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健保補充保費擬大改!利息股利年收逾2萬要課稅,最快116年上路

曾彥維
user

曾彥維

2025-11-05

瀏覽數 5,800+

健保補充保費擬大改。洪毓琪攝
健保補充保費擬大改。洪毓琪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為因應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提出的開源政策,政府擬修法調整《健保法》中關於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針對薪資以外的利息、股利等收入,改採年度結算方式收取補充保費。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明年將啟動修法程序,導入年度結算制度,利息、股利、租金等一年累計逾2萬元,就要收取2.11%的補充保費,且扣繳上限將從1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最快民國116年上路,預計可為健保增加100至200億元收入。

目前健保補充保費採即時扣繳方式:若個人單筆利息或股利給付超過門檻就會被扣。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現行制度容易被拆單規避,例如將1千萬元存款拆成多筆、小於門檻的單次利息給付便免追繳。為矯正這種漏洞,修法方向將採「年結算」方式,並優先從利息、股利、租金開始實施,明(116)年啟動修法程序,預計在修法通過後儘早上路。

(延伸閱讀:30歲的健保生病了!醫護出逃、救命反而最虧,「台灣驕傲」怎會算錯三筆帳?

此外,針對獎金部分,現行制度以投保時薪資的 4 倍以上為補充保費起徵門檻。石崇良表示,修法後將改以「最低基本工資x4倍」為標準。例如目前月基本工資為新臺幣28,590元,4 倍約為114,360元,未來若獎金超過此門檻即需繳交補充保費,此舉也是為了增加高薪人士負擔公平性。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

💼 補充保費修法重點一覽表(預計民國116年上路)

📑 項目🏛️ 現行制度⚖️ 修法草案內容(116年上路)
補充保費計算方式單筆給付即扣改為「年度累計結算」
補充保費適用所得類型薪資外所得,如利息、股利、租金、獎金(部分)同左,並加強租金、股利、利息追稅力道
補充保費起徵門檻每筆所得金額超過 2 萬元(可透過拆單避稅)年度累計超過 2 萬元即須繳交,防止拆單避稅
補充保費費率2.11%(維持不變)2.11%(不變)
補充保費扣繳上限1,000 萬元提高至 5,000 萬元
獎金補充保費起徵點月薪 4 倍以上最低基本工資 4 倍以上(約 11.4 萬元)
修法預估效果預估每年可增健保收入 100~200 億元
附帶建議條款增設資訊揭露、資料自動通報、防拆單罰則、弱勢減負等配套


關於制度影響,曾任健保會委員、現任台北商業大學教授韓幸紋曾試算,若上限提高至5千萬元、費率維持2.11%,可望增加約90億元收入;若再導入年結算制度,則可望提升至約200億元。韓幸紋提醒,此改革雖兼顧公平,但行政成本與社會壓力亦恐提升。

閱讀遠見,裝滿靈感出發!訂閱就送Arowana20吋輕掀箱>>

(延伸閱讀:「健康稅」是什麼?能拯救全民健保?醫生這麼說

朝野怎麼看?

立法院方面,朝野立委反應分歧。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支持結算制與以基本工資為基準的獎金門檻,認為可有效防堵拆單並提升制度公平性,但強調須由衛福部提出完整影響評估、控管行政成本並考量租屋補貼等政策連動效果。國民黨立委廖偉翔則指出,雖認同不調整費率、以精準方式開源的目標,但提醒修法涉及《健保法》第 31 條廣泛條文,必須全面盤點。 而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則批評此舉實質為「增收保費」,呼籲政府應坦承並同步檢視政府滿足健保法定政府負擔 36% 的責任。

💰 不同族群補充保費影響試算表(改革前後比較)

👥 族群🏛️ 現行制度⚖️ 修法後(116年)💡 主要影響
💼 上班族(年終獎金族)獎金達月薪4倍以上需繳補充保費改為「最低基本工資4倍以上」(約 11.4 萬)多數中階上班族可能免繳補充保費;
僅高薪族受影響。
🏠 房東/包租族每筆租金超過2萬元才課補充保費改為「年度累計逾2萬元」即須繳交租金收入分筆入帳者將無法避稅;
繳費金額顯著增加。
📈 股息/利息投資族單筆股利、利息超過2萬元才課稅全年累計逾2萬元即課補充保費股利族、定存族皆被納入;
追稅力道加強,需提前規劃。
👴 退休族(兼領租金/利息)部分收入低於門檻可免繳若年收入合計逾2萬元即須繳交中高齡退休族可能首次被課徵;
低收入者仍享減負條款。


從政策面看,健保基金在醫療費用逐年提升的背景下,開源勢在必行。採取「年結算+提高補充保費上限」的模式,一方面針對非薪資所得的中高階層進行補充,另一方面藉由提高門檻與整體計算來提升制度公平。但同時也面臨行政成本、稽核機制、弱勢照顧等挑戰。專家提醒,未來修法過程中,關鍵還在於「減輕弱勢負擔」、「防範拆單規避」以及「建立明確通報與資訊揭露機制」等配套措施。

總結來說,這項修法若順利於116年上路,將標誌我國健保制度在補充保費制度上邁向「年結算、全面計算」的新階段。對於高額利息、股利、租金及獎金者來說,應及早檢視自身所得結構與可能的補繳義務;對政府而言,如何同時兼顧開源與社會公平,將是未來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