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等人工智慧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然而,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期一份報告揭示的殘酷現實,高達95%的企業導入AI未達預期成效,企業到底該如何聰明善用AI來加值?「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於今(5日)論壇中深入探討AI如何帶動轉型,由健行科技大學校長郭瑞祥主持,與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中華電信技術長暨執行副總經理黃志雄,以及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一起剖析企業在AI時代下,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台灣企業如何真正擁抱AI,實現創新轉型?
「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第四場論壇主題為「擁抱智慧AI 創新轉型」,由健行科技大學校長郭瑞祥主持,與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中華電信技術長暨執行副總經理黃志雄,以及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共同探討如何讓AI為企業所用。

林宜敬:政府不當主角,多管齊下建構台灣AI生態系
「科技的創新突破,必須來自民間企業自由且公平的競爭。」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指出,軟體產業需有靈活度、不懼失敗。他觀察,美國的ChatGPT、Gemini或中國的DeepSeek、千問,都由民間主導,顯示創新動能源自市場,而非官僚計畫。
政府若十案失敗五案會遭批評,但企業反而視為成功。政府不應直接下場當玩家,而是打造健全生態系,讓創新得以萌芽。

為此,數位部推動AI支持體系,從算力、資料到人才多管齊下。
以算力來說,「我們告訴創業者,你不用抵押房子,來數發部使用免費算力。」創業者得到支持以後,能夠用低風險驗證想法,藉此降低創新門檻。
在算力以外,數發部也在積極開放政府擁有著作權的資料,希望讓新創團隊有高品質的訓練素材可用,讓模型更具在地特色與優勢。
面對業界對AI人才的需求,數發部則是推出AI人才認定制度,將人才分為應用、開發與研發三個層次,讓企業、訓練機構與認證方有所依循。
當新創備齊算力、資料與人才,並成功開發出產品後,最需要的便是訂單。具備創業背景的林宜敬認為,行銷媒合是關鍵,數發部透過舉辦媒合會,直接串連AI解決方案供應方與需求方,例如長照、冷鏈等特定產業,希望創造實質商機。
最後,當企業發展到需要上市或拓展國際市場的階段,數發部向國發基金爭取百億資金,以投資而非補助形式,扶植有潛力的AI新創企業成長茁壯,期望為台灣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AI創新生態。
黃志雄:從電信到AI賦能者,兼顧基礎建設與終端應用
當國家政策鋪好跑道,產業巨頭則扮演著打造高速公路的角色。
中華電信技術長暨執行副總經理黃志雄指出,台灣仍有七成企業未跨越AI實際應用的門檻,其痛點集中在「資料處理」與「人才匱乏」。同時,AI也帶來巨大的能源挑戰,科技巨頭的碳排甚至因AI導入而不減反增。

面對機會與挑戰,中華電信已從傳統通訊服務業者,轉型為AI基礎設施提供者以及賦能協創者,黃志雄闡述其環環相扣的策略布局。
首先,是從根本上建構兼具效能與節能的AI基礎設施,AI資料中心在功耗、樓地板載重與頻寬方面的要求遠超傳統機房,中華電信憑藉其在網管、安管與大數據分析的經驗,打造綠能智慧的AIDC,並提供從代建代管到彈性算力租賃的多元服務。
在此基礎之上,中華電信另外打造「AI Factory」,整合從底層機房、GPU算力調度到上層模型訓練的一站式服務,希望賦能百工百業。同時,旗下子公司中華創智則專注於協助企業導入AI,將過去可能長達18個月的導入期,縮短至僅需三個月。
黃志雄表示,最終目標,就是協同企業創造主權AI與垂直應用。
他認為,通用模型終將走向垂直深化,例如在大型活動中即時融合多方數據、快速疏散數萬人潮,這正是中華電信協同政府與企業創造的垂直應用價值。
黃志雄最後也不忘提醒,導入AI絕非工具的堆疊,而必須重新檢視並改造既有工作流程,才能真正發揮其效益。
許逸德:應用AI要回頭發掘動機,才能找到轉型價值
當政策與基礎建設到位,企業自身如何接球?身為傳統重電產業的轉型典範,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的分享,為在AI浪潮中感到焦慮的傳統企業,提供了一套務實可行的方法論。
「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產業的特殊性。」許逸德指出,華城電機的重件組裝,設備動輒上百噸,無法像ICT產業打造關燈工廠。
「我們無法做到『自動化』,但可以做到『智動化』,那個『動』旁邊,還得加上『人』字旁。」許逸德強調,數據收集必須有明確目的,是為了提醒現場工人、改善後台設計,還是為了追蹤品質、增加顧客黏性?
「如果擁有海量資訊,卻沒有優化你的決策,讓經營成效變得更好,那你只是一個擁有一堆資訊的巨人,卻是經營成果與行動的侏儒。」這段話,精準地戳中了許多企業在數位轉型中的痛點。

許逸德分享了華城電機如何將AI作為「決策助理」的具體實踐。在生產端,他們將人、機、物、料、法等所有生產數據交給AI分析,AI能精準找出「最新手的新人、最不穩定的機台、最新廠商的材料」這類高風險組合,提前預警,讓管理者能及早介入。
在採購端,AI則化身為強大的議價輔佐工具,它掌握了最新的市場價格、歷史採購紀錄,甚至每家廠商的議價習慣。「如果你的議價對手擁有這些資訊,你會不會害怕?」AI的輔助,讓決策更具數據洞察力。
在ESG方面,許逸德也主張必須與「核心競爭力」結合。例如,透過了解廠區的「能耗地圖」,找出耗能大戶進行優化,既能減碳又能降低費用;或是變更產品材質,從源頭實現綠色製造。
最後,許逸德以一句話鼓舞所有企業家:「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成為護國神山,但如果你做得比你的競爭同業稍微好那麼一丟丟,你在各行各業裡,都可以成為你的行業裡的華城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