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谷,花大錢還找不到人?」無疑是眾多台廠攻美時,HR最深的恐懼。然而,來自竹科的汎銓,竟在短短3個月內,於人才競爭最激烈的加州灣區,組建起一支堪比聯合國的夢幻團隊,不靠砸下天文數字的薪酬,甚至不問面試者的年紀,還打破名校畢業、年資經驗豐富的迷思。這家公司找齊人手,究竟做對了什麼?
成為汎銓科技美國子公司執行長,柳淳浩還不到30歲,號稱「半導體業最年輕的CEO」。此外,他還是科技業少見的父傳子「科二代」,汎銓董事長柳紀綸是他父親。
儘管年紀輕輕,柳淳浩卻在短短三個月內,便憑一己之力組建起美國廠團隊,並在矽谷核心區的桑尼維爾(Sunnyvale)取得300多坪廠房,於2025年第二季正式開始營運,為公司賺進美國財。
「我現在人在台灣,白天上完台灣班之後,晚上接著要上美國班。」柳淳浩笑著打趣說,台美兩地的時差,是目前唯一辛苦之處。找齊人才、覓地設廠,反倒似乎是「小菜一碟」。
「護國神山」是汎銓大客戶之一,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汎銓扮演著關鍵卻鮮為人知的角色。
首先,它是晶圓廠的「除錯專家」,當製程出現問題時,需要透過高階電子顯微鏡,精準定位故障點,協助客戶提升良率。而當台積電前進美國亞利桑那州,汎銓認為美國市場大有可為,毅然決定跟進。
汎銓所提供的服務,同時也是晶圓廠研發團隊「背後的眼睛」,在客戶開發新製程節點時,汎銓可提供奈米等級的結構分析,以利客戶驗證實驗方向的正確性。
「我們20年前從一台設備開始,到現在累積了很多的技術實力,」柳淳浩對公司壯大的歷史瞭若指掌,從父親那一代起陪伴客戶,從成熟製程一路走到先進製程,汎銓的數據「算得極準」,成為客戶調整參數的關鍵,是支撐台灣半導體產業持續前進下一奈米世代的無名英雄之一。

快速交付,走向國際的最大資本
在半導體產業,時間同樣就是金錢。柳淳浩指出,汎銓的服務時效,是以「小時」而非「天」或「週」計算。
當客戶的研發團隊做完實驗,晶片往往在當天下班之際就送達汎銓,汎銓必須在隔天早上客戶開會前,將分析數據交付到客戶手上,否則將影響客戶的決策進度。
為此,汎銓的實驗室得24小時不間斷運轉,工程師四班二輪,確保每一顆樣品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分析。這種「救火隊」般的極致效率,滿足了客戶的迫切需求,也令汎銓贏得市場信任與高額報酬。
經營績效,說明了汎銓的價值:2025年9月營收來到1.94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年增16.24%;第3季營收5.77億元,季增5.89%,同樣創下單季新高。
而當「製造業重返美國」的口號喊得震天響,眾多台灣高科技公司赴美設廠,形成新風潮。其中多數台廠選擇「空降」管理團隊時,汎銓卻走出一條在地化的獨特路徑。
這家半導體檢測分析服務公司,美國團隊竟完全在當地招募,由柳淳浩親自在矽谷招兵買馬。「美國人來應徵,幾乎感受不到公司是來自台灣的背景。」柳淳浩說。
跨文化管理,去標籤化的人才戰略
這種模式徹底解決了跨文化管理的隔閡,以及信任問題,除了能完美融入當地的產業文化、法規與商業習慣,也讓美國客戶能將汎銓視為一家真正的本地服務商,而非「外來者」。此舉,無疑是台廠全球化布局的終極解法之一。
在人才招募上,汎銓還展現了先進的「去標籤化」思惟。
柳淳浩強調,自己在面試時,不看應徵者的學歷、年齡或背景,而是用「一針見血的問題」直接評估對方的能力、思考深度與潛力。
「找人不要有任何的成見,就像別人不要因為我年輕和我是董事長兒子,來定義我。」柳淳浩認為,名校學歷只是「高機率優秀」的參考,真正的優秀應由實際表現定義。
他相信,以能力和理想為本的找人哲學,能吸引到更多元、更具熱情的人才,避免了因過度看重標籤而「錯失潛力股」。除了是對面試者的更加公平,還能打造出高效團隊。

打造「聯合國級」團隊,實現雙向創新
如今汎銓的美國團隊,成員宛如「聯合國」,集結了來自美國、印度、孟加拉等多國人才。不同國籍、背景的員工,帶來了多元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激發了更多火花。
為什麼柳淳浩一個外國人,能在矽谷這個全球人才的匯集地,找到這樣一支隊伍?
與多數「富二代」不同,柳淳浩的接班之路,其實先繞了一大圈。他並非在公司內部按部就班輪調各個崗位,而是在取得美國史丹佛大學物理碩士的學位之後,選擇在矽谷一家下世代太陽能新創公司,擔任研發工程師。
這段「養成」經歷至關重要,讓他親身經歷從零到一的創業過程,理解新創公司如何快速決策、靈活應變。吸收了矽谷奶水的他,既具備國際視野,也積累了人脈連結。
汎銓到美國設廠,不僅是單向輸出,更追求「雙向創新」。
第一「向」,是將台灣累積20年的半導體檢測技術與經驗帶到美國,解決當地客戶的迫切需求。第二「向」,也請美國團隊將矽谷的先進思潮,反饋回台灣,刺激台灣團隊擁有新視角。
「我們會選在灣區設廠,也因為灣區是全世界的跨領域整合的聚集地。」柳淳浩說,台美之間知識上的雙向流動,將使汎銓不再是一家單純的台灣公司,而是一個能持續進化的創新平台。
這位半導體業最年輕的CEO,老練得如同閱歷極深的商場老將。他深知,在矽谷這片新創聖地,金錢只能買到短暫的忠誠,唯有共享的「夢想」與「信任」才能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