在於,他必須說服父親,當公司從600人邁向國際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敷使用。

在台灣企業,「上對下」的指揮鏈如同深植的根系,穩固卻也僵化。命令自上而下傳遞,基層員工埋頭執行,中階主管則在夾縫中求生。創意在階層間被稀釋,問題在部門壁壘後被隱藏。

運行已久的這套「系統」,效率或許不差,卻也讓組織像一具精密的機器,少了有機的活力與應變的彈性。當產業變遷加速,「上對下」模式便開始顯現疲態。

仿效輝達,與第一線對話發現問題

「你看黃仁勳的管理,就是很美國、Bottom-up的方式。」柳淳浩以輝達(NVIDIA)為例,黃仁勳會以「朋友」的姿態,直接與基層員工對話,傾聽基層所觀察到的經營痛點,並展開優化。

這種開放性,令員工不會因為「說了也沒用」的無力感,而選擇沉默;主管們也不至於如同守護領地的「老臣」,害怕被有才華的部屬取代,而壓抑部屬的表現。

當基層員工也擁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心態上將大轉變,自我期許為一個小小的經營者,勇於對自己的任務負責,激發出員工的主動性,從躺平模式變成「爆肝輸出」。

所以輝達整個公司迄今依然宛如新創,溝通速度很快。柳淳浩認為,這正是輝達除了技術、為什麼現在這麼強的主因之一。

「我最近喉嚨都很痛,就是因為我每週都要跟很多人開會,用聊天的方式找出公司的痛點。」說著說著,柳淳浩便從桌上扭開一瓶水喝了幾口。

柳淳浩以輝達為例,黃仁勳會以「朋友」的姿態,直接與基層員工對話。蘇義傑攝

柳淳浩以輝達為例,黃仁勳會以「朋友」的姿態,直接與基層員工對話。蘇義傑攝

擱置層級高低,創意得以自由流動

在汎銓內部,還存在一個神祕的「特種部隊」——DSE(Division of System Efficiency)小組,由柳淳浩親自組建,靈感來自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的「政府效率部」,一個為提升美國政府效率而成立的改革團隊。

DSE不隸屬於任何正式部門,成員是從各單位挑選出的「整合能力強」的精英,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挑戰公司舊有系統,提升整體效率。

變革的核心,在於打破階層壁壘,鼓勵從第一線發現問題、提出解法,因為真正的創新與效率提升,往往來自最接近現場的人。柳淳浩也藉機順便發掘人才,培養各部門未來的接班人。

整個汎銓也真的因為DSE小組而「動起來」,即便不是午休時間,也常看到員工跑來詢問柳淳浩:「你現在有時間嗎?我想跟你討論一些想法。」全公司眾多成員擺脫了包袱和官僚,大膽提出優化建議。

如此一來,員工的「爆肝輸出」,不再是被動壓榨,而是源自被信任、被賦能的熱情所驅動。這位「科二代」證明,與其抱怨人才躺平,不如打造一個讓人才願意站起來奔跑的舞台。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